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25,分289页显示  上一页  164  165  166  167  168  170  171  172  17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岳阳风土记
无线麦克风
避风如避箭
巴洛克风格
八风吹不倒
八风吹不动
包伯利风衣
赤道无风带
走漏风声
邹鲁遗风
走了风声
胡马依北风
代马依北风
妨害风化罪
风吹两边倒
《国语辞典》:岳阳风土记(岳阳风土记)  拼音:yuè yáng fēng tǔ jì
书名。宋范致明撰,一卷,不分门目,随事记载而成。对郡县沿革,山川改易,古迹存亡,考證特详。
《国语辞典》:无线麦克风(无线麦克风)  拼音:wú xiàn mài kè fēng
一种利用无限电波,与音响设备间没有电线相连的麦克风。可拿在手上任意走动,十分便利。
《国语辞典》:避风如避箭(避风如避箭)  拼音:bì fēng rú bì jiàn
谓风邪无孔不入,最易伤人,故躲避风邪如闪躲飞箭一般。《事林广记。前集。卷九。人事类。警世格言。飬生警语》:「避色如避雠,避风如避箭。莫吃空心茶,莫餐申后饭。」明。高濂《遵生八笺。卷一。清修妙论笺上》:「尝闻『避风如避箭』,坐卧须教预防患,况因饮后毛孔开,风才一入成瘫痪。」
《国语辞典》: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  拼音:bā luò kè fēng gé
欧洲十六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流行的反古典主义艺术新风格。打破文艺复兴以来均衡、细致的风格,采取曲线、不对称的构图设计,强调力与动作的表现。其壮丽、奔放的风味,正反应当时欧洲君主炫耀奢华的心态。在建筑上,多采用椭圆形空间及具多彩的装饰和雕刻品,以义大利建筑家贝尼尼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为其代表。美术、雕塑则重视光线的戏剧效果和人物的动感,代表人物有鲁本斯、林布兰。巴洛克音乐在音乐史上,是指十八世纪中叶的欧洲音乐,重视即兴创作与听众一体的混同效果,具繁富的细节和对比。当时为教会及贵族演奏的小型室内乐团,开后来大型管弦乐的先河,而西洋歌剧也在此时稍具雏形,代表音乐家有韩德尔、巴哈等。
《国语辞典》:八风吹不倒(八风吹不倒)  拼音:bā fēng chuī bù dǎo
不为尘俗诸事所影响。也作「八风吹不动」。
《国语辞典》: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  拼音:bā fēng chuī bù dòng
不为尘俗诸事所影响。唐。释寒山《寒山子诗集》:「八风吹不动,万古人传妙。」也作「八风吹不倒」。
《国语辞典》:包伯利风衣(包伯利风衣)  拼音:bāo bó lì fēng yī
一种风衣。由汤姆斯。包伯利创制。其特点为透气、防水。自西元一八五六年由轧别丁布料所制造的第一代包伯利风衣GWB(Gents Walking Burberry)以来,风行各地,至今不衰。
《国语辞典》:赤道无风带(赤道无风带)  拼音:chì dào wú fēng dài
赤道附近常平静无风或风力微弱不定的行星风带。因太阳经常近乎直射,气温高,气流上升旺盛,常有较大降水、雷雨及冰雹发生。
《国语辞典》:走漏风声(走漏风声)  拼音:zǒu lòu fēng shēng
泄漏消息。《红楼梦》第六四回:「择了日子,人不知,鬼不觉,娶了过去,嘱咐家人不许走漏风声。」
《国语辞典》:邹鲁遗风(邹鲁遗风)  拼音:zōu lǔ yí fēng
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学风。《梁书。卷三九。羊侃传》:「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
《国语辞典》:走了风声(走了风声)  拼音:zǒu le fēng shēng
泄漏消息。《红楼梦》第六八回:「凤姐一一的吩咐了众人,都不许在外走了风声。」《老残游记》第一七回:「一定是昨儿话走了风声,俺妈知道,今儿不让我在这儿,早晚要逼我回去。」
《国语辞典》:胡马依北风(胡马依北风)  拼音:hú mǎ yī běi fēng
胡马出于北方,故依望北风。比喻思念故乡或不忘本。《文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国语辞典》:代马依北风(代马依北风)  拼音:dài mǎ yī bò fēng
比喻不忘故土,怀恋家乡。汉。桓宽《盐铁论。未通》:「故『代马依北风,飞鸟翔故巢』,莫不哀其生。」
《国语辞典》:妨害风化罪(妨害风化罪)  拼音:fáng hài fēng huà zuì
违反社会善良风俗的犯法行为。如通奸罪、强奸罪等。
《国语辞典》:风吹两边倒(风吹两边倒)  拼音:fēng chuī liǎng biān dǎo
指墙边草随风摇摆,用以比喻摇摆不定,脚踏两条船。《通俗常言疏證。天文。风吹两边倒》引陆容〈菽园杂记〉:「墙头一株草,风吹两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