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23,分102页显示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3 94 95 96 下一页
五种净食
食时五观
不正食
方口食
中食
中后不食
内宿食
火食
火食灰
四食
四食时
四种食
四种邪食
四维口食
佛类词典(续上)
五种正食五种净食
食时五观
不正食
方口食
中食
中后不食
内宿食
火食
火食灰
四食
四食时
四种食
四种邪食
四维口食
五种正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见半者蒲膳尼条。
(名数)见半者蒲膳尼条。
五种净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诸食物依五事而清净,适于比丘之食,谓之净食。净者离过之义,如净命,净肉。一、火净,谓食物之宜烧煮者,如法烧煮之,熟方食之也。二、刀净,谓果物之宜以刀去其皮核者,如法去之,方食也。三、爪净,谓果物之宜以爪去其皮壳者,如法去之,方食也。四、蔫乾净,谓果物之蔫乾失生气,不堪更为种者,方取食之也。五、鸟啄净,谓取鸟之啄残者而食之也。已上五种,依火乃至鸟啄而为净食,故谓之火净食乃至鸟啄净食。见毗奈耶杂事三十六。四分律有十种之净法,前五种与上同。一火净,二刀净,三疮净(即爪净),四鸟啄破净,五不中种净(即蔫乾净)。见行事钞下二。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食物要依照五种方法清净之后,才适宜比丘进食,叫做净食。净是离过的意思。一、火净,即是食物如宜用火烧煮的,就应如法用火烧煮之后才食。二、刀净,即果物如须用刀去其皮核的,就应如法用刀去其皮核之后才食。三、爪净,谓果物如须用爪去其皮壳的,就应如法用爪去其皮壳之后才食。四、荐乾净,谓果物已经荐乾失掉生气,不堪再拿来作种的,方可取食。五、鸟啄净,谓取鸟啄食残馀的东西来食。
【三藏法数】
(出根本有部毗柰耶集)
佛制诸禁戒,令诸比丘,勿啖生气,若有草菜瓜果,当以火刀爪等先净之,方可得食。故有此五种净食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生气即生物也。)
〔一、火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火烧煮,令熟后方食之,是名火净。律云:以火触著。是也。
〔二、刀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刀去其皮核,然后食之,是名刀净。律云:以刀损坏。是也。
〔三、爪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爪甲去其皮壳,然后食之,是名爪净。律云:以爪甲伤损。是也。
〔四、蔫乾净〕,蔫乾者,物不鲜也。谓一切瓜果等物,自蔫自乾,不堪为种,比丘当食,是名蔫乾净。律云:自蔫乾不堪为种。是也。
〔五、鸟啄净〕,谓一切瓜果等物,若因鸟啄残损,比丘可食,是名鸟啄净。律云:鸟嘴啄损。是也。
(名数)诸食物依五事而清净,适于比丘之食,谓之净食。净者离过之义,如净命,净肉。一、火净,谓食物之宜烧煮者,如法烧煮之,熟方食之也。二、刀净,谓果物之宜以刀去其皮核者,如法去之,方食也。三、爪净,谓果物之宜以爪去其皮壳者,如法去之,方食也。四、蔫乾净,谓果物之蔫乾失生气,不堪更为种者,方取食之也。五、鸟啄净,谓取鸟之啄残者而食之也。已上五种,依火乃至鸟啄而为净食,故谓之火净食乃至鸟啄净食。见毗奈耶杂事三十六。四分律有十种之净法,前五种与上同。一火净,二刀净,三疮净(即爪净),四鸟啄破净,五不中种净(即蔫乾净)。见行事钞下二。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食物要依照五种方法清净之后,才适宜比丘进食,叫做净食。净是离过的意思。一、火净,即是食物如宜用火烧煮的,就应如法用火烧煮之后才食。二、刀净,即果物如须用刀去其皮核的,就应如法用刀去其皮核之后才食。三、爪净,谓果物如须用爪去其皮壳的,就应如法用爪去其皮壳之后才食。四、荐乾净,谓果物已经荐乾失掉生气,不堪再拿来作种的,方可取食。五、鸟啄净,谓取鸟啄食残馀的东西来食。
【三藏法数】
(出根本有部毗柰耶集)
佛制诸禁戒,令诸比丘,勿啖生气,若有草菜瓜果,当以火刀爪等先净之,方可得食。故有此五种净食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生气即生物也。)
〔一、火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火烧煮,令熟后方食之,是名火净。律云:以火触著。是也。
〔二、刀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刀去其皮核,然后食之,是名刀净。律云:以刀损坏。是也。
〔三、爪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爪甲去其皮壳,然后食之,是名爪净。律云:以爪甲伤损。是也。
〔四、蔫乾净〕,蔫乾者,物不鲜也。谓一切瓜果等物,自蔫自乾,不堪为种,比丘当食,是名蔫乾净。律云:自蔫乾不堪为种。是也。
〔五、鸟啄净〕,谓一切瓜果等物,若因鸟啄残损,比丘可食,是名鸟啄净。律云:鸟嘴啄损。是也。
食时五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行事钞下二曰:「今故约食时立观以开心道,略作五门,明了论如此分之:初计功多少量他来处,二自忖己身德行,三防心离过,四正事良药,五为成业道。」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境虽有五,总束为三:初即观食,二是观身,三并观心,从疏至亲观法次第。」
(名数)行事钞下二曰:「今故约食时立观以开心道,略作五门,明了论如此分之:初计功多少量他来处,二自忖己身德行,三防心离过,四正事良药,五为成业道。」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境虽有五,总束为三:初即观食,二是观身,三并观心,从疏至亲观法次第。」
不正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制十食中之后半,如果实之类可齧嚼而食之五种之食物也。
(术语)佛制十食中之后半,如果实之类可齧嚼而食之五种之食物也。
方口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邪命之一。谓曲媚豪势,遣使四方,巧言令色以自活也。智度论三曰:「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治命者,是名方口食。」
【三藏法数】
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是名方口食也。
(术语)四邪命之一。谓曲媚豪势,遣使四方,巧言令色以自活也。智度论三曰:「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治命者,是名方口食。」
【三藏法数】
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是名方口食也。
中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释氏要览上曰:「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午故言中食。」
(术语)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释氏要览上曰:「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午故言中食。」
中后不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午中以后不食也。所谓不过中食戒是。释氏要览上曰:「处处经云:佛言中后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无下风,五身得安乐。」
【佛学常见辞汇】
中午之后不再吃东西。
(术语)谓午中以后不食也。所谓不过中食戒是。释氏要览上曰:「处处经云:佛言中后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无下风,五身得安乐。」
【佛学常见辞汇】
中午之后不再吃东西。
内宿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食物与比丘同处。经一宿者,谓之内宿食。是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
【佛学常见辞汇】
与比丘同在一处和经过一宿的食物,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取食。
(术语)食物与比丘同处。经一宿者,谓之内宿食。是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
【佛学常见辞汇】
与比丘同在一处和经过一宿的食物,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取食。
火食
【佛学大辞典】
(修法)谓护摩也。以供物投于火,供养诸尊,是护摩法也。
(修法)谓护摩也。以供物投于火,供养诸尊,是护摩法也。
火食灰
【佛学大辞典】
(杂名)护摩之灰也。
(杂名)护摩之灰也。
