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藏弓
  
飞鸟尽
  
高鸟尽
 
良弓藏
  
狡兔在,良犬烹
 
藏弓烹狗
 
叹良弓
 
弓藏惧
 
高鸟良弓
 
狗烹弓藏
  
鸟尽

相关人物
勾践
 
文种
 
范蠡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746~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2627~
项王亡将钟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眛计事。眛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例句

藏弓身已退,焚稿事难闻。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

弓藏狡兔尽,慷慨念心伤。 王圭 咏淮阴侯

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 鲍溶 苦哉远征人(一本苦哉上有拟古二字)

典故
长江飞鸟外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三〈谢令狐绹【谢令狐相公赐衣九事】〉
长江飞鸟外,主簿跨驴归。逐客寒前夜,元戎予厚衣。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即日调殷鼎【即入调殷鼎】,朝分是与非。
典故
鸢跕水
  
堕飞鸟

相关人物
马援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38~
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閒,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唐·李贤注:「鸢,鸱也。跕跕,堕貌也。」

例句

凌空瘴气堕飞鸟,解语山魈恼病人。 施肩吾 送人南游

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鸢。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空悲鸢跕水,翻羡雁衔芦。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典故
鸟倦飞还
 
飞鸟知还
 
倦羽飞还
 
飞鸟倦未还

相关人物
陶潜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五《归去来兮辞》
策扶老而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例句

虚舟尚叹萦难解,飞鸟空惭倦未还。 崔橹 春晚岳阳言怀二首

典故
千山鸟飞绝
 
千蹊万径行踪灭
 
千山绝影飞禽怕
 
一蓑独钓丝千尺
 
飞鸟千山绝
 
野鸟千山飞绝


《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二〈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典故  
金乌玉蟾
   
飞金走玉
  
玉兔金乌走
 
飞鸟奔兔

参考典故
三足乌


《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3237~
孔子闻之曰:「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月〉~7~
《五经通义》曰:「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
《后汉书》志第十〈天文上〉~326~
南朝梁·刘昭注引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例句

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 韩愈 苦寒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韩琮 春愁

典故 
虚弦落雁
 
伤弓塞雁
 
惊弦飞鸟

相关人物
更羸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天下合从〉~57~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晋书》卷一百十二〈苻生载记〉~2878~
姚襄遣姚兰、王钦卢等招动鄜城、定阳、北地、芹川诸羌胡,皆应之,有众二万七千,进据黄落。生遣苻黄眉、苻坚、邓羌率步骑万五千讨之。襄深沟高垒,固守不战。邓羌说黄眉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襄频为桓温、张平所败,锐气丧矣。今谋固垒不战,是穷寇也。襄性刚很,易以刚动,若长驱鼓行,直压其垒,襄必忿而出师,可一战擒也。」黄眉从之,遣羌率骑三千军于垒门。襄怒,尽锐出战。羌伪不胜,引骑而退,襄追之于三原,羌回骑距襄。俄而黄眉与坚至,大战,斩之,尽俘其众,黄眉等振旅而归。黄眉虽有大功,生不加旌赏,每于众中辱之。黄眉怒,谋杀生自立,事发,伏诛,其王公亲戚多有死者。
典故
决眦入飞鸟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典故
目送飞鸿
 
目送归鸿
 
目送孤鸿
 
目送征鸿
 
挥五弦
 
送飞鸟
 
手挥五弦
 
失飞鸿
 
中散送飞鸿
 
挥弦送鸿
 
举双白眼送飞鸿
 
送目鸣琴
 
断鸿远目
 
手挥七弦亦
 
手寄七弦桐,目送飞鸿

相关人物
嵇康


《昭明文选》卷二十四〈诗丙·赠答二·赠秀才入军五首〉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例句

身骑天马多意气,目送飞鸿对豪贵。 任华 寄李白

鸿飞灭处犹目送,蝶舞闲时梦忽成。 权德舆 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

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 钱起 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

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顾况 送大理张卿(一题作送张卫尉)

