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南风(南風) 拼音:nán fēng
1.从南向北吹的风。南朝梁。简文帝 金闺思诗二首之二:「南风送归雁,聊以寄相思。」也称为「薰风」、「凯风」。
2.古代的乐曲。旧传为虞舜所作。《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卷八。辩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也作「南薰」。
3.南方的音乐。其乐音调微弱。后比喻微弱无能。《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清。吴乔〈雪夜感怀〉诗:「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风尽死声。」
4.《诗经》的国风。借指古代淳朴的诗风。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序〉:「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
5.男风、男色。《金瓶梅》第四九回:「他南人的营生,好的是南风,你每休要扭手扭脚的。」
2.古代的乐曲。旧传为虞舜所作。《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卷八。辩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也作「南薰」。
3.南方的音乐。其乐音调微弱。后比喻微弱无能。《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清。吴乔〈雪夜感怀〉诗:「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风尽死声。」
4.《诗经》的国风。借指古代淳朴的诗风。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序〉:「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
5.男风、男色。《金瓶梅》第四九回:「他南人的营生,好的是南风,你每休要扭手扭脚的。」
《國語辭典》:标致(標致) 拼音:biāo zhì
1.表明意旨。《魏书。卷八五。文苑列传。序》:「自昔圣达之作,贤哲之书,莫不统理成章,蕴气标致。」
2.指文采、风韵。唐。贯休 山居诗二四首之六:「如斯标致虽清拙,大丈夫儿合自由。」宋。王之道 〈和王觉民梅花〉诗:「先生标致良可人,此诗不减花娉婷。」宋。刘蒙《菊谱。玉毬第五》:「玉毬出陈州,……颇与诸菊异,然颜色标致,固自不凡。」
3.形容女子容貌秀丽,出众动人。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小姐,芙蓉面,杨柳腰,这般标致,谁人近得?」《平妖传》第二二回:「听得人说,这个女子十分生得标致,又聪明智慧,写算皆能。却把来嫁这个疯子,不知是何意故。」《红楼梦》第一九回:「说毕,摇身说变,竟变了一个最标致美貌的一位小姐。」也作「标致」。
4.形容男子清秀俊俏,长相出众。《平妖传》第九回:「这郎君姓冷,是本处冷学士的公子,虽然生得标致,为人刻薄。」
2.指文采、风韵。唐。贯休 山居诗二四首之六:「如斯标致虽清拙,大丈夫儿合自由。」宋。王之道 〈和王觉民梅花〉诗:「先生标致良可人,此诗不减花娉婷。」宋。刘蒙《菊谱。玉毬第五》:「玉毬出陈州,……颇与诸菊异,然颜色标致,固自不凡。」
3.形容女子容貌秀丽,出众动人。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小姐,芙蓉面,杨柳腰,这般标致,谁人近得?」《平妖传》第二二回:「听得人说,这个女子十分生得标致,又聪明智慧,写算皆能。却把来嫁这个疯子,不知是何意故。」《红楼梦》第一九回:「说毕,摇身说变,竟变了一个最标致美貌的一位小姐。」也作「标致」。
4.形容男子清秀俊俏,长相出众。《平妖传》第九回:「这郎君姓冷,是本处冷学士的公子,虽然生得标致,为人刻薄。」
《國語辭典》:标致(標緻) 拼音:biāo zhì
1.形容女子容貌秀丽,出众动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有这样好标致娘子,做了媳妇,折杀了你!」。《文明小史》第一九回:「脸蛋儿生得标致还在其次,单是他那一双脚,只有一点点,怎么叫人瞧了不勾魂摄魄?」也作「标致」。
2.形容男子清秀俊俏,长相出众。《醉醒石》第八回:「见这王勤人儿标致,言语伶俐,举动活变,就收在书房中,叫他烹茶洗砚。」《红楼梦》第八回:「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举止温柔。」
2.形容男子清秀俊俏,长相出众。《醉醒石》第八回:「见这王勤人儿标致,言语伶俐,举动活变,就收在书房中,叫他烹茶洗砚。」《红楼梦》第八回:「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举止温柔。」
《漢語大詞典》:风规(風規)
