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纲盐(綱鹽)
明 清 采用纲法运销食盐时,商人按规定年额完税运销的食盐。运销纲盐的商人称纲商;行销纲盐之处称纲岸、纲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九年:“詔:罢钞法。诸州、军纲盐,并依旧分拨,官般官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又有人焉,曰纲盐曷变行票盐乎?省改捆,省按费,省私耗,省守候,省加派,省缓纳,曷为不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闻得 两淮 盐额有一千六百九万多引,叫做‘纲盐’。每引大约三百七十斤。”
《漢語大詞典》:盐贩(鹽販)
(1).古泽名。山海经·北山经:“又南三百里,曰 景山 ,南望 盐贩 之泽。” 郭璞 注:“即 解县 盐池也。”按,在今 山西省 运城市 东。
(2).贩卖食盐的人。
《漢語大詞典》:赤盐(赤鹽)
(1).赤色的盐。古代方士炼黄金的原料。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 金楼先生 所从 青林子 受作黄金法:先锻锡,方广六寸,厚一寸二分,以赤盐和灰汁,令如泥,以涂锡上,令通厚一分,累置於赤土釜中。率锡十斤,用赤盐四斤,合封固其际,以马通火煴之,三十日,发火视之,锡中悉如灰状,中有累累如豆者,即黄金也。”
(2).赤色的盐。古代 西域 等地出产的一种食盐。北史·西域传·高昌:“出赤盐,其味甚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信度国:“多出赤盐,色如赤石。”
《漢語大詞典》:印盐(印鹽)
一种呈方形结晶的食盐。盐粒较大。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常满盐花盐:“造花盐印盐法……久不接取,即成印盐,大如豆,正四方,千百相似。”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食盐﹝集解﹞引 苏恭 曰:“大盐即 河东 印盐也,人之常食者,形粗于食盐。” 清 顾炎武 《自大同至西口》诗之四:“印盐和菜滑,挏乳入茶凝。”
《漢語大詞典》:票盐(票鹽)
明 清 部分地区实行票法时,商贩缴纳盐税后凭政府发给的凭证运销的食盐。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又有人焉,曰纲盐,曷变行票盐乎?省改捆,省按费,省私耗,省守候,省加派,省缓纳。” 清 梅曾亮 《黄个园传》:“及 道光 时改盐政, 淮北 改票盐,而商总权絀。”
《漢語大詞典》:崖盐(崖鹽)
食盐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食盐:“盐品甚多…… 阶 、 成 、 凤州 所出,皆崖盐也,生於土崖之间,状如白矾。”
分類:食盐
《漢語大詞典》:引盐(引鹽)
即官盐。按引法规定运销的食盐。 明 清 制:以盐若干斤为一引,每引纳税若干。引与税的轻重,各地不同。已按引纳税的引盐为官盐,未纳税的为私盐。 明 唐顺之 《周襄敏公传》:“中官以迎佛,以织造,滥讨引盐,暴横道路。”《清会典事例·户部·盐法》:“二十二年奏准, 长芦 引盐,每斤加价二文。”
《漢語大詞典》:盐荒(鹽荒)
食盐严重缺乏。 建南 《盐场》:“公仓说是盐太多了贩不出去,其实县城里的正快要闹盐荒。”
《漢語大詞典》:运商(運商)
清 代盐商的一种。系取得运销食盐特权凭引在专岸运盐行销的盐商。《清会典事例·户部·盐法》:“十七年,议准 河东 池盐,运商掣盐,由东、中、西三禁门而出。” 徐珂 《清稗类钞·农商·扬州之场商运商》:“ 扬州 为两 淮 盐商薈萃之所,盐商其总名也,有场商焉,有运商焉。”
《漢語大詞典》:常平盐(常平鹽)
唐 盐铁使 刘晏 仿常平仓制,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当商绝盐贵时,用平价出售,以稳定盐价,称为“常平盐”。后代亦有仿行。新唐书·食货志四:“ 江 岭 去盐远者,有常平盐,每商人不至,则减价以糶民,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
《國語辭典》:铸山煮海(鑄山煮海)  拼音:zhù shān zhǔ hǎi
采山里的铜铸成钱币,取海水煮成食盐。语本《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用以形容努力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宋。苏轼表忠观碑〉:「而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
《國語辭典》:私枭(私梟)  拼音:sī xiāo
非法贩售公家专卖货品或从事走私的人。
分類:食盐
《漢語大詞典》:盐牙(鹽牙)
从事食盐买卖的牙人。《元典章·户部八·盐课》:“ 江陵路 将犯人 童文彬 并盐牙 杨必庆 等三名枷禁听候外,乞咨 河南 行省就便归结。”
《漢語大詞典》:盐蛋(鹽蛋)
用食盐腌制成的蛋品。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又去买了些笋乾、盐蛋、熟栗子、瓜子之类,以为下酒之物。”
《漢語大詞典》:旋鲊(旋鮓)
(1).经过食盐或酒糟短暂腌渍,其肉尚鲜嫩,宜即时食用的鱼。 宋 岳珂 桯史·紫宸廊食:“侑食,首以旋鮓,次暴脯,次羊肉,虽玉食亦然。”
(2).称新鲜肉酱。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 开寳 末, 吴越王 钱俶 始来朝。垂至, 太祖 谓大官:‘ 钱王 , 浙 人也……宜创作南食一二以燕衎之。’於是大官仓卒被命,一夕取羊为醢,以献焉,因号旋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