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渥汗  拼音:wò hàn
受风寒的病人吃药后盖上棉被,使他出一身大汗,称为「渥汗」。《红楼梦》第一九回:「开方去后,令人取药来煎好。刚服下去,命他盖上被渥汗。」
《国语辞典》:祛风除热(祛风除热)  拼音:qū fēng chú rè
驱除风寒、解除燥热。如:「这帖药具有祛风除热的功效。」
《国语辞典》:鬼饭疙瘩(鬼饭疙瘩)  拼音:guǐ fàn gē da
俗称皮肤受风寒而起的小疙瘩。形如豆瓣,堆叠成片。也称为「鬼风疙瘩」。
《国语辞典》:风热感冒(风热感冒)  拼音:fēng rè gǎn mào
因受到风热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微恶风寒、自汗、鼻塞无涕、咽喉肿痛、咳嗽、痰稠黄、口渴、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等,都称为「风热感冒」。
《国语辞典》:白虎风(白虎风)  拼音:bái hǔ fēng
病名。因感受风寒湿邪入侵关节,导致关节红肿,剧烈疼痛,病程发展很快,不能屈伸。类似痛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也称为「白虎历节」、「历节风」。
《国语辞典》:风门子(风门子)  拼音:fēng mén zi
挡风寒的布门帘。如:「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加设风门子。」
分类:风寒门帘
《国语辞典》:太阳病(太阳病)  拼音:tài yáng bìng
中医的六经病症之一。为感受风寒邪气,正气开始抵抗的阶段,主要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颈项强硬。
《漢語大詞典》:汗法
中医驱逐风寒暑湿病邪于体外的治疗方法。为中医治疗疾病汗、吐、下三法之一。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熏蒸、渫洗、熨烙、鍼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漢語大詞典》:产母痨(産母癆)
病症名。产妇坐月子时因风寒所致的痨病。《黑籍冤魂》第十八回:“这 子晋 女儿,本来体气怯弱,兼是新产,再加个悲哀,又受了些风寒,就会生起病来,头眩身热,腹泻不止……渐渐的变成癆瘵,就叫个产母癆。不到一年,也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