典故
杨花飞鸟衔巾


《梁书》卷三十九〈王神念列传·杨华〉~556~
杨华,武都仇池人也。父大眼,为魏名将。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来降。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华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辞甚悽惋焉。
《南史》卷六十三〈王神念列传〉~535~
时复有杨华者,能作惊军骑,亦一时妙捷,帝深赏之。华本名白花,武都仇池人。父大眼为魏名将。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幸之。华惧祸,及大眼死,拥部曲,载父尸,改名华,来降。胡太后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悽断。
《國語辭典》:兔死狗烹  拼音:tù sǐ gǒu pēng
兔子死尽,用来捕兔的猎狗失去了作用,故而烹食之。语本《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之后,出过力的人即遭到杀戮或见弃的命运。多指统治者杀戮功臣而言。《西游记》第二七回:「今日昧著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明。张景《飞丸记》第三三出:「还有一等兔死狗烹,衔冤赍志。如汉代韩、彭,宋朝张、岳,后来成什么结果。」也作「兔尽狗烹」。
《漢語大詞典》:弓藏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令武士缚 信 ,载后车。 信 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后因以“弓藏”指功成被弃。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 李太师 建定难之勋,怀弓藏之虑,武寧保境,止务图存。” 清 吴伟业 《戏题士女图·一舸》诗:“霸 越 亡 吴 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西施 亦有弓藏惧,不独 鴟夷 变姓名。”
分類:功成
《國語辭典》:走狗烹  拼音:zǒu gǒu pēng
春秋时越王句践复国后,范蠡功成身退,留书给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后称病不上朝,然遭人谗言,言其意欲作乱,越王便赐剑予种,种自杀而亡。典出《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比喻天下既定,功臣已无利用价值,因此遭到杀戮。
《國語辭典》:鸟尽弓藏(鳥盡弓藏)  拼音:niǎo jìn gōng cáng
飞鸟射尽之后,就收起弓箭不用。语本《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比喻天下平定之后便遗弃功臣。三国魏。曹丕 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分類:飞鸟所使
《漢語大詞典》:跕鸢(跕鳶)
后汉书·马援传:“封 援 为 新息侯 ,食邑三千户。 援 乃击牛釃酒,劳饗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 少游 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餘,但自苦耳。”当吾在 浪泊 、 西里 閒,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鳶跕跕墯水中,卧念 少游 平生时语,何可得也!’”跕鸢,言瘴气之盛,虽鸢鸟亦难以飞越而堕落。后引以为典,多喻指艰难与险阻。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临李宾客一百韵》:“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鳶。” 唐 黄滔 《祭南海南平王文》:“双立节旄,远过跕鳶之水。”宋史·外国传四·交阯:“矧兹跕鳶之隅,克修设羽之贡。” 明 唐顺之 《〈前后入蜀稿〉序》:“宦游羈旅之士,其力足以穷悬车束马之径,凌跕鳶挂猱之阻。” 清 赵翼 《猛卯》诗:“跕鳶堕水寻常事, 浪泊 区区岂足夸。”
分類:西里
《国语辞典》:金乌玉兔(金乌玉兔)  拼音:jīn wū yù tù
太阳和月亮。宋。张抡〈阮郎归。金乌玉兔最无情〉词:「金乌玉兔最无情,驱驰不暂停。」
《國語辭典》:兔走乌飞(兔走烏飛)  拼音:tù zǒu wū fēi
古代传说月亮中有玉兔,太阳里有金乌。比喻日月运行,光阴快速流逝。唐。韦庄 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宋。晏殊 清平乐。春花秋草词:「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也作「乌飞兔走」。
《國語辭典》:乌飞兔走(烏飛兔走)  拼音:wū fēi tù zǒu
古代传说太阳中有金乌,月亮中有玉兔。比喻日月运行,光阴流逝快速。《封神演义》第一二回:「乌飞兔来,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觉七载。」《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觉乌飞兔走,才过端午,又是六月初间。」也作「兔走乌飞」。
《國語辭典》:乌兔(烏兔)  拼音:wū tù
神话中,日中有乌,月中有兔。后人则以乌兔代称日月。唐。吕岩 七言诗六三首之八:「但得烟霞供岁月,任他乌兔走乾坤。」
分類:日月中午
《漢語大詞典》:玉走金飞(玉走金飛)
谓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 唐 吕岩 《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 宋 柳永 《看花回》词:“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春晚次韵》曲:“锦云中翠绕珠围,碧天边玉走金飞。”
《漢語大詞典》:乌蟾(烏蟾)
(1).指神话传说日中的三足乌和月中的蟾蜍。 唐 韩愈 《苦寒》诗:“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
(2).指日月;时光。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苦雨》诗:“乌蟾俱沉光,昼夜恨暗度。” 宋 梅尧臣 《和岁除日》:“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
《漢語大詞典》:空弦
(1).未上箭的弓弦。传说 战国 时候, 更羸 曾虚拉弓弦,使原已受伤的大雁闻声惊飞,创疤挣裂,坠落下来。见战国策·楚策四。后因以“空弦”称赞箭法高明。 宋 苏轼 《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 宋 陆游 《杂兴》诗之三:“空弦可落雁,此事盖自昔。”
(2).喻被祸害吓坏了的人。 宋 陆游 《书斋壁》诗:“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