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馀 → 馀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85,分106页显示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7  68  69  7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陈尧佐(希元 知余子、堆墨书、知馀子 世称 颍川先生 文惠 )
余湜
李余懿
邓馀庆
赵贺(余庆、馀庆 )
余献可
魏成德(馀庆 成德 )
余翼
李馀庆(昌宗 )
余献卿
周尧卿(子俞、子馀 奭 )
王馀庆
余谔
余靖(希古 安道 襄 )
余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44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希元,号知余子,世称颍川先生。尧叟弟。太宗端拱二年进士。作《海喻》,人奇其志。历开封府推官、两浙转运副使等,均有惠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河南、开封府,累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先后同修《真宗实录》、《三朝史》。仁宗太后卒,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拜同平章事。致仕,卒谥文惠。少好学,曾从种放于终南山。善古隶八分,点画肥重,世号堆墨书。工诗。有文集。
全宋诗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馀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为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历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为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
全宋文·卷一九六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阆州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尧叟弟。进士及第,为开封府司录参军、推官,以言事忤旨,贬通判潮州。后为两浙转运副使,徙京西、河东、河北。天禧中,知滑州。仁宗立,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度支,特擢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累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天圣七年,以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寻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明道二年,罢知永兴军,徙郑州。景祐四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次年罢,判郑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曾预修《真宗实录》、《三朝史》,有文集三十卷。见欧阳修《文惠陈公神道碑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余湜,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古田县志》卷二八)。
李余懿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五年(1012)任镇戎军知军。大中祥符九年(1016)9月改任。
邓馀庆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禧四年(1020)任蕲州知州。
赵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封丘人,字余庆。第进士。补临朐主簿,有干力,为知州寇准所知,改大理评事。历通判明州、宿州,徙汉州,以精明,蜀吏不敢欺,人目为“赵家关”。累迁给事中。历知延、同、秦、邓、越、濠、庐、郑、蔡、寿诸州。
全宋文·卷三二七
赵贺,字馀庆,开封封丘(今河南封丘)人。太宗时举《毛诗》及第,补临朐县主簿。历通判明州、宿州,知汉州,召为度支判官,出为京东、京西转运副使、益州路转运使,纠察在京刑狱。累迁工部郎中。天圣初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迁刑部郎中,历三司户部、度支、盐铁副使。累迁光禄卿,入判大理寺、宗正寺,历知诸州军,迁给事中。复知郑、蔡、寿州,卒。《宋史》卷三○一有传。
余献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元年(1023)任三司盐铁副使。
魏成德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六二
魏成德,本名馀庆,卫州汲(今河南汲县)人,昭亮子。天禧二年以父卒为内殿崇班。因昭亮阴险多作恶,时人厌之,遂改名成德。天圣中累迁至供备库副使。见《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二五,《宋史》卷二四九《魏仁浦传》附《魏昭亮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余翼,仁宗天圣中为藤幕。事见《高要金石略》卷二。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连江人,字昌宗。以荫补应天府司法参军。历官太常寺太祝、归安县令。擢秀州通判,作华亭、海盐二监,使业盐者岁入常缗,以杜私贩。又自平望至吴江筑石堤,捍御水患。尝考前代治乱之迹与君臣间议论,汇编成书。卒年四十四。
全宋文·卷三六三
李馀庆,字昌宗,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以叔父任起家,为应天府法曹参军,改太常寺太祝、知湖州归安县。天圣中为太子中舍、通判秀州,迁殿中丞。六年,知兴化军。后以国子博士知常州。天圣末卒于官,年四十四。尝考前世治乱之迹与其君臣间之议论,编为七十卷。见《临川集》卷九四《李公墓志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及所撰《兴化军太守题名记》。
余献卿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禧四年(1020)任衢州知州。明道二年(1033)任三司盐铁副使。景祐五年宝元元年(1038)任知通进银台司。宝元二年(1039)任宣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5—1045 【介绍】: 宋道州永明人,字子俞。初名奭,字子馀。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以学行知名。历知高安、宁化二县,累官太常博士。庆历五年,范仲淹荐其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有《诗说》、《春秋说》及文集。
王馀庆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二年(1035)任丰州知州。康定二年庆历元年(1041)死之。
余谔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四年(1037)任汀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0—1064 【介绍】: 宋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全宋诗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粤诗·卷二二
余靖(一○○○ — 一○六四),原名希古,字安道,韶州曲江(今韶关市)人。宋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迁秘书丞,受命与王洙并校《史记》、《汉书》、《后汉书》,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屡奏安边之策,尝三使契丹,皆不辱使命。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僮酋侬智高反,命靖知潭州,改桂州,经制广南东西,与狄青、孙沔协同作战。事平,迁尚书工部侍郎,复加集贤院学士,迁吏部侍郎。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本集卷二一附录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五五五
余靖(一○○○——一○六四),本名希古,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天圣二年进士,起家为赣县尉,累迁秘书丞、集贤校理。因上疏谏罢范仲淹事被贬,后稍复原官。庆历三年为右正言,以使契丹不辱使命,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还,以习契丹语被责,遂弃官返乡里。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路盗贼。次年助狄青破侬智高乱,留广西处置善后,后加集贤院学士,徙知潭州、青州。嘉祐五年交趾进扰,出任广西体量安抚使,旋以尚书左丞知广州。英宗即位,拜工部尚书。治平元年代还,道病卒,年六十五,谥曰襄。著有《庆历正旦国信语录》一卷、《武溪集》二十卷、《谏草》三卷。见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宋史》卷三二○本传。
余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官光禄丞,首奏攻击王安石新法,因蔡襄、余靖力救方免迫害。官终知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