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饱学(飽學)  拼音:bǎo xué
学识广博。《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话说婺州有一个秀才,姓贾,青年饱学,才智过人。」《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他这兄弟名持,字有重,也是五河县的饱学秀才。」
《国语辞典》:饱学秀才(饱学秀才)  拼音:bǎo xué xiù cái
学识丰富,见闻广博的读书人。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每两个都是饱学秀才,倒说我要哄他家私,凭你到那汴梁城里城外问去。」《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像前科我宜兴严世兄,是个饱学秀才,在场里做完七篇文章,高声朗诵。」
《國語辭典》:饱学之士(飽學之士)  拼音:bǎo xué zhī shì
学识渊博的人。《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分類:学识丰富
《漢語大詞典》:积学(積學)
(1).谓积累学问。《韩诗外传》卷五:“虽庶民之子孙也,积学而正身,行能礼仪,则归之士大夫。”三国志·蜀志·刘焉传:“居 阳城山 ,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元史·董俊传:“射,百日事耳;,非积学不通。” 清 陆陇其 《答嘉定李生玉如书》:“方期贤者积学奋飞,为时羽仪,不谓亦罹此大故,何天之降罔,一至於斯。”
(2).犹博学;饱学。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给事中 陆质 、中书舍人 崔枢 积学懿文,守经据古,夙夜讲习,庶协于中。” 清 戴名世 《张贡五文集序》:“ 张君 贡五 , 三湘 间积学能文之士也。”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初到南京》:“我的谱弟 戴梦鹤 ,他年纪虽轻,却是一个多才积学之士。”
(3).渊博的学识。 明 杨慎 丹铅续录·论语:“譬今有二士,一有文名,一素无积学。有闻而登高科,闻者以为固其所也;素无积学而登高科,人必曰:不意至於如此也。”明史·隐逸传序:“其抱瓌材,藴积学,槁形泉石,絶意当世者,靡得而称焉。”
《漢語大詞典》:撑肠(撑腸)
亦作“撑肠”。 犹满腹。多喻饱学。 宋 叶适 《哭郑丈》诗之三:“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 清 钱谦益 《答书砚》诗:“晴窗洗胃还吞墨,永日撑肠欲煮书。”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之二:“文籍撑肠仍乞食,方书满眼不医贫。”
分類:满腹饱学
《漢語大詞典》:儒英
谓饱学的儒士。明史·解缙传:“陛下若喜其便於检閲,则愿集一二志士儒英,臣请执笔随其后……勒成一经。”
分類:饱学儒士
《國語辭典》:辞林(辭林)  拼音:cí lín
文人、文词荟萃的地方。南朝梁。萧统文选序〉:「历观文囿,泛览辞林。」也称为「词林」、「词曹」。
《漢語大詞典》:韬含(韜含)
怀藏;蓄藏。谓饱学。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少膺儒雅,韜含六籍。”
《国语辞典》:宿学旧儒(宿学旧儒)  拼音:sù xué jiù rú
老成饱学的读书人。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二。西昆体》:「老杜诗既为也所重,宿学旧儒犹不肯深与之。」
《国语辞典》:整瓶不摇半瓶摇(整瓶不摇半瓶摇)  拼音:zhěng píng bù yáo bàn píng yáo
(谚语)比喻饱学的人虚心不自满,知识浅薄的人反而自以为了不起。《镜花缘》第二三回:「刚才俺同那些童生讲话,倒不见他有甚通文,谁知酒保倒通起文来,真是整瓶不摇半瓶摇。」
《國語辭典》:经纶满腹(經綸滿腹)  拼音:jīng lún mǎn fù
经纶,整理清楚的蚕丝,引申为人的学识、谋略。经纶满腹形容人才识丰富。《歧路灯》第五五回:「我看其人博古通今,年逾五旬,经纶满腹,诚可为令婿楷模。」也作「满腹经纶」。
《國語辭典》:满腹经纶(滿腹經綸)  拼音:mǎn fù jīng lún
经纶,原是处理过的蚕丝,引申人的才能、学识。满腹经纶形容人才识丰富,具有处理大事的才能。《三侠五义》第三二回:「颜生素有大志,总要克绍书香,学得满腹经纶,屡欲赴京考试。」也作「经纶满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