四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长养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种。俱舍论十谓一段食,旧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二触食,旧云乐食,触喜乐之事,而长养身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三思食,旧云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者。如人虽饥渴,思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而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四识食,小乘为六识,大乘为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心识能支持有情之身命,故名食。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一搏食,二乐食,三念食,四识食。」唯识论四曰:「食有四种: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中略)此四能持有情身命,全不坏断,故名食。」
【佛学常见辞汇】
四种长养支持身命的东西。一、段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二、触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三、识食,即知觉;四、思食,即思想或意志。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有情,不外依食而住。所谓食者,有四种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也。
一、段食 旧作搏食。以鼻嗅,以舌味,或固体或液体等有形段之食也。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
二、触食 旧作乐食。触喜乐之事,长养生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不感其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也。
三、思食 旧作念食。于第六意识,想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之思,否则必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也。
四、识食 小乘六识,大乘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之心识,能支持有情之生命。名曰识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搏食,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食。
〔二、触食〕,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识即意识也。)
〔四、识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名数)长养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种。俱舍论十谓一段食,旧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二触食,旧云乐食,触喜乐之事,而长养身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三思食,旧云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者。如人虽饥渴,思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而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四识食,小乘为六识,大乘为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心识能支持有情之身命,故名食。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一搏食,二乐食,三念食,四识食。」唯识论四曰:「食有四种: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中略)此四能持有情身命,全不坏断,故名食。」
【佛学常见辞汇】
四种长养支持身命的东西。一、段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二、触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三、识食,即知觉;四、思食,即思想或意志。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有情,不外依食而住。所谓食者,有四种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也。
一、段食 旧作搏食。以鼻嗅,以舌味,或固体或液体等有形段之食也。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
二、触食 旧作乐食。触喜乐之事,长养生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不感其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也。
三、思食 旧作念食。于第六意识,想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之思,否则必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也。
四、识食 小乘六识,大乘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之心识,能支持有情之生命。名曰识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搏食,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食。
〔二、触食〕,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识即意识也。)
〔四、识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四食时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天食时,清旦之时。即诸天之食时也。二法食时,午时也,三世诸佛以午时为如法之食时,过午则为非时。三畜生食时,日暮也。是畜生所食之时。四鬼神食时,昏夜也。是鬼神所食之时。见法苑珠林四十二。
【佛学常见辞汇】
一、天食时,即清晨,清晨是诸天的食时;二、佛食时,即午时,午时是三世诸佛如法的食时,过午则非时食;三、畜生食时,即日暮,日暮是畜生的食时;四、鬼神食时,即昏夜,昏夜是鬼神的食时。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天食时〕,天食时者,谓清旦时,即诸天所食之时也。
〔二、法食时〕,法食时者,谓三世诸佛,皆以午时为法食时,过此即非时也。(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也。)
〔三、畜生食时〕,畜生食时者,谓日暮时,即是畜生所食之时也。
〔四、鬼神食时〕,鬼神食时者,谓昏夜时,即是鬼神所食之时也。
(名数)一天食时,清旦之时。即诸天之食时也。二法食时,午时也,三世诸佛以午时为如法之食时,过午则为非时。三畜生食时,日暮也。是畜生所食之时。四鬼神食时,昏夜也。是鬼神所食之时。见法苑珠林四十二。
【佛学常见辞汇】
一、天食时,即清晨,清晨是诸天的食时;二、佛食时,即午时,午时是三世诸佛如法的食时,过午则非时食;三、畜生食时,即日暮,日暮是畜生的食时;四、鬼神食时,即昏夜,昏夜是鬼神的食时。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天食时〕,天食时者,谓清旦时,即诸天所食之时也。
〔二、法食时〕,法食时者,谓三世诸佛,皆以午时为法食时,过此即非时也。(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也。)
〔三、畜生食时〕,畜生食时者,谓日暮时,即是畜生所食之时也。
〔四、鬼神食时〕,鬼神食时者,谓昏夜时,即是鬼神所食之时也。
四种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食)
(名数)(参见:四食)
四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长养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种。俱舍论十谓一段食,旧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二触食,旧云乐食,触喜乐之事,而长养身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三思食,旧云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者。如人虽饥渴,思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而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四识食,小乘为六识,大乘为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心识能支持有情之身命,故名食。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一搏食,二乐食,三念食,四识食。」唯识论四曰:「食有四种: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中略)此四能持有情身命,全不坏断,故名食。」
