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顿悟,赵州(今河北赵县)人。俗姓蔡。事见《青琐高议》别集卷六。
《漢語大詞典》:顿契(頓契)
佛教语。谓顿悟契入。《坛经·定慧品》:“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参见“ 顿悟 ”。
《國語辭典》:顿悟(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语:(1)谓在一时间證得真理。《五灯会元。卷四。荐福弘辩禅师》:「如来出世为天人师,善知识随根器而说法,为上根器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2)證悟一切现象都无真实的生灭变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南朝梁。刘孝标。注:「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
《漢語大詞典》:泥融觉(泥融覺)
谓泥滑而跌,忽得顿悟。 宋 陶谷 清异录·泥融觉:“比丘 无染 游 庐山 ,春雨路滑,忽仆石上,由是洞见本原,士大夫称为‘泥融觉’。”
分類:顿悟
《國語辭典》:头上安头(頭上安頭)  拼音:tóu shàng ān tóu
比喻事物重复。《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澧州乐普山元安禅师》:「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这个是,即头上安头;若道这个不是,即斩头求活。」
《漢語大詞典》:顿说(顿説)
佛教语。指主张顿悟的学说。 唐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诸菩萨行自此生故,初成顿説,不同餘经有渐次故。”参见“ 顿悟 ”。
《漢語大詞典》:顿证(頓證)
佛教语。犹顿悟。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评旧帖·临官奴帖真跡:“抑余二十年餘时书此帖,兹对真蹟,豁然有会,盖渐修顿证,非一朝夕。”参见“ 顿悟 ”。
《國語辭典》:顿悟(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语:(1)谓在一时间證得真理。《五灯会元。卷四。荐福弘辩禅师》:「如来出世为天人师,善知识随根器而说法,为上根器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2)證悟一切现象都无真实的生灭变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南朝梁。刘孝标。注:「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
《國語辭典》:不立文字  拼音:bù lì wén zì
中国禅宗认为禅法不是经由语言概念来传授的,不以著述立说为事。所以一般把不立文字看作该宗的特色之一。
《漢語大詞典》:南顿北渐(南頓北漸)
佛教禅宗的两个宗派。一派主张顿悟,是为南宗;一派主张渐修,是为北宗。景德传灯录·弘忍禅师:“大师在 蘄州 东山 开法时有二弟子,一名 慧能 ,受衣法居 岭南 为六祖;一名 神秀 ,在北扬化……其所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非禪宗本有南北之号也。”参见“ 南北宗 ”、“ 南能北秀 ”。
《漢語大詞典》:金丹换骨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宋 陆游 《夜吟》诗:“六十餘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钱仲联 校注:“金丹换骨云者,盖以喻学诗工夫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
顿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一类大心之众生,直闻大乘,行大法,證佛果,此为顿悟。初得小果,后回入大乘,而至佛果,此为渐悟。又自初虽入大乘,而以历劫之修行,渐成佛道,为渐悟。速疾證悟妙果,为顿悟。但以初义为通说。圆觉经曰:「是教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大日经疏曰:「无顿悟机不入其手。」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又云: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
【佛学常见辞汇】
闻法即悟的意思。
顿悟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上根上智得速入悟之人。无量寿经注曰:「顿悟上机又如说修行之人也。」
顿悟菩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直往菩萨。渐悟菩萨之对。无始以来,于第八阿赖耶中,有菩萨之法尔无漏种子,无为二乘之修业,直进入菩萨之道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