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题识(題識)  拼音:tí zhì
1.题写以做标志。《三国志。卷一三。魏书。华歆传》:「宾客旧人送之者千馀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
2.书、画等美术作品上的署名或题款。如:「这幅山水画的左上方有名家的题识。」
《國語辭典》:题跋(題跋)  拼音:tí bá
凡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在后面的称为「跋」,总称为「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今多指跋而言。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唐昭宗幸华州,登齐云楼,西北顾望京师,作菩萨蛮辞三章,……今此辞墨本犹在陕州一佛寺中,纸札甚草草,予顷年过陕,曾一见之。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红楼梦》第四二回:「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携蝗大嚼图』。」
《漢語大詞典》:题志(題誌)
(1).犹题跋。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二:“世人画 韩退之 ,小面而美髯,著纱帽,此乃 江 南 韩熙载 耳,尚有当时所画,题誌甚明。”参见“ 题识 ”。
(2).题写的标记,表札。 宋 叶适 《姜安礼墓志铭》:“老僧以告。君掘地数丈得之,题誌尚新。”
《國語辭典》:题识(題識)  拼音:tí zhì
1.题写以做标志。《三国志。卷一三。魏书。华歆传》:「宾客旧人送之者千馀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
2.书、画等美术作品上的署名或题款。如:「这幅山水画的左上方有名家的题识。」
《漢語大詞典》:跋题(跋題)
题跋。 宋 米芾 《寄薛郎中绍彭》诗:“殷勤分治 薛绍彭 ,散金购取重跋题。”
分類:题跋
《國語辭典》:品题(品題)  拼音:pǐn tí
1.评论人物,定其高下。唐。李白 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自从杜先生一番品题之后,这些缙绅士大夫家筵席间,定要几个梨园中人,杂坐衣冠队中,说长道短,这个成何体统!」也作「题品」、「题评」。
2.部类的题目。《后汉书。卷六八。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漢語大詞典》:空方
指画面上留待题跋的空白处。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不韵·高太监》:“ 南京 守备太监 高隆 ,人有献名画者,上有空方。”
《漢語大詞典》:简末(簡末)
指文牍书简末幅。为题跋落款的地方。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余友 高子 ,近辑《诗徵》……犹恐涉乎标榜,未厌羣流,或失精严,转疵竽滥,故特详加审择,务应法言,书问山中,乞题简末。”
《国语辞典》:尊前集  拼音:zūn qián jí
书名。不著编者姓名,毛晋题跋以为明代顾梧芳所作,二卷。为唐人作词总集。
《漢語大詞典》:画媵(畫媵)
古时称陪嫁的人为媵。画上的诗文题跋为画的陪衬,故称“画媵”。 明 李日华 著有《画媵》二卷,见明史·艺文志三《四库全书总目·艺术存目·竹嬾画媵》:“谓之媵者,作画而附以诗文,如送女而媵以娣姪也。”
《漢語大詞典》:跋录
题跋收录。《四游记·八仙求文老子》:“吾今将原著经典,尽行跋録,藏之九重天外,不復与人世作舟楫矣。”
分類:题跋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