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逆睹  拼音:nì dǔ
事先知道。三国蜀。诸葛亮 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分類:预知预见
《漢語大詞典》:生识(生識)
(1).预见,先见。 宋 袁世弼 《谒吴大帝庙》诗:“ 长沙 兆生识,典午赖餘风。”
(2).生灵;百姓。 唐 元结 《广德二年贺赦表》:“陛下以慈惠驭兆庶,以谦让化天下,凡所赦宥,皆允人望,凡所敦劝,皆合大经。生识之类,不胜大幸。”
《漢語大詞典》:神见(神見)
神明的预见;高明的识见。《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青州 上司隔不得三日之内,移文下来,将前詔停止。那合郡的人,方信 李清 神见,越加叹服。”《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是夜竟与 郑生 成了亲, 郑生 容貌果与女巫之言相合,方信女巫神见。”《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爷爷青天神见!小的再不敢説。”
《漢語大詞典》:危明
预见危乱的明智。文选·潘岳〈西征赋〉:“无危明以安位,秖居逼以示专。” 李善 注:“言无见危之明,以安其位。”
《漢語大詞典》:达见(達見)
(1).明白透彻地预见。《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惟君天资忠亮,命世作佐,深覩历数,达见废兴。”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 庄生 、列子《楞严》《维摩詰》,鬼神於文者乎?其达见,峡决而河溃也,窈冥变幻而莫知其端倪也。”
(2).见识通达。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 泰 始至京师, 陈留 人 符融 见而嘆曰:‘高雅奇伟,达见清理,行不苟合,言不夸毗,此异士也。’”晋书·贾充传:“车骑将军 贾充 ,雅量宏高,达见明远,武有折衝之威,文怀经国之虑,信结人心,名震域外。”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赵虚斋 建宅,《上梁文》末云:‘有花有酒,姑为过客之懽;无子无孙,尽是他人之物。’可谓见尽。 乐天 诗云:‘多少朱门锁空宅,主人到老不曾归。’ 虚斋 年高德劭,位官亦显矣,若归以花酒与过客相懽,尤达见矣。”
《國語辭典》:原始见终(原始見終)  拼音:yuán shǐ jiàn zhōng
研究事物的起源、发展,进而推测结局。汉。王充《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三国志。卷七。魏书。臧洪传》:「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也作「原始反终」、「原始要终」。
《國語辭典》:知来藏往(知來藏往)  拼音:zhī lái cáng wǎng
《易经》上指用蓍草卜卦,德同神知,能够知来藏往。语本《易经。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后比喻通晓未来及过去的事。宋。朱熹〈记疑〉:「愚谓心之有思乃体之有用,所以知来藏往、周流贯彻而无一物之不该也。」清。龚自珍〈江子屏所箸书序〉:「有诂训实事以为之迹,有知来藏往以为之神。」
《国语辞典》:不确定故意(不确定故意)  拼音:bù què dìng gù yì
指行为人对于构成犯罪的事实,预见其发生,而其发生并不违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论。也称为「间接故意」。
《国语辞典》:知机识变(知机识变)  拼音:zhī jī shì biàn
能预见事物演变的徵兆,掌握机会。《旧唐书。卷六八。尉迟敬德等传》史臣曰:「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国语辞典》:意思主义(意思主义)  拼音:yì sī zhǔ yì
行为人对于构成犯罪的事实,可预见其发生而使其发生且不违其本意,以故意论,称为「意思主义」。也称为「希望主义」、「意欲主义」。
《漢語大詞典》:睹始知终(覩始知終)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圣人见微知著,覩始知终。”
《國語辭典》:不可抗力  拼音:bù kě kàng lì
出于自然或人为,使人无法抵抗的强制力。如天灾、地变或战争等。
《國語辭典》:神机妙算(神機妙算)  拼音:shén jī miào suàn
神奇的机谋策略。《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也作「玄机妙算」、「神谋妙策」、「神机妙术」、「神机妙策」、「神机妙用」、「神术妙法」、「神术妙计」、「神术妙策」、「神算妙计」。
《漢語大詞典》:见始知终(見始知終)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思虑》:“君子视微见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