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23,分102页显示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95 96 97 98 下一页
金刚食
金刚食天
金刚饭食天
念食
行者不可食供物
法食
法食时
法喜食
受食
思食
食
肉食十过
六根食
六种食
佛类词典(续上)
非时食戒金刚食
金刚食天
金刚饭食天
念食
行者不可食供物
法食
法食时
法喜食
受食
思食
食
肉食十过
六根食
六种食
非时食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九十波逸提之第三十七戒也,总为禁过午而食之戒法。五分律八曰:「佛在王舍城,尔时未为比丘制非时食,迦留陀夷,著杂色衣,面黑眼赤,闇中乞食。怀妊妇人电光中见大惊唤言:毗舍遮!毗舍遮(鬼名)!迦留陀夷言:我是沙门,非毗舍遮。便骂言:汝何冥夜乞食?馀沙门波罗门一食便足,汝云何食昼夜?长老比丘白佛,佛呵责结戒,若比丘非时食波逸提。」行事钞中三曰:「经中说云: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法苑珠林五十五引此文为毗罗三昧经之说,此经今不传)。
(术语)比丘九十波逸提之第三十七戒也,总为禁过午而食之戒法。五分律八曰:「佛在王舍城,尔时未为比丘制非时食,迦留陀夷,著杂色衣,面黑眼赤,闇中乞食。怀妊妇人电光中见大惊唤言:毗舍遮!毗舍遮(鬼名)!迦留陀夷言:我是沙门,非毗舍遮。便骂言:汝何冥夜乞食?馀沙门波罗门一食便足,汝云何食昼夜?长老比丘白佛,佛呵责结戒,若比丘非时食波逸提。」行事钞中三曰:「经中说云: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法苑珠林五十五引此文为毗罗三昧经之说,此经今不传)。
金刚食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参见:金刚饭食天)
(天名)(参见:金刚饭食天)
金刚食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金刚界,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手持华鬘。称曰华鬘毗那耶伽。毗那耶伽为欢喜天之梵名。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二。
(天名)金刚界,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手持华鬘。称曰华鬘毗那耶伽。毗那耶伽为欢喜天之梵名。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二。
金刚饭食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又作金刚食,金刚食天。在金刚界外金刚部南方之中央。随其所持物而称为华鬘毗那耶迦,又云严鬘大将。四方毗那耶迦南方守护之尊也。白肉色,象头人身,左拳腰,右持华鬘,坐荷叶。
(天名)又作金刚食,金刚食天。在金刚界外金刚部南方之中央。随其所持物而称为华鬘毗那耶迦,又云严鬘大将。四方毗那耶迦南方守护之尊也。白肉色,象头人身,左拳腰,右持华鬘,坐荷叶。
念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九食之一。修行之人忆念所得之善法而不忘,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资益自身,是名念食。
【三藏法数】
谓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善根。如世之食,资益身根,是为念食。
【三藏法数】
念即护念,亦忆念也。谓修行之人,常当忆持所得出世善法,存心定意,护念不忘,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念食。
(术语)九食之一。修行之人忆念所得之善法而不忘,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资益自身,是名念食。
【三藏法数】
谓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善根。如世之食,资益身根,是为念食。
【三藏法数】
念即护念,亦忆念也。谓修行之人,常当忆持所得出世善法,存心定意,护念不忘,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念食。
行者不可食供物
【佛学大辞典】
(杂语)陀罗尼经三(般若心经轨)曰:「其坛所用饮食饼果,日别替换,更作新者。供养残食,咒师及病人,皆不得吃。吃者咒力无验。(中略)其所馀残食,将与贫穷者,最为第一。」苏婆呼童子经中曰:「勿吃供养及祭祀鬼神之食,或吃所弃著地食。」案此非一概之说。据轨亦有许者,惟阿阇梨多不许。
(杂语)陀罗尼经三(般若心经轨)曰:「其坛所用饮食饼果,日别替换,更作新者。供养残食,咒师及病人,皆不得吃。吃者咒力无验。(中略)其所馀残食,将与贫穷者,最为第一。」苏婆呼童子经中曰:「勿吃供养及祭祀鬼神之食,或吃所弃著地食。」案此非一概之说。据轨亦有许者,惟阿阇梨多不许。
法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法之食物也。佛法中食物有法制,依其法制之食,谓之法食。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
