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唐体(唐體)
指 唐 诗的体式风格。 宋 岳珂 桯史·施宜生:“逆 亮 时有意南牧,校猎国中,一日而获熊三十六,廷试多士,遂以命题,盖用 唐 体。” 元 萨都剌 《寄马昂夫总管》诗:“人传絶句工 唐 体,自恐前身是 薛能 。” 清 林则徐 《题夏慈仲集》诗:“落手烟华绚古春,峻於 唐 体薄 陈 梁 。”
分類:体式风格
《漢語大詞典》:倔奇
生硬奇诡,与众不同。多指诗文书画的风格而言。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其句虽拙,亦不失为倔奇也。” 明 李东阳 《日川会诸同年用韩昌黎园林穷胜事钟鼓乐清时二句分韵得时字因效韩体》诗:“佳儿胜冠带,字画解倔奇。” 清 赵翼 《老柳一株腹裂二丈许而枝叶特茂诗以张之》:“形骸欲朽气转雄,一段倔奇状可掬。”
《國語辭典》:伉健  拼音:kàng jiàn
强健。《汉书。卷八。宣帝纪》:「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
《國語辭典》:骨干(骨幹)  拼音:gǔ gàn
1.联合许多骨头而成,为保持形体的支架。
2.支持物体内部的干条。
3.比喻机关团体的重要工作人员。
《國語辭典》:书品(書品)  拼音:shū pǐn
1.品评书法的著作。历代以书品为名的著作极多,如南朝梁庾肩吾、明代杨慎均曾以书品为书名。
2.书法的造诣风格。唐。张又新 东林寺碑阴记:「北海守李公,文人之雄,书品之能者也。」
《漢語大詞典》:汉篆(漢篆)
汉 代风格的篆书。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白文印皆用 汉 篆,平正方直,字不可圆,纵有斜笔,亦当取巧写过。”
分類:风格篆书
《漢語大詞典》:激宕
激越跌荡。多用以形容诗文风格。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孙一元》:“ 山人 诗激宕处亦是摹 杜 ,而练句练字时入於 王摩詰 、 孟襄阳 、 岑嘉州 诸公间。”
《漢語大詞典》:韵格(韻格)
(1).气韵风格。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造语皆工,得句皆奇,但韵格不高。” 明 袁宏道 《村居杂题》诗之一:“老松饶韵格,屋底近千株。”
(2).指音韵格律。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二六:“君看韵格工腴甚,莫作寒巖槁木僧。”
《漢語大詞典》:云柯(雲柯)
凌云的高枝。比喻人品风格高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右军 ﹞道 刘真长 ‘标云柯而不扶疏’。”
《国语辞典》:画风(画风)  拼音:huà fēng
绘画所呈现的风格与特色。如:「中年之后,大师的画风更倾向于表现光与影的变化。」
《国语辞典》:新貌  拼音:xīn mào
新的外表、风格。如:「经过大力整顿后,市容展新貌。」
分类:外表风格
《國語辭典》:汉印(漢印)  拼音:hàn yìn
汉至魏、晋时期印章的统称。篆体大都方正平直,结构谨严。与秦印皆为后代篆刻家、金石家所推崇。
《漢語大詞典》:巉削
(1).形容山势险峻陡峭。 宋 朱熹 《云谷记》:“四隤皆巉削,下数百丈,使人眩视,悸不自保。”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 巩关 俱在桥南,其北皆崖石巉削,无路可援。” 清 林则徐 《出嘉峪关感赋》:“ 天山 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2).形容才华出众。 清 龚自珍 《张诗舲前辈游西山归索赠》诗:“等是才华不巉削,愿携 康乐 诵君诗。”
(3).形容诗文风格峭拔。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二七:“ 大谢 山水游览之作,极为巉削可喜。巉削可矫平熟,巉削却失浑厚。”
《国语辞典》:高格调(高格调)  拼音:gāo gé diào
风格高尚。如:「有些人明明粗鄙不堪,偏自以为是个高格调的人。」
《漢語大詞典》:建安骨
指 汉 魏 之际 曹操 父子和 建安 七子等人诗文的刚健遒劲的风格。 建安 , 汉献帝 年号。 唐 李白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 蓬莱 文章建安骨,中间 小谢 又清发。” 王琦 注:“ 东汉 建安 之末,有 孔融 、 王粲 、 陈琳 、 徐干 、 刘楨 、 应瑒 、 阮瑀 及 曹 氏父子所作之诗,世谓之建安体。风骨遒上,最饶古气。”亦称“ 建安风骨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黄初 之后,惟 阮籍 《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