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风标俏倬(风标俏倬)  拼音:fēng biāo qiào zhuó
风格容貌俊美而突显。《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李参军平日许多枉自风标俏倬,谈笑科分,竟不知撩在瓜哇国那里去了。」
《国语辞典》:李峪风格(李峪风格)  拼音:lǐ yù fēng gé
春秋晚期一种青铜器风格。于山西浑源县李峪村出土。其特色为华美精细,器上具有缠结的各式图案及浮雕。代表作品有〈鸟兽龙纹壶〉、〈双蟠夔纹鉴〉等。
《国语辞典》:魁梧奇伟(魁梧奇伟)  拼音:kuí wù qí wěi
形容身材雄伟高大,风格奇特非凡。《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索隐述赞》:「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国语辞典》:劲骨丰肌(劲骨丰肌)  拼音:jìng gǔ fēng jī
形容书法作品所呈现出的丰盈、强劲风格。如:「此人书法劲骨丰肌,独树一格。」
《国语辞典》:庞巴度夫人(庞巴度夫人)  拼音:páng bā dù fū rén
法国十八世纪洛可可(Rococo)风格画家布雪(Francois Boucher)的代表作品。庞巴度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是当时的社交名媛也是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作品画面温馨柔媚,色调甜俗,画法细腻。
《国语辞典》:洛可可美术(洛可可美术)  拼音:luò kě kě měi shù
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美术风格。其特徵为华丽、纤细、轻巧的装饰;喜用曲线与金碧辉煌的色彩。在美术史上是介于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之间。
《国语辞典》:伊斯兰美术(伊斯兰美术)  拼音:yī sī lán měi shù
以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为模型,几何学或阿拉伯式图案为特徵,分布于西亚地带的美术风格。范围包括西班牙、伊朗、印度、波斯等地。著名的有华丽的陶瓷、波斯地毯等。
《国语辞典》:本色独造语(本色独造语)  拼音:běn sè dú zào yǔ
具有独创性,能表达作者本色及风格的语言文字。明。袁宏道〈叙小修〉诗:「其中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
《国语辞典》: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  拼音:bā luò kè fēng gé
欧洲十六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流行的反古典主义艺术新风格。打破文艺复兴以来均衡、细致的风格,采取曲线、不对称的构图设计,强调力与动作的表现。其壮丽、奔放的风味,正反应当时欧洲君主炫耀奢华的心态。在建筑上,多采用椭圆形空间及具多彩的装饰和雕刻品,以义大利建筑家贝尼尼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为其代表。美术、雕塑则重视光线的戏剧效果和人物的动感,代表人物有鲁本斯、林布兰。巴洛克音乐在音乐史上,是指十八世纪中叶的欧洲音乐,重视即兴创作与听众一体的混同效果,具繁富的细节和对比。当时为教会及贵族演奏的小型室内乐团,开后来大型管弦乐的先河,而西洋歌剧也在此时稍具雏形,代表音乐家有韩德尔、巴哈等。
《国语辞典》:土耳其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  拼音:tǔ ěr qí jìn xíng qǔ
富有土耳其风格的进行曲。流行于十九世纪欧洲,以莫札特〈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及贝多芬音乐剧《雅典的废墟第六曲》最出名。
《国语辞典》:希腊建筑(希腊建筑)  拼音:xī là jiàn zhú
保存希腊风格的建筑,以表现山形墙和柱头的完美结构为主要特色。初用木材,后以大理石为主。严守形式法则,风格雄浑刚健,线条简明统一。历来以巴特农神殿(The Parthenon)为代表。
《国语辞典》:西那画派(西那画派)  拼音:xī nà huà pài
义大利画派之一,该派表现温和感情的绘画风格。代表作家有杜绰(Duccio)、安日里(Angelico)等。
《国语辞典》:政治波普  拼音:zhèng zhì bō pǔ
一种新的艺术潮流。结合前卫与后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
《国语辞典》:质直浑厚(质直浑厚)  拼音:zhí zhí hún hòu
形容诗词文章书画等笔力、风格朴素厚实。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八。韩吏部下》:「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
《国语辞典》:柏格曼  拼音:bó gé màn
Ingmar Bergman
人名。(西元1918~?)瑞典电影导演。早年风格受义大利写实电影影响,后来逐渐倾向幻想式的象徵表现,以神和恶魔的纠葛为主题,透过神的沉默、性和暴力等,显示出人性的阴暗面。主要作品有《第七封印》、《野草莓》、《沉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