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7,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周敦颐(世称 周子 名 敦实 字 茂叔 号 濂溪 元、元公 惇实 )
李惇颐(字 子修 )
程颐(别称 程正公 世称 小程子、伊川先生 字 正叔 正 伊阳伯 )
李敦颐
吴颐(字 显道 号 金溪 )
吕颐浩( 成国公 字 元直 忠穆 )
楚颐(字 养正 )
梁颐吉
郭雍(字 子和 号 白云先生 冲晦处士 颐正先生 )
王灼(字 晦叔 号 颐堂 )
张敦颐(字 养正 )
张颐(字 养正 )
姚孝资(字 颐仲 )
傅颐
其它辞典(续上)
周颐周敦颐(世称 周子 名 敦实 字 茂叔 号 濂溪 元、元公 惇实 )
李惇颐(字 子修 )
程颐(别称 程正公 世称 小程子、伊川先生 字 正叔 正 伊阳伯 )
李敦颐
吴颐(字 显道 号 金溪 )
吕颐浩( 成国公 字 元直 忠穆 )
楚颐(字 养正 )
梁颐吉
郭雍(字 子和 号 白云先生 冲晦处士 颐正先生 )
王灼(字 晦叔 号 颐堂 )
张敦颐(字 养正 )
张颐(字 养正 )
姚孝资(字 颐仲 )
傅颐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八年(1048)任琼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7—1073 【介绍】: 本名敦实。宋道州营道人,字茂叔,号濂溪。周辅成子。以荫为分宁县主簿,历南安军司理参军、虔州通判等,有治绩。神宗熙宁初,知郴州,擢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移提点刑狱。后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精于《易》学,喜谈名理,提出无极、太极、理、气、心、性、命等哲学范畴,以及立诚、主静学说,为道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皆从其受业。卒谥元。有《太极图说》、《通书》及文集,后人合编为《周子全书》。全宋诗
周敦颐(一○一七~一○七三),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以舅郑向荫得官,初仕分宁主簿,历知桂阳、南昌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神宗熙宁初,迁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学者因称濂溪先生。六年卒,年五十七。敦颐为宋代道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皆出其门下。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赐谥元公,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周敦颐诗,以清康熙张伯行刊《正谊堂集·周濂溪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董榕辑《周濂溪集》(简称董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简称四库本)等。辑录之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一○七三
周惇颐(一○一七——一○七三),原名惇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少孤,养于外家。仁宗景祐中,以舅父郑向荫补试将作监主簿,授洪州分宁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郴州郴、桂阳二县令。知洪州南昌县,签署合州判官事,通判虔州、永州,摄邵州事。熙宁中擢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移知南康军,自请分司南京而归。六年六月卒,年五十七。嘉定中赐谥曰「元」。喜谈名理,精于《易》学,程颢、程颐从之学,为宋代理学开山之祖。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见朱熹《濂溪先生事实记》,度正《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宋刻《濂溪集》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棣州阳信人,字子修。神宗熙宁中知祥符县,因执行青苗法不力,触怒宰相,遂通判广信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3—1107 【介绍】: 宋洛阳人,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程颢弟。年未冠,才能为胡瑗所重,授太学学职。英宗治平、神宗元丰间,大臣屡荐,不仕。哲宗初,以司马光、吕公著荐为崇政殿说书,后出管勾西京国子监。哲宗绍圣中,因政见不合,削籍送涪州编管。徽宗即位,徙峡州。寻复官。崇宁中致仕。曾与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之奠基人,合称二程。学说以“穷理”为主,强调格物致知。因长期居洛阳讲学,故称“洛学”。卒谥正。有《易传》、《春秋传》等。后人编为《遗书》、《文集》、《经说》等,收入《二程全书》。全宋诗
程颐(一○三三~一一○七),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廷试报罢,遂不复试,大臣屡荐皆不起。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奉诏赴阙,授通直郎、崇政殿说书。次年出管勾西京国子监。绍圣四年(一○九七),入元祐党籍,削籍,遣涪州编管。徽宗立,遇赦还洛,寻复通直郎权判西京国子监。崇宁元年(一一○二),再追所复官。五年,复通直郎致仕(《道命录》卷二)。大观元年卒,年七十五(《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一《程侍讲颐传》)。颐与其兄颢并称二程,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教育活动。著有《伊川易传》,《伊川文集》等,后人与程颢著作同编为《二程全书》。事见《朱文公文集》卷九八《伊川先生年谱》,《东都事略》卷一一四。《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程颐诗见于《伊川文集》者三首,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刊康绍宗重编本(简称弘治本)、明徐必达校正本(简称徐本)。又从《古今事文类聚》等书辑得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七五○