【佛学常见辞汇】
1。以法为食,长养慧命。2。如法的食物,佛法对于食物有法制,依著法制的食,叫做法食。
(术语)如法之食物也。佛法中食物有法制,依其法制之食,谓之法食。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
【佛学常见辞汇】
1。以法为食,长养慧命。2。如法的食物,佛法对于食物有法制,依著法制的食,叫做法食。
法食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食时之一。三世之诸佛皆以午时为食,名曰法食时。午过则为非时也。
【佛学常见辞汇】
四食时之一,三世诸佛,都是以午时为食,过了午时即非时食。
【三藏法数】
法食时者,谓三世诸佛,皆以午时为法食时,过此即非时也。(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也。)
(术语)四食时之一。三世之诸佛皆以午时为食,名曰法食时。午过则为非时也。
【佛学常见辞汇】
四食时之一,三世诸佛,都是以午时为食,过了午时即非时食。
【三藏法数】
法食时者,谓三世诸佛,皆以午时为法食时,过此即非时也。(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也。)
法喜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食之一。闻法欢喜,增长善根,以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故名法喜食。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
【佛学常见辞汇】
二食之一。(参见:二食)
【三藏法数】
谓闻法欢喜,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是名法喜食。
【三藏法数】
谓修出世行人,爱乐大法,资长道种,心生欢喜,是为法喜食。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闻法欢喜,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法喜食。
(术语)二食之一。闻法欢喜,增长善根,以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故名法喜食。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
【佛学常见辞汇】
二食之一。(参见:二食)
【三藏法数】
谓闻法欢喜,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是名法喜食。
【三藏法数】
谓修出世行人,爱乐大法,资长道种,心生欢喜,是为法喜食。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闻法欢喜,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法喜食。
二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法喜食,闻法欢喜,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身也。二、禅悦食,入于禅定得安静之悦乐,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也。见法华文句八。【又】一、正命食,出家之人,常以乞食自资色身,清净延命,故曰正命食。二、邪命食,依四邪或五邪之法而活命,故曰邪命食。
【佛学常见辞汇】
1。正命食和邪命食。正命食是比丘按照佛制,以乞食来资养色身,清净延命;邪命食是比丘不依佛制,以四邪或五邪之法来求取活命。2。法喜食和禅悦食。法喜食是听了佛法,心中欢喜,善根增长,资养慧命;禅悦食是修禅得定,心身怡悦,安乐自在。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一、法喜食〕,谓闻法欢喜,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是名法喜食。
〔二、禅悦食〕,谓以禅法资其心神,而得禅定之乐,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是名禅悦食。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正命食〕,谓出家之人,常乞食自资色身,清净活命,是名正命食。
〔二、邪命食〕,谓出家之人,不依正命而食,则有五种:一为利养故,现奇特相;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卜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是名邪命食。
(名数)一、法喜食,闻法欢喜,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身也。二、禅悦食,入于禅定得安静之悦乐,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也。见法华文句八。【又】一、正命食,出家之人,常以乞食自资色身,清净延命,故曰正命食。二、邪命食,依四邪或五邪之法而活命,故曰邪命食。
【佛学常见辞汇】
