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75,分85页显示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6  77  78  7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食为民天
市脯不食
食吐
食荼卧棘
食苔
食不充饥
食不充口
食不二味
食不甘味
食不果腹
食不裹腹
食不糊口
食不遑味
食不兼肉
食不兼味
《漢語大詞典》:食为民天(食爲民天)
谓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清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自序》:“食为民天,有食斯有民。”参见“ 食天 ”。
《漢語大詞典》:食天
比喻人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事物。语本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宋 姚勉 《沁园春·寿陶守》词:“春雨慳时,千金斗粟,民仰使君为食天。”
分類:生存
《分类字锦》:市脯不食
论语沽酒市脯不食正义脯不自作不知何物之肉故不食也
分类:
《韵府拾遗 麌韵》:食吐
法苑珠林饿鬼三十六种三食吐鬼注夫劝妇施惜言无积财悭吝故食吐也
《漢語大詞典》:食荼卧棘
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艰苦。 清 王夫之 《老庄申韩论》:“吾闻之 汉 文 、 景 矣,其终远於圣人之治而不能合者, 老 庄 乱之也,然而心犹人之心,天下则已异乎食荼卧棘之天下矣。”
《分类字锦》:食苔
尔雅翼蠃生水田中者差大惟食青泥生溪涧中者绝小食苔而洁
分类:蠃贝
《國語辭典》:食不充饥(食不充飢)  拼音:shí bù chōng jī
肚子填不饱。形容生活穷困。南朝宋。明帝〈立晋熙王嗣诏〉:「而诸孙纩不温体,食不充饥,付之姆奶之手。」《七侠五义》第二八回:「老汉衣不遮体,食不充饥,如何还能够开茶楼呢?」也作「食不充肠」。
《國語辭典》:食不充口  拼音:shí bù chōng kǒu
吃不饱。形容生活穷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一折:「小的们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委实的难过。」也作「食不糊口」。
《國語辭典》:食不糊口(食不餬口)  拼音:shí bù hú kǒu
吃不饱。形容生活穷困。唐。陈子昂 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流亡初复,贫鞠兼半,食不糊口,力未赡农。」也作「食不充口」。
《國語辭典》:食不二味  拼音:shí bù èr wèi
饮食时不用两种菜肴。形容生活俭朴。《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晋。王羲之 又遗谢万书:「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复何有?而古人以为美谈。」也作「食不累味」、「食不兼味」、「食不重味」。
《國語辭典》:食不甘味  拼音:shí bù gān wèi
饮食无法辨别美味。形容忧虑烦躁或忙碌劳累的样子。《淮南子。泰族》:「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存焉,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三国演义》第九七回:「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也作「食不遑味」、「食不知味」、「食不终味」。
《國語辭典》:食不果腹  拼音:shí bù guǒ fù
吃不饱。形容生活贫穷困苦。如:「由于小时候家境清寒,经常食不果腹,养成他珍惜食物的习性。」
分類:肚子贫困
《高级汉语词典》:食不裹腹  拼音:shí bù guǒ fù
果:饱足。吃不饱肚子
《國語辭典》:食不糊口(食不餬口)  拼音:shí bù hú kǒu
吃不饱。形容生活穷困。唐。陈子昂 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流亡初复,贫鞠兼半,食不糊口,力未赡农。」也作「食不充口」。
《國語辭典》:食不遑味  拼音:shí bù huáng wèi
饮食无法辨别美味。形容忧虑不安或忙碌操劳的样子。《文选。曹植。求自试表》:「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剋为念。」也作「食不甘味」。
《漢語大詞典》:食不兼肉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尹文子·大道上:“昔 晋国 苦奢, 文公 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亦作“ 食不重肉 ”。史记·管晏列传:“﹝ 晏婴 ﹞既相 齐 ,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國語辭典》:食不兼味  拼音:shí bù jiān wèi
饮食时不用两种菜肴。形容生活俭朴。《韩诗外传》卷八:「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饰,道路不除,百官补而不制,鬼神祷而不祠,此大侵之礼也。」《梁书。卷三六。江革传》:「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也作「食不二味」。
《國語辭典》:食不二味  拼音:shí bù èr wèi
饮食时不用两种菜肴。形容生活俭朴。《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晋。王羲之 又遗谢万书:「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复何有?而古人以为美谈。」也作「食不累味」、「食不兼味」、「食不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