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9,分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僧昙韵
徐昕(字 光烈、景韵、修文 )
黄仲元(字 善甫、天叟 号 四如、韵乡老人 渊 )
霍锳(字 中明 号 韵衢、洪涛山人 )
梁玉蕤(字 韵略 号 茜谷 )
丁元柍(字 韵含 )
王应佩(名 王应佩 字 韵玱 )
胡承谱(字 韵仲 号 元峰 )
金学诗(字 韵言 号 莼香、二雅、梦馀道人 )
黄淑窕(别称 韵事焉 )
莫瞻菉(字 青友 号 韵亭 )
祁韵士(字 鹤皋、谐庭 号 筠禄、访山 )
石韫玉(字 执如 号 琢堂、竹堂居士、花韵庵主人、独学老人 )
朱英(名 滦 号 宣初、韵华馆道士 )
其它辞典
释法韵( 陈 )僧昙韵
徐昕(字 光烈、景韵、修文 )
黄仲元(字 善甫、天叟 号 四如、韵乡老人 渊 )
霍锳(字 中明 号 韵衢、洪涛山人 )
梁玉蕤(字 韵略 号 茜谷 )
丁元柍(字 韵含 )
王应佩(名 王应佩 字 韵玱 )
胡承谱(字 韵仲 号 元峰 )
金学诗(字 韵言 号 莼香、二雅、梦馀道人 )
黄淑窕(别称 韵事焉 )
莫瞻菉(字 青友 号 韵亭 )
祁韵士(字 鹤皋、谐庭 号 筠禄、访山 )
石韫玉(字 执如 号 琢堂、竹堂居士、花韵庵主人、独学老人 )
朱英(名 滦 号 宣初、韵华馆道士 )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苏之陈氏子。博学有操守。既穷孔老诸书。下逮子集。若王僧孺等所撰碑志。莫不忆持之。尤工席上经呗。斋导待之。而备古导文百馀卷。经声哀啭七百馀契。尤所通畅。以故邀延者叠至。奔走赴应。日不暇给。年三十。乃于正旦。悉痛断。不复事。即览华严。能覆诵。无脱谬。俄依栖霞。受禅法。又往参泰岳灵岩。行般舟三昧。暇则汲水破薪。扫除廊庑。晚归乡里。会浮石名像烧烬。无复存。韵欲再图。不委相量。遂于置像故基。礼八万四千塔。以求感应。忽遇野姥。得书一卷。偶视之。则像之因缘度样也。因一依而造之。大获徵验。又尝居海中阳虎岛。飓风鬼物。燕寂自若。日中麻麦。寒署布艾。死不变。仁寿四年也。春秋三十五。续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
释法韵。姓陈氏。苏州人。追慕朋从偏工席上。骚索远度罕得其节。诵诸碑志及古导文百有馀卷。并王僧孺等诸贤所撰。至于导达善能引用。又通经声七百馀契。每有宿斋经导两务并委于韵。年至三十弊于諠梗。邀延疏请日别重叠。乃于正旦割绳永断。即听华严。不久便覆。恨悢弃功妄销唇舌。承栖霞清众江表所推。寻声即造。从受禅道。又闻泰岳灵岩。因往追踪。般舟苦行特立志梗洁不希名闻。担石破薪供给为任。晚还故乡。有浮江石像者。如前传述。后被烧烬而不委相量。无由可建。便于石像故基。愿礼八万四千塔。树功既满。感遇野姥。送一卷书。及披读之乃是昔像之缘也。既有样度。依而造成。大有徵应。海中有阳虎岛者。去岸三百。韵往安禅。惟服布艾。行慈故也。初达逢怪大风鬼物。既见如常心毛不动。九十日后帖然大安。自知终事。还返栖霞。不久便卒。春秋三十五。即仁寿四年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2 【介绍】: 隋唐时僧。瀛州高阳人。初厌世出家。年十九,投恒岳侧蒲吾山。栖隐禅师告修道以观心离念为要,即受而行之。寻往五台山,初住北台木瓜寺二十余年,隋时历游晋中诸郡。历六十余载,不希名利,不蓄侍人,惟以参禅传法为事。