程颐(一○三三——一一○七),字正叔,号伊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颢弟。少与兄同受学于周敦颐。年十八,游太学,著《颜子好学论》,胡瑗大惊异之,处以学职。哲宗初,以司马光、吕公著荐,召为西京国子监教授,力辞,寻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既入见,擢崇政殿说书。出管勾西京国子监,久之,加直秘阁,再上表辞,去官。绍圣中,削籍窜涪州。徽宗即位,徙峡州,俄复其官。大观元年卒,年七十五。颐于书无所不读,与兄颢同为一代大儒,人称「二程」。平生诲人不倦,学者出其门最多。嘉定十三年,赐谥曰正,淳祐元年封伊阳伯,从祀孔子庙庭。与其兄有《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河南程氏经说》八卷、《河南程氏粹言》二卷,又有文集八卷、《易传》四卷,俱存。《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三年(1088)任军器监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39 【介绍】: 宋沧州乐陵人,徙齐州,字元直。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时累官河北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兵变,与张浚倡议勤王。拜右相,进航海避金兵之策,寻罢相。绍兴元年复任左相,力倾秦桧,罢桧右相,遂独秉政,屡请兴师复中原。然挟私用人,排斥李纲、赵鼎等主战派。曾立江、浙、湖南诸路月椿钱,大为东南患。卒谥忠穆。有《忠穆集》。全宋诗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世居沧州乐陵(今山东乐陵西南),五世祖官于齐州,遂为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历成安尉,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徽宗宣和末燕山之役,以转输功累官河北都转运使。以病辞,提举崇福宫。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起知扬州。三年,金人犯扬州,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未几,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一、二二)。四年,罢充醴泉观使,旋为建康府路安抚大使,兼知池州(同上书卷三二、三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宣抚淮南,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同上书卷四四、四九)。三年罢,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同上书卷六八)。五年,为荆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潭州(同上书卷九四)。六年十二月,改两浙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同上书卷一○七)。八年,因疾充醴泉观使(同上书卷一一八)。九年卒,年六十九。赠秦国公,谥忠穆。有《忠穆集》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宋史》卷三六二有传。 吕颐浩诗,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他书,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全宋文·卷三○四二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齐州(治今山东济南)人。绍圣元年进士,历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宗子博士、太府少卿、河北转运副使、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建炎三年,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江宁府。苗傅等为逆,浩率兵勤王,擢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兼御营使,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以与赵鼎不协,罢为醴泉观使。寻除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池州。平李成、张琪之乱。绍兴元年拜少保、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开府镇江。三年,为侍御史辛炳等所劾,罢相,提举洞霄宫。五年知潭州,八年知建康。九年卒,年六十九,后谥曰忠穆。著有《忠穆集》、《吕忠穆公奏议》。见《宋史》卷三六二本传,《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一五。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二○三
楚颐,字养正,政和中为朝请大夫、通判郴州。见万历《郴州志》卷二。
人物简介
简介
建炎四年(1130)任处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1187 【介绍】: 宋洛阳人,字子和,号白云先生。郭忠孝子。传其父学,隐居陕州长杨山中。孝宗乾道中,旌召不起,赐号冲晦处士,命所在州郡岁时致礼存问,封颐正先生。对《易》学发明精到。淳熙初,学者集其父子与二程、张载、游酢、杨时七家为《大易粹言》。又有《郭氏传家易说》。全宋文·卷四○○八
郭雍(一○九一——一一八七),字子和,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忠孝子。传其父学,隐居峡州,号白云先生。乾道五年旌召不起,赐号冲晦处士。淳熙中更封颐正先生,令部使者遣官就问。淳熙十四年卒,年九十七。雍精于《易》,又通兵家、医家之学。著有《传家易说》十一卷(存)、《中庸说》一卷、《冲晦郭氏兵学》七卷、《伤寒补亡论》二十卷(存)。见《宋史》卷二○二、二○七及四五九本传,《宋元学案》卷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遂宁人,字晦叔,号颐堂。高宗绍兴中尝为幕职。有《颐堂集》、《糖霜谱》、《碧鸡漫志》。全宋诗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遂宁(今四川潼南西北)人(清乾隆《遂宁县志》卷六)。南渡前曾入太学(本集卷二《次韵子春》“念昔走京师,啖蔗入佳境”),后转辗各地为幕僚,仕宦不显。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寓成都碧鸡坊妙胜院时,著《碧鸡漫志》(《碧鸡漫志》自序)。有《颐堂文集》五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传世有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由其侄傅编刊《颐堂先生文集》五卷,及《糖霜谱》、《碧鸡漫志》。 王灼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乾道本《颐堂先生文集》为底本,其中诗四卷。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十九首,编为第五卷。全宋文·卷四二二七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遂宁(今四川遂宁)人。绍兴、乾道间曾任夔州钤辖、四川总领所幕职、四川宣抚司干办公事。。著有《颐堂文集》、《糖霜谱》一卷(存)、《碧鸡漫志》一卷(存)、《颐堂词》一卷(存)。见《画继》卷八,《郡斋读书附志》卷下,《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及所撰《李教授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歙州婺源人,字养正。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初为南剑州教授,后历知舒、衡二州。有《柳集音辨》、《衡阳图志》、《六朝事迹类编》等。全宋文·卷四一二○
张敦颐(一○九六——一一八三),字养正,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绍兴八年进士,授潭州左司理参军,历仪真、邵武、南剑教授。迁左奉议郎、充江南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绍兴末通判宣州,知舒、衡二州,主管台州崇道观,乞致仕,官至朝奉大夫。淳熙十年卒,年八十八。著有《六朝事迹类编》十四卷(存)、《韩柳音辨》二卷(存)。见本书所收张南俊《故衡阳郡太守张公埋文》(《全宋文》卷五○○二)及《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