讽谏规劝。《文选·张衡〈东京赋〉》:“故 相如 壮《上林》之观, 扬雄 逞《羽猎》之辞,虽系以隤墙填壍,乱以收罝解罘,卒无补於风规,祇以昭其愆尤。” 薛综 注:“规,犹諫也。”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其词何亹亹,宛若对风规。”
《漢語大詞典》:风裁(風裁)
(1).风宪;风纪。《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廷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宋书·孔琳之传》:“﹝尚书令臣 羡之 ﹞亏损国威,无大臣之体,不有準绳,风裁何寄。” 明 唐顺之 《答舒云川巡按书》:“执事之使於 江 南也,輶车所至,风裁凛然。”
(2).指依法裁处。《明史·华允诚传》:“遂使直指风裁徒徵事件,长吏考课惟问钱粮。”
(3).指刚正不阿的品格。 宋 秦观 《财用上》:“士大夫矫枉过直,邈然以风裁自持,不復肯言财利之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尔风裁峭洁,志概激壮。” 清 许迎年 《莱阳二姜先生祠》诗:“黄门高节著 莱阳 ,伯仲风裁在抗章。”
(4).指文学作品刚劲有力的风格。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古梅》:“ 萧东之 《古梅》二絶……甚有风裁。”
(5).风度神采。 唐 黄滔 《祭宋员外文》:“德木千寻,人材八尺。夐云鹤於风裁,濊陂湖於胷臆。” 宋 叶适 《李仲举墓志铭》:“始, 仲举 使余与 深之 游,余甚幼,而能记 仲举 言行,象其风裁,至今想见之。” 元 揭傒斯 《集贤大学士赵国公王开府庆八十应制》诗:“霜简惊风裁,天官肃羽仪。”一本作“ 风采 ”。
(2).指依法裁处。《明史·华允诚传》:“遂使直指风裁徒徵事件,长吏考课惟问钱粮。”
(3).指刚正不阿的品格。 宋 秦观 《财用上》:“士大夫矫枉过直,邈然以风裁自持,不復肯言财利之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尔风裁峭洁,志概激壮。” 清 许迎年 《莱阳二姜先生祠》诗:“黄门高节著 莱阳 ,伯仲风裁在抗章。”
(4).指文学作品刚劲有力的风格。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古梅》:“ 萧东之 《古梅》二絶……甚有风裁。”
(5).风度神采。 唐 黄滔 《祭宋员外文》:“德木千寻,人材八尺。夐云鹤於风裁,濊陂湖於胷臆。” 宋 叶适 《李仲举墓志铭》:“始, 仲举 使余与 深之 游,余甚幼,而能记 仲举 言行,象其风裁,至今想见之。” 元 揭傒斯 《集贤大学士赵国公王开府庆八十应制》诗:“霜简惊风裁,天官肃羽仪。”一本作“ 风采 ”。
《漢語大詞典》:纤秾(纖穠)
(1).纤细和丰腴。 唐 陈鸿 《长恨歌传》:“鬢髮腻理,纤穠中度,举止闲冶,如 汉武帝 李夫人 。”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梅梅柳柳鬭纤穠。乱山中,为谁容?” 明 徐渭 《书谢叟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 飞燕 玉环 ,纎穠县絶。”
(2).盛美貌。 宋 王安石 《灵山寺》诗:“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穠。”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碧云寺》:“ 会稽 陶允嘉 《纪游》诗:‘金风猎猎吹远松,青霞朵朵生残峰。西山一径三百寺,唯有 碧云 称纤穠。’”
(3).指富丽优美的文艺风格。 宋 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 李 杜 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 韦应物 、 柳宗元 发纤穠於简古,寄至味於澹泊,非餘子所及也。”
(4).指浮华的风格。 明 屠隆 《文论》:“《易》之冲玄,《诗》之和婉,《书》之庄雅,《春秋》之简严,絶无后世文人学士纤穠佻巧之态,而风骨格力,高视千古。”
(2).盛美貌。 宋 王安石 《灵山寺》诗:“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穠。”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碧云寺》:“ 会稽 陶允嘉 《纪游》诗:‘金风猎猎吹远松,青霞朵朵生残峰。西山一径三百寺,唯有 碧云 称纤穠。’”
(3).指富丽优美的文艺风格。 宋 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 李 杜 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 韦应物 、 柳宗元 发纤穠於简古,寄至味於澹泊,非餘子所及也。”
(4).指浮华的风格。 明 屠隆 《文论》:“《易》之冲玄,《诗》之和婉,《书》之庄雅,《春秋》之简严,絶无后世文人学士纤穠佻巧之态,而风骨格力,高视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