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豫具
谓预先备有。管子·度地:“故常以毋事具器,有事用之,水常可制,而使毋败。此谓素有备而豫具者也。”史记·陈丞相世家:“ 高帝 豫具武士,见 信 至,即执缚之,载后车。”《东观汉记·冯衍传》:“德不素积,人不为用;备不豫具,难以应卒。”
分類:预先备有
《漢語大詞典》:豫冀
预先希望,期待。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刘武忠书简帖:“令弟同来否?家人辈拜问,有委豫冀示諭,上问。”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一:“在公门尽桃李,窃豫冀于栽培。”
《國語辭典》:预演(預演)  拼音:yù yǎn
在正式演出前事先试演。如:「这出戏将在后天预演两场。」
《漢語大詞典》:预席(預席)
谓预先排定位置。席,在地上铺供坐卧的席子。 汉 贾谊 新书·亲疏危乱:“天下淆乱, 高皇帝 与诸侯并肩而起,非有侧室之势以预席之也,诸公率幸者乃得为中涓,其次仅得为舍人, 高皇帝 南面称帝,诸公皆为臣,材之不逮,至远也。”
《國語辭典》:预断(預斷)  拼音:yù duàn
事先断定。如:「世事难料,谁能预断?」
分類:预先断定
《國語辭典》:落作  拼音:lào zuō
1.厨师预先烹调以备应用。《金瓶梅》第八九回:「玳安押著食盒,又早先到厨下,生起火来,厨役落作整备不题。」
2.筹备。如:「一切都落作妥当了。」
《漢語大詞典》:豫兆
(1).指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 鲁迅 《集外集拾遗·〈静静的顿河〉后记》:“但在战争的持续间却生长了沉郁的憎恨,这就是逼近目前的革命豫兆。”
(2).谓预先显示。 郭沫若 《沸羹集·答〈国际文学〉编者》:“诗歌已偏向于叙事,且多尚长篇。这种趋势无疑也是豫兆着小说的复兴。”
《漢語大詞典》:豫贾(豫賈)
(1).虚定高价以欺骗顾客。《荀子·儒效》:“ 鲁 之粥牛马者不豫贾。” 杨倞 注:“豫贾,定为高价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二:“ 引之 曰:‘ 杨 説非也。豫犹誑也。’”《周官·司市》注曰:“使定物价防誑豫是也。”
(2).谓对货物不预先定价。史记·循吏列传:“二年,市不豫贾。” 司马贞 索隐:“下音价。谓临时评其贵贱,不豫定也。”
《國語辭典》:预付(預付)  拼音:yù fù
事先支付。如:「这次聚餐的费用已经预付了。」
《国语辞典》:预视(预视)  拼音:yù shì
电脑排版软体上,在机上预先观看排版结果的功能。
《國語辭典》:伏笔(伏筆)  拼音:fú bǐ
写作时为下文预先安排情节发展线索的笔法。如:「这几句话很重要,是为后面情节发展的伏笔。」
《漢語大詞典》:逆销(逆銷)
预先消灭。 宋 秦观 《盗贼下》:“逆销盗贼之术,未有以过于此者。”
分類:预先消灭
《漢語大詞典》:悬保(懸保)
预先保证。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虽云明年校多,岂可悬保?此又非公私蓄积尚少之时可行者也。”
分類:预先保证
《漢語大詞典》:虚墓
空的坟墓。谓预先筑好以待葬的墓室。新五代史·周淑妃杨氏传:“ 太祖 崩,葬 嵩陵 ,一后三妃皆当陪葬,而 太原 未克, 世宗 詔有司营 嵩陵 之侧为虚墓以俟。”
墟墓。丛葬的墓地。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附录《殷虚中无铁的发现》:“ 李君 约分 小屯 之地层为三:(一)现代的堆积,(二) 隋 唐 的虚墓,(三) 殷 商 文化层。所得铁器系出于 隋 唐 虚墓。”
《國語辭典》:押款  拼音:yā kuǎn
抵押借款。《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心想就是做押款,也得看货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