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7,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侯鲭
鼎俎
冰鉴
旨甘
新鲜
膻腥
运转
隽永
细嚼
稻粱谋
鱼羹
酒醉
食货
食力
覆餗
《漢語大詞典》:侯鲭(侯鯖)
精美的荤菜。鲭,鱼和肉合烹而成的食物。 唐 陈陶 《冬日暮旅泊庐陵》诗:“弃置侯鯖任羇束,不劳龟瓦问穷通。” 明 史谨 《高唐驿》诗:“慷慨具殽酒,侯鯖杂梨栗。” 清 黄景仁 《余伯扶少云昆仲施大雪帆消寒夜集分赋》:“薄具当侯鯖,错列只蔬蓏。”参见“ 五侯鯖 ”。
《國語辭典》:五侯鲭(五侯鯖)  拼音:wǔ hóu zhēng
五侯,指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时,因同日封侯故号为五侯。鲭,为肉和鱼的杂烩。五侯鲭指汉代娄护合王氏五侯家珍膳而烹成的杂烩。见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后指佳肴。唐。韩翃 送刘长上归城南别业诗:「朝还会相就,饭尔五侯鲭。」宋。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之二:「今君致坐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
分類:烹饪杂烩
《國語辭典》:鼎俎  拼音:dǐng zǔ
烹煮切割的器具。《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
《國語辭典》:冰鉴(冰鑒)  拼音:bīng jiàn
古时以冰为镜。后人称洞察事理、明辨贤愚为「冰鉴」。南朝梁。江淹谢开府辟召表〉:「臣谬赞国机,职宜冰鉴。」也作「冰鉴」。
《國語辭典》:旨甘  拼音:zhǐ gān
美味。明。于谦〈示冕〉诗:「好亲镫火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
《國語辭典》:新鲜(新鮮)  拼音:xīn xian
1.鲜洁不陈腐。唐。李咸用谢僧寄茶〉诗:「倾筐短甑蒸新鲜,白纻眼细匀于研。」《老残游记》第六回:「今儿有人送来极新鲜的山鸡,烫了吃,很好的。」
2.新奇、罕见。《红楼梦》第二六回:「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姚老夫子不晓得报上出了什么新鲜新闻,忙问什么事情?」
3.新颖、崭新。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你如今做甚么活计?穿的衣服这等新鲜,全然不像个没饭吃的。」
《國語辭典》:膻腥(羶腥)  拼音:shān xīng
羊臭及鱼臭。《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國語辭典》:运转(運轉)  拼音:yùn zhuǎn
1.沿著一定的轨道转动。《淮南子。主术》:「运转而无端,化育如神。」
2.气运转变。如:「时来运转」。
《國語辭典》:隽永(雋永)  拼音:juàn yǒng
甘美而意义深长,耐人寻味。
《国语辞典》:细嚼(细嚼)  拼音:xì jiáo
1.将食物嚼碎。如:「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否则容易消化不良。」《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胡无翳亲手从袖中取出从四川带来的一块药,咬下指顶一块,放在口中细嚼。」
2.仔细品味。《红楼梦》第二九回:「原来他二人竟从未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这句的滋味。」
《國語辭典》:稻粱谋(稻粱謀)  拼音:dào liáng móu
为衣食生计打算。多喻无所作为而贪恋禄位。唐。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漢語大詞典》:鱼羹(魚羹)
鱼做的糊状食物。南齐书·孝义传·乐颐:“吏部郎 庾杲之 甞往候, 颐 为设食,枯鱼菜菹而已。 杲之 曰:‘我不能食此。’母闻之,自出常膳鱼羹数种。”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之二:“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鱼羹》:“鱼羹亦有块、整之别:整鱼以白腮鱸鱼为上品,其次鯽鱼;块鱼以青鱼为上品,其次鲤鱼。” 碧野 《青山常在水长流》:“它们(水貂)被养育在水边的铁丝笼里,每只每天吃三两鱼羹。”
分類:食物前蜀
《國語辭典》:酒醉  拼音:jiǔ zuì
1.饮酒而醉。《魏书。卷三三。列传。屈遵》:「拔酒醉,不觉盛之逃去。」《三国演义》第三二回:「东门守将冯礼,因酒醉有误巡警,配痛责之。」
2.用酒浸泡食物。如:「酒醉螃蟹」。
《國語辭典》:食货(食貨)  拼音:shí huò
食,与农事饮食相关等事。货,钱财布帛衣服等物。食货泛指财政经济等事。《汉书。卷一○○。叙传下》:「厥初生民,食货惟先。」
《國語辭典》:食力  拼音:shí lì
1.靠劳力生活。《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
2.庶人。《礼记。礼器》:「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三,食力无数。」
3.享有人民的税赋。《礼记。曲礼下》:「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唐。孔颖达。正义:「食力谓食民下赋税之力也。」
4.力气。元。秦𥳑夫《赵礼让肥》第一折:「不是我无食力身躯闪这一滑,多管是少人行山路凹凸。」
《國語辭典》:覆餗  拼音:fù sù
鼎足折断,食物从鼎里倾倒出来。比喻不胜重任而败事。晋。刘琨〈谢拜大将军都督并州表〉:「俯惧折鼎,虑在覆餗。」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自悲负乘,坐致覆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