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5,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风船
风出
风铎
风幔
大王风
风旗
风堕
风毛
斗风
共风
风斤
风潭
喜风
风哀
台风
《漢語大詞典》:风船
乘风疾驶的船。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风船火舰, 周瑜 有 赤壁 之兵;盖舳襜艫, 魏 齐 有横 江 之战。”
《骈字类编》:风出(风出)
左传见风壮下下水经注见风井
《國語辭典》:风铎(風鐸)  拼音:fēng duó
塔檐所悬的铃。也称为「风铃」。
分類:风铃
《漢語大詞典》:风幔(風幔)
挡风的帷幕。 唐 杜甫 《客旧馆》诗:“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 宋 苏轼 《上元夜过赴儋守台独坐有感》诗:“静看月窗盘蜥蜴,卧闻风幔落伊威。”
分類:帷幕
《漢語大詞典》:大王风(大王風)
战国 宋玉 《风赋》:“有风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宋玉 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本为讽谕,后转为对帝王的谀辞。犹言帝王的雄风。《初学记》卷十引 南朝 梁 刘孝义 《行过康王故第苑》诗:“芳流小山桂,尘起大王风。” 柳亚子 《题芷畦燕游续草》诗:“ 易水 萧萧贯白虹,岂宜重问大王风。”
分類:讽谕帝王
《漢語大詞典》:风旗(風旗)
(1).风中飘动的旗帜。 南朝 梁简文帝 《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诗:“风旗争曳影,亭皋共生阴。” 唐 雍陶 《送徐使君赴岳州》诗:“渺渺 楚 江上,风旗摇去舟。”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以前他是改组派,但像风旗似的转得真快。”
(2).指酒帘。旧时酒家的标识。 宋 梅尧臣 《和资政侍郎雪后》:“风旗冷落偏欺酒,众树芳菲欲并梅。”
(3).古时仪仗旗之一。见 明 王圻 等三才图会·仪制三·国朝仪仗图上
《骈字类编》:风堕(风堕)
宋 陆游 游山 鹭集水落渚,鹊争风堕枝。
《漢語大詞典》:风毛(風毛)
(1).指毛羽随风飞散。 唐 韩愈 《春雪》诗:“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参见“ 风毛雨血 ”。
(2).皮衣襟上和袖口处的装饰性皮毛边。红楼梦第五一回:“我倒有一件大毛的,我嫌风毛出的不好了,正要改去。”
《漢語大詞典》:风毛雨血(風毛雨血)
指狩猎时禽兽毛血纷飞的情状。《文选·班固〈西都赋〉》:“颮颮纷纷,矰缴相缠,风毛雨血,洒野蔽天。” 张铣 注:“风毛雨血,言毛血杂下如风雨。” 明 汤显祖 《南柯记·侍猎》:“任你穿山搅,这风毛雨血,天数难逃。” 清 陈维嵩 《念奴娇·酬归德侯仲衡》词:“耳后弓弦声霹靂,一片风毛雨血。”
《國語辭典》:斗风(鬥風)  拼音:dòu fēng
逆风。《水浒后传》第一六回:「不遇这斗风,此时已到家里了。」
分類:乘风速度
《韵府拾遗 东韵》:共风(共风)
张融海赋路糅网杂结叶相笼通云交拂连韵共风
《漢語大詞典》:风斤(風斤)
指尖厉的寒风。 宋 杨万里 《春夜孤坐》诗:“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鏤薄冰。”
分類:尖厉寒风
《骈字类编》:风潭(风潭)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其二 百顷风潭上,千重夏木清。
《骈字类编》:喜风(喜风)
埤雅见上
《骈字类编》:风哀(风哀)
陶弘景寻山志见月映下
《國語辭典》:台风(臺風)  拼音:tái fēng
泛指人在讲台或舞台上所表现的风度与气质。如:「他的台风稳健,颇有大将之风。」
《國語辭典》:台风(颱風)  拼音:tái fēng
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由强烈热带性低气压或热带气旋所引起的暴风,其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时即为台风。与西印度群岛和墨西哥湾的飓风,同属热带风暴。我国中央气象局将台风分为三级:每秒十七点二至三十二点六公尺者,称为「轻度台风」;每秒三十二点七至五十点九公尺者,称为「中度台风」;每秒五十一公尺以上者,称为「强烈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