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吹嘘(吹噓)  拼音:chuī xū
1.呼气、嘘气。《隋书。卷七五。儒林传。王孝籍传》:「咳唾足以活枯麟,吹嘘可用飞穷羽。」《水浒传》第一六回:「那十个厢禁军,雨污通流,都叹气吹嘘。」
2.吹捧、称扬。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共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
3.比喻不费吹灰之力而能成就大事。南朝陈。徐陵〈檄周文〉:「叱吒而平宿豫,吹嘘而定寿阳。」明。张四维《双烈记》第二七出:「吹嘘定鲁齐,谈笑平吴楚。」
4.风吹。唐。孟郊哭李观〉诗:「清尘无吹嘘,委地难飞扬。」
5.比喻奖掖擢升。唐。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诗:「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6.吹竽。北周。庾信〈小园赋〉:「昔草滥于吹嘘,藉文言之庆馀。」
《漢語大詞典》:吹竽
(1).吹奏竽。竽,管乐器。战国策·齐策一:“ 临淄 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2).谓滥竽充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若长风之过籟, 南郭 之吹竽耳。”后亦用作自谦之词。 唐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某也孱资琐质,误恩偶及,亦復与吹竽之部。”
《國語辭典》:风行(風行)  拼音:fēng xíng
比喻流行传播迅速。如:「近来智慧型手机风行,几乎可以取代电脑。」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电照风行,声驰海外。」《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我们卖书的人专考究这个书名,要是名字起得响亮,将来这书一定风行。」
《國語辭典》:风行水上(風行水上)  拼音:fēng xíng shuǐ shàng
指风吹拂水面。比喻自然流畅,没有矫揉造作。《易经。涣卦》:「《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漢語大詞典》:风扫(風掃)
(1).风吹。 唐 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之一:“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宋 范浚 《岁暮喜晴》诗:“风扫断云齐万弩,日融残雪上三竿。”
(2).形容气势迅猛。 晋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威亮火烈,势踰风扫。”魏书·邢峦传:“将军忠规协著,火烈霜摧,电动 岱 阴,风扫 沂 嶧 。”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剋定中原,肃清 河 洛 。”
《國語辭典》:风扇(風扇)  拼音:fēng shàn
一种驱动空气流动的用具或机械,多用于夏日袪暑。古代以布幅做成,用人力牵挽;现在已改用电力转动扇叶生风。也称为「电风扇」、「电扇」。
《國語辭典》:萧瑟(蕭瑟)  拼音:xiāo sè
1.秋风瑟缩。《楚辞。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词:「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2.寂静冷清。《文选。张协。七命》:「其居也,峥嵘幽蔼,萧瑟虚玄。」清。谭献桂枝香。瑶流自碧〉词:「拾翠汀洲,密意总成萧瑟。」
《國語辭典》:袅袅(嫋嫋)  拼音:niǎo niǎo
1.形容轻盈柔弱。《文选。左思。吴都赋》:「蔼蔼翠幄,袅袅素女。」也作「袅袅」。
2.形容摇曳不定。汉。无名氏〈白头吟〉:「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筛筛。」也作「袅袅」、「袅袅」。
3.音调悠扬不绝。如:「馀音袅袅,三日不绝。」也作「袅袅」。
4.风动的样子。《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作「袅袅」。
《國語辭典》:袅袅(裊裊)  拼音:niǎo niǎo
1.萦回缭绕的样子。如:「轻烟袅袅」。《南齐书。卷二八。苏侃传》:「情绵绵而方远思袅袅而遂多。」
2.形容轻盈柔弱。唐。杜牧 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也作「袅袅」。
3.形容摇曳不定。唐。李贺老夫采玉歌〉:「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也作「袅袅」、「袅袅」。
4.音调悠扬不绝。如:「馀音袅袅,绕梁三日」。也作「袅袅」。
《漢語大詞典》:随风(隨風)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
(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随俗从众。《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 惲 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吕向 注:“言 会宗 犹復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餘。”
《國語辭典》:飘飘(飄飄)  拼音:piāo piāo
1.风吹的样子。晋。陶渊明〈归去来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轻举飞扬。《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飘飘有淩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3.飘泊不定。唐。杜甫 旅夜书怀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國語辭典》:风日(風日)  拼音:fēng rì
风光。唐。王维 汉江临眺诗:「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國語辭典》:风度(風度)  拼音:fēng dù
1.风采仪态。《晋书。卷三七。宗室传。安平献王孚等传。史臣曰》:「安平风度宏邈,器宇高雅。」《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将风度。」
2.度量、气度。如:「虽然输了这场选举,他依然很有风度的向对方道贺。」
《漢語大詞典》:绿波
(1).绿色水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清潭远涨,緑波凝浄。” 唐 唐彦谦 《鸂鶒》诗:“一宿南塘烟雨时,好风摇动緑波微。” 清 姚范 《方颂椒山居记》:“苍巖崒嵂,緑波澹淡。” 朱自清 《威尼斯》:“在 圣马克 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2).比喻风吹绿草之状。 元 钱惟善 《送陈众仲之官翰林应奉》诗:“緑波草色连天远,不是寻常送别愁。”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芳草緑波吹不尽,只隔遥山。”
《國語辭典》:飘飖(飄颻)  拼音:piāo yáo
1.随风飘动。《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也作「飘摇」。
2.凌风飞翔。《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六》:「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也作「飘摇」。
《漢語大詞典》:风化(風化)
教育感化。语出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郑玄 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汉书·礼乐志:“宜兴辟雍,设庠序,陈礼乐,隆雅颂之声,盛揖攘之容,以风化天下。”明史·广西土司传一·庆远:“各村寨皆置社学,使渐风化。”
《國語辭典》:风土(風土)  拼音:fēng tǔ
地方的风俗人情和地理环境。《三国演义》第六○回:「修问:『蜀中风土何如?』松曰:『蜀为西郡,古号益州。路有锦江之险,地连剑阁之雄。』」
《國語辭典》:洒然  拼音:xiǎn rán
1.吃惊的样子。《庄子。庚桑楚》:「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
2.寒冷的样子。《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二。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宋。范仲淹〈鄠效友人王君墓表〉:「时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壶之中。」
3.肃然起敬的样子。《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是日观范雎之见者,群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