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6,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察色
韭黄
红青
肤色
赭黄袍
翡翠衾
黄嫩
火赤
橘红
帽顶
银白
青簇簇
彩灯
肉色
察罕
《漢語大詞典》:察色
(1).观察颜色。
(2).观察脸色。韩非子·八奸:“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与通人言,则同解而心喻;与众人言,则察色而顺性。” 晋 陶潜 《庶人孝传赞·汝郁》:“ 郁 能察色知病,輒復不食。”
《國語辭典》:韭黄(韭黃)  拼音:jiǔ huáng
1.韭菜的根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六。菜部。韭》:「韭之茎名韭白,根名韭黄,花名韭菁。……韭之美在黄,黄乃未出土者。」
2.黄嫩的韭菜。
《国语辞典》:红青(红青)  拼音:hóng qīng
黑里透红的颜色。宋。程俱〈过刘姓园居〉诗:「我来适春秾,乱眼红青纷。」也作「天青」。
分类:黑里颜色
《國語辭典》:肤色(膚色)  拼音:fū sè
皮肤的颜色。《管子。内业》:「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于形容,见于肤色。」《列子。汤问》:「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漢語大詞典》:赭黄袍
(1).天子所穿的袍服。因颜色赭黄,故称。新唐书·车服志:“至 唐高祖 ,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既而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遂禁臣民服。”
(2).用以指代天子。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红云里,雉尾扇,遮着赭黄袍。”《说岳全传》第八十回:“巍峨金闕珠帘卷,緋烟簇拥赭黄袍。”
《国语辞典》:翡翠衾  拼音:fěi cuì qīn
像翡翠鸟颜色一样的被子。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漢語大詞典》:黄嫩
像韭黄的浅黄颜色。 唐 白居易 《四年春》诗:“柳梢黄嫩草芽新,又入 开成 第四春。”
分類:韭黄颜色
《漢語大詞典》:火赤
(1).火红的颜色。周礼·考工记·弓人:“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 孙诒让 正义:“牛胶火赤者,谓纯赤如火也。”
(2).蒙古语“札鲁火赤”之省语。即宗正府,掌皇族事务。 宋 陈元靓 《事林广记别集·官制一·随朝职品》:“札鲁火赤,即宗正府,官三十八员。”
(3).指宗正府官员。 明 朱有燉 《元宫词》:“王孙公子值三春,火赤相随出内门。”
《國語辭典》:橘红(橘紅)  拼音:jú hóng
1.一种颜色。由黄色与红色掺合而成,红色成分略多于橘黄。
2.一种中药。为橘的外果皮,有消痰的功能,以广东化县所产最佳。
《漢語大詞典》:帽顶(帽頂)
(1).帽的顶端。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老》:“ 张老 常过,令缝帽顶,其时无皂綫,以红綫缝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回回石头:“ 大德 间,本土巨商中卖红剌石一块於官,重一两三钱,估直中统钞一十四万定,用嵌帽顶上。自后累朝皇帝,相承寳重。”
(2).帽子顶上所缀的结子或珠宝。元史·仁宗纪一:“为皇太子时, 淮东 宣慰使 撒都 献玉观音、七寳帽顶、寳带、寳鞍,却之,戒諭如初。” 清 代以帽子顶上不同质料和颜色的帽珠分别官员的品级。参见“ 顶戴 ”。
《國語辭典》:顶戴(頂戴)  拼音:dǐng dài
1.敬礼。南朝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顶戴奉持,终不舍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举家顶戴不尽。可见世间刑狱之事,许多隐昧之情,一些造次不得。」
2.清代官吏品级,以帽上顶珠的色质为别,称为「顶戴」。
《國語辭典》:银白(銀白)  拼音:yín bái
白中微带银光的颜色。
《漢語大詞典》:青簇簇
(1).草木青翠繁茂貌。类说卷十四引 隋 侯白 《启颜录》:“ 彦博 使( 裴略 )嘲庭中竹。 略 曰:‘竹竹青簇簇。凌寒叶不凋,经夏子不熟。’”《三侠五义》第一一○回:“站在峯头对面一看,恰对着青簇簇翠森森的九株松树。”
(2).形容颜色极青。《三侠五义》第九八回:“﹝ 牡丹 ﹞……穿着件翠森森的衫儿,繫着条青簇簇的裙儿。”
《漢語大詞典》:彩灯
有颜色的灯。例如:城市因众多的彩灯而变得灿烂辉煌。
分類:彩灯颜色
《國語辭典》:肉色  拼音:ròu sè
似人皮肤的颜色。近似浅赭而略红。
《漢語大詞典》:察罕
蒙古语。指白颜色。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颜色,如察罕者,白也;哈剌者,黑也……或取数目,如朵儿别者,四也;塔木者,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