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饥疫(饑疫)
飢饿无粮并患疫病。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士卒飢疫,死者大半。” 宋 苏辙 《学士院端午帖子·太皇太后阁》诗之一:“青黄今接夏,飢疫免忧春。”
飢饿无粮并患疫病。饥,通“ 飢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时 操 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分類:饥饿疫病
《國語辭典》:饥火(飢火)  拼音:jī huǒ
比喻饥饿如火燃烧般难以忍耐。唐。白居易〈旱热〉诗二首之二:「壮者不耐饥,饥火烧其肠。」宋。范成大〈蛇倒退〉诗:「倘为饥火驱,平地岂无饭。」
分類:难忍饥饿
《國語辭典》:饥年(饑年)  拼音:jī nián
收成不好的年岁。《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唐德宗之饥年,醉人为瑞;梁惠王之凶岁,野莩堪怜。」
分類:荒年
《漢語大詞典》:告饥(告饑)
告以饥饿。 元 尹廷高 《巢燕行》:“乌衣失偶成孤飞,巢中黄口争告飢。”
告以饥馑。左传·隐公六年:“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糴於 宋 、 衞 、 齐 、 郑 ,礼也。”
分類:饥饿饥馑
《漢語大詞典》:中饥(中飢)
中等程度的饥荒。汉书·食货志上:“小飢则发小孰之所歛,中飢则发中孰之所歛,大飢则发大孰之所歛,而糶之。”
《漢語大詞典》:饥殍(饑殍)
亦作“ 飢莩 ”。
(1).极其飢饿。《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漂薄风波,絶粮茹草,飢殍荐臻,死者大半。”
(2).饿死者。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李桢像赞》:“ 正德 五年, 关 下大水,飢莩载涂。” 郭沫若 《蜩螗集·司派狂》:“同是中华好儿女,谁宁飢莩倒路旁?”
极其飢饿。饥,通“ 飢 ”。旧唐书·德宗纪上:“本其所以,罪实在予,万姓何辜,重罹饥殍。”
《骈字类编》:一饥(一饥)
淮南子三岁而改节六岁而易常故三岁而一饥六岁而一衰十二岁一康
《漢語大詞典》:饥歉(饑歉)
亦作“ 饥嗛 ”。 缺粮;庄稼收成差。 南朝 齐 萧子良 《陈时政密启》:“穀价虽和,比室饥嗛,縑纊虽贱,駢门躶质。” 宋 秦观 《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吾州更饥歉札癘之后, 程公 实抚养而教诲之。”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楔子:“只因年岁饥歉,难以度日。”
《漢語大詞典》:饥穷(飢窮)
飢饿困穷。后汉书·班超传:“但当收穀坚守,彼飢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三国志·魏志·董卓传:“飢穷稍甚,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飢死墙壁间。”
分類:饥饿困穷
《漢語大詞典》:饥乏(饑乏)
飢饿困乏。史记·平準书:“其明年, 山 东被水菑,民多飢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止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飢乏耳。”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邓城巫》:“巫亦藉此自给,无飢乏之虑。”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倪云林纳粟补官:“应时君之詔,以济飢乏,非求贵也。”
飢饿困乏。饥,通“ 飢 ”。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随地造区,研营种之术,三年餘,行人无饥乏之色。”
分類:饥饿困乏
《韵府拾遗 支韵》:腹饥(腹饥)
汉书食货志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
《漢語大詞典》:饥劬(饑劬)
飢饿劳累。 唐 白居易 《题座隅》诗:“左右有兼僕,出入有单车,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飢劬。”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烛下浊酒一杯已解飢劬,清琴一曲以调心气。”
飢饿劳累。饥,通“ 飢 ”。 晋 陶潜 《和刘柴桑》:“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分類:饥饿劳累
《韵府拾遗 支韵》:恒饥(恒饥)
杜甫诗恒饥稚子色凄凉
《漢語大詞典》:饥疲(饑疲)
飢饿疲乏。后汉书·冯异传:“至 饶阳 无蔞亭 ,时天寒烈,众皆飢疲, 异 上豆粥。” 清 王锡振 《〈王刚节公家传〉跋尾》:“持飢疲数千之卒,捍悬海之危城。”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二:“一堆一堆飢疲不堪的老人幼童倒卧道旁,呻吟转侧。”
饥饿疲乏。饥,通“ 飢 ”。宋书·鲁爽传:“转鬭数百里,至 曲强 ,虏候其饥疲,尽鋭来攻。”
分類:饥饿疲乏
《漢語大詞典》:饥氓(饑氓)
荒年无食的游民。明史·杨鹤传:“大吏闻恶贼,曰:‘此饥氓,徐自定耳。’”
分類:荒年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