【佛学常见辞汇】
四种长养支持身命的东西。一、段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二、触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三、识食,即知觉;四、思食,即思想或意志。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有情,不外依食而住。所谓食者,有四种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也。
一、段食 旧作搏食。以鼻嗅,以舌味,或固体或液体等有形段之食也。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
二、触食 旧作乐食。触喜乐之事,长养生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不感其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也。
三、思食 旧作念食。于第六意识,想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之思,否则必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也。
四、识食 小乘六识,大乘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之心识,能支持有情之生命。名曰识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搏食,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食。
〔二、触食〕,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识即意识也。)
〔四、识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名数)长养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种。俱舍论十谓一段食,旧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二触食,旧云乐食,触喜乐之事,而长养身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三思食,旧云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者。如人虽饥渴,思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而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四识食,小乘为六识,大乘为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心识能支持有情之身命,故名食。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一搏食,二乐食,三念食,四识食。」唯识论四曰:「食有四种: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中略)此四能持有情身命,全不坏断,故名食。」
【佛学常见辞汇】
四种长养支持身命的东西。一、段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二、触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三、识食,即知觉;四、思食,即思想或意志。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有情,不外依食而住。所谓食者,有四种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也。
一、段食 旧作搏食。以鼻嗅,以舌味,或固体或液体等有形段之食也。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
二、触食 旧作乐食。触喜乐之事,长养生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不感其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也。
三、思食 旧作念食。于第六意识,想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之思,否则必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也。
四、识食 小乘六识,大乘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之心识,能支持有情之生命。名曰识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搏食,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食。
〔二、触食〕,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识即意识也。)
〔四、识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四种邪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四种邪命同。(参见:邪命)
(名数)与四种邪命同。(参见:邪命)
邪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不以乞食如法自活,作不如法之事而生活,谓为邪命。此有四种: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二仰口食,谓以仰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之术数学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三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也。四维口食,维为四维,谓学种种之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见智度论三。
【佛学常见辞汇】
从事不正当的事业来维持生活。
(术语)比丘不以乞食如法自活,作不如法之事而生活,谓为邪命。此有四种: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二仰口食,谓以仰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之术数学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三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也。四维口食,维为四维,谓学种种之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见智度论三。
【佛学常见辞汇】
从事不正当的事业来维持生活。
四维口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邪命之一。(参见:邪命)
(术语)四邪命之一。(参见:邪命)
邪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不以乞食如法自活,作不如法之事而生活,谓为邪命。此有四种: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二仰口食,谓以仰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之术数学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三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也。四维口食,维为四维,谓学种种之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见智度论三。
【佛学常见辞汇】
从事不正当的事业来维持生活。
(术语)比丘不以乞食如法自活,作不如法之事而生活,谓为邪命。此有四种: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二仰口食,谓以仰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之术数学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三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也。四维口食,维为四维,谓学种种之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见智度论三。
【佛学常见辞汇】
从事不正当的事业来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