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飘飖(飄颻)  拼音:piāo yáo
1.随风飘动。《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也作「飘摇」。
2.凌风飞翔。《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六》:「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也作「飘摇」。
《國語辭典》:飘扬(飄揚)  拼音:piāo yáng
随风飞扬。汉。曹操却东西门行〉:「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也作「飘飏」。
《漢語大詞典》:旅泊
(1).旅途中行舟暂时停泊。 南朝 梁 萧绎 《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欣此旅泊接奉,不得郑重耳。” 明 曹学佺 《夜泊彭山江口》诗:“ 锦城 平日暖,旅泊始知寒。”
(2).犹飘泊。 唐 王勃 《重别薛华》诗:“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唐 皇甫冉 《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诗:“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宋 叶适 《高令人墓志铭》:“自古独立特行之士,无所復望於世,而旅泊其身以苟免者,固已众矣。”
《國語辭典》:萍浮  拼音:píng fú
像浮萍那样漂泊无定。《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清。夏敬观〈八声甘州。听愁霖一阵打窗来〉词:「廿载萍浮南北,问故乡何所?」
分類:飘泊
《國語辭典》:浮浪  拼音:fú làng
流荡不务正业。《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五》:「今既招雇,恐止得浮浪奸伪之人。」《水浒传》第二回:「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
《漢語大詞典》:萍飘(萍飄)
如萍飘浮;飘泊。 明张景《飞丸记·卺合飞丸》:“流落类萍飘,昔年光景,今日里转思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萍飘蓬转,不通音问者,亦往往有之。”
分類:飘浮飘泊
《國語辭典》:飘浮(飄浮)  拼音:piāo fú
飘荡浮流。如:「船飘浮在水面上。」也作「漂浮」。
《國語辭典》:浮泛  拼音:fú fàn
1.乘船出游。《晋书。卷七九。列传。谢安》:「啸咏山林,浮泛江海,当此之时,萧然有陵霞之致。」
2.虚浮而不切实际。《宋史。卷三七九。列传。李稙》:「稙上书极言防江十策,……皆直指事宜,不为浮泛。」
《國語辭典》:飘薄(飄薄)  拼音:piāo bó
生活飘荡,流离失所。也作「飘泊」。
《漢語大詞典》:流飘(流飄)
犹飘泊。 汉 祢衡 《鹦鹉赋》:“流飘万里,崎嶇重阻,踰 岷 越 障 ,载罹寒暑。”
分類:飘泊
《漢語大詞典》:漾泊
犹飘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别后愤不归墓,随风漾泊。”
分類:飘泊
《國語辭典》:飘零(飄零)  拼音:piāo líng
1.凋谢飘落。如:「落叶飘零,秋天转眼又至。」宋。欧阳修 秋声赋:「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2.比喻身世不幸,生活无依,四处流浪。唐。刘沧 旅馆书怀诗:「秋看庭树换风烟,兄弟飘零寄海边。」《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兄弟自罢官之后,一身拓落,万里飘零,以前之事,一言难尽。」
《國語辭典》:云水(雲水)  拼音:yún shuǐ
行云流水。比喻行脚僧或游方道士居无定所。唐。项斯 日东病僧诗:「云水绝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卷四六二。方技传下。莎衣道人传》:「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國語辭典》:飘然(飄然)  拼音:piāo rán
1.迅疾的样子。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七:「举首远望之,飘然若流星。」《红楼梦》第一二回:「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2.洒脱不羁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三人近前一看,面如傅粉,眼若点漆,温恭而雅,飘然有神仙之概。」
3.飘动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三五回:「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
《國語辭典》:因循  拼音:yīn xún
1.遵循旧习而无所改动。《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自高祖之兴,至于孝宣,君明臣忠,谟谋深博,犹因循旧章,不轻改革。」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及班固述汉,因循前业,观司马迁之辞,思实过半。」
2.敷衍慢怠。唐。韩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涂中见寄〉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祗因循。」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这里傍边侧立索慇勤,怎敢道怠因循!」
3.悠游閒散。唐。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裘独茧纶。」唐。韩偓 拥鼻诗:「却要因循添逸兴,若为趋竞怆离忧。」
4.蹉跎、延误。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栉沐寄道友〉诗:「因循掷白日,积渐凋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