1。正命食和邪命食。正命食是比丘按照佛制,以乞食来资养色身,清净延命;邪命食是比丘不依佛制,以四邪或五邪之法来求取活命。2。法喜食和禅悦食。法喜食是听了佛法,心中欢喜,善根增长,资养慧命;禅悦食是修禅得定,心身怡悦,安乐自在。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一、法喜食〕,谓闻法欢喜,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是名法喜食。
〔二、禅悦食〕,谓以禅法资其心神,而得禅定之乐,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是名禅悦食。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正命食〕,谓出家之人,常乞食自资色身,清净活命,是名正命食。
〔二、邪命食〕,谓出家之人,不依正命而食,则有五种:一为利养故,现奇特相;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卜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是名邪命食。
受食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比丘受檀越之施食也。行事钞一之下曰:「五百问曰:不著三衣受食犯堕。」
(杂语)谓比丘受檀越之施食也。行事钞一之下曰:「五百问曰:不著三衣受食犯堕。」
思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于可意境而生希望,意思资润,诸根增长。又思想饮食,令人不死。如小儿视梁上悬囊,及望梅止渴等。
【三藏法数】
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识即意识也。)
【三藏法数】
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诸根者,即眼耳鼻舌身也。)
(术语)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于可意境而生希望,意思资润,诸根增长。又思想饮食,令人不死。如小儿视梁上悬囊,及望梅止渴等。
【三藏法数】
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识即意识也。)
【三藏法数】
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诸根者,即眼耳鼻舌身也。)
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肉食十过
【佛学大辞典】
(名数)众生己亲。见生惊怖。坏他信心。行人不应食。罗刹习气。学术不成。生命同己。天圣远离。不净所出。死堕恶道。见法苑珠林九十二。
(名数)众生己亲。见生惊怖。坏他信心。行人不应食。罗刹习气。学术不成。生命同己。天圣远离。不净所出。死堕恶道。见法苑珠林九十二。
六根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根以眠为食,耳根以声为食,鼻根以香为食,舌根以味为食,身根以细滑为食,意根以法为食。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一。
(名数)眼根以眠为食,耳根以声为食,鼻根以香为食,舌根以味为食,身根以细滑为食,意根以法为食。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一。
六种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乞食。人有下中上三品,下品者自为邪命而得食,中品者受一食,且赴请,上行之人,唯行乞食。以自省事修道而使他得施与福利故也。二、次第乞食。凡愚者贪味弃贫从富,上行之流,不选贫富,等慈众生,次第乞食。三、不作馀食法。律中说人复次第乞食,于求处数数正食,得贮馀食。行者作念此馀食法世尊开听病者,我今无病不可受,是故不作馀食法。四、一坐食。有人数数不正食于中前数数食其馀米果粥等。行者作念愚夫养身者为增烦恼之故,故数数食,今我为道而非为养身。故仅中前一坐食。五、一揣食。经中亦名节量食。一受即止,故云一揣食。节俭少食,名节量食。有人受一食法,于一食中恣意饱啖,气胀腹满而起睡眠消息,半日不减,以妨修道,故须节量。六、不中后饮浆。有人节量饮食,尚贪味,于中后数数饮浆果浆蜜等。为求此浆多致邪命,费功废道。是故不饮。见不思议疏上。
(名数)一、乞食。人有下中上三品,下品者自为邪命而得食,中品者受一食,且赴请,上行之人,唯行乞食。以自省事修道而使他得施与福利故也。二、次第乞食。凡愚者贪味弃贫从富,上行之流,不选贫富,等慈众生,次第乞食。三、不作馀食法。律中说人复次第乞食,于求处数数正食,得贮馀食。行者作念此馀食法世尊开听病者,我今无病不可受,是故不作馀食法。四、一坐食。有人数数不正食于中前数数食其馀米果粥等。行者作念愚夫养身者为增烦恼之故,故数数食,今我为道而非为养身。故仅中前一坐食。五、一揣食。经中亦名节量食。一受即止,故云一揣食。节俭少食,名节量食。有人受一食法,于一食中恣意饱啖,气胀腹满而起睡眠消息,半日不减,以妨修道,故须节量。六、不中后饮浆。有人节量饮食,尚贪味,于中后数数饮浆果浆蜜等。为求此浆多致邪命,费功废道。是故不饮。见不思议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