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高阳人。史不详氏族。始出家诵法华经。尚馀二卷。以俗境纷嚣。遂遁入恒岳之蒲吾山。以终习焉。有禅者诲之曰。道在观心离念。非独诵经所能得也。韵承此语。即遍游五台。孑然携影。住北台木瓜寺。馀二十载。然地高气寒。韵夜行尽坐。思略昏散。前所诵经顿忆不忘。隋仁寿间。瓒禅师方业定。雁门川中。背负绳床。随处燕嘿。韵闻而往依之。既而瓒赴禅定之诏。韵复居比干山。又适南部。离石龙泉文成等郡。于是静学。覃被夷夏矣。且其地戒法所未及。有薙落阅三十年。而为沙弥者。至是咸获受具。则韵之功诚多。贞观十六年。无疾端坐。而终于西河之平遥山。春秋八十馀。韵自十九入山。历六十年。摄心无逸。血气盛时身生蚤虱。听其咂啮。不忍弃捐。虽土蚤之多。毡席凝血。亦曰我宿债合偿。一弗除屏。后于耳顺之年。蚤虱并无。此特血气衰耳。然犹以为吾业未应尽。何致尔。尝谓门人曰。吾见超禅师每宿有壁虱之房。而不为所挠。又食于蛊家。而匙抄其虫。置之器底。使不为害。蛊主惧焉。吾德何以及此。又欲写法华经。忽有善书者。请为书之。未旬浃而功毕。方将䞋谢竟隐去。因宝而藏之岩窟。屡经𡨥乱。馀物虏掠殆尽。惟此经委弃林莽间。箱襆已烂。而卷帙如新。韵平居勒苦。老而愈励。苟跏趺稍倦。遽起礼佛。其自率皆此类。续高僧传·卷第二十 习禅五
释昙韵。不详氏族。高阳人。初厌世出家诵法华经有馀两卷。时年十九仍投恒岳侧蒲吾山。就彼虚静讫此经部。值栖隐禅师曰诵经非不道缘。常诵未即至道。要在观心离念。方契正道耳。韵初承此告。谨即受而行之。专精念慧深具举舍。又闻五台山者即华严经清凉山也。世传文殊师利常所住处。古来诸僧多入祈请。有感见者具蒙示教。昔元魏孝文。尝于中台置大布寺。帝曾游止具奉圣仪。前种华园地方二顷。夏中发艳状同铺锦。光彩昱耀乱人心目。如是嘉闻数发荡神悦耳。遂举足栖焉。遍游台岳备见灵相。初停北台木瓜寺二十馀岁。单身吊影处以瓦窑。形覆弊衣地布草蓐。食惟一受味不兼馀。然此山寒厉林生涧谷。自外峰岭坦然遐净。韵夜行昼。坐思略昏情。庆其晚逢也。前所诵经心口不缘三十馀载。会隙历试一字无遗。乃更诵残文成其部帙。至仁寿年内有瓒禅师者。结集定学背负绳床。在雁门川中兰若为业。韵居山日久思展往怀。闻风附道便从瓒众。一沐清化载仰光猷。随依善友。所谓全梵行也。属隋高造寺偏重禅门。延瓒入京。众失其主。人各其诚散归林谷。韵遂投于比干山。又游南部离石龙泉文成等郡。七众希向夷夏大同。十善聿修缁素匡幸。原此河滨无受戒法。纵有志奉皆往太原。夷夏情乖人皆怯。往致有沙弥三十其岁者。及韵化行即传斯教。山城两众皆蒙具足。唐运伊始兵接定阳。屡逢屯丧本业无毁。以夜系昼摄心乖逸。幽栖积久衣服故弊。蚤虱聚结曾不弃捐。任其𠲿啖寄以调伏。曾以夏坐山饶土蚤。既不屏除毡如血凝。但自咎责愿以相酬情无吝结。如此行施四十馀年。岁居耳顺忽无蚤虱。韵犹深自责曰。计业不应即尽。当履苦趣受其报耳。又告门人曰。吾见超禅师寄他房住。素有壁虱不啖超公。乃两道流出向馀房内。又见在蛊家食饭。匙接蛊精置于叠下。而快食如故。又不为患。蛊主惧焉。吾德不及超。何为致此。每年于春秋二时依佛名法。冬夏正业则减食坐禅。尝愿写法华誓须洁净。数年已来不能可办。忽感书生无何而至。告云。善解抄经。韵邀以法据。并谓堪能。遂乃安于石室立净书之。旦入暮出深怪其行。未盈一旬七轴俱了。将以礼䞋目前不见。及遭贼抄藏经岩窟。世静往收。乃委于林下。箱襆久烂而卷色如初。斯感验奇异率此类也。又常居别室自勤修业。馀有众侣难嗣其踪。每云。吾年事如此何可放舍。若坐昏闷即起礼佛。尝策四仪以道量据。自见胜达鲜伦其德。以贞观十六年端坐终于西河之平遥山。春秋八十馀矣自韵十九入山六十馀载。不希名利不畜侍人。不隶公籍不行己任。凡有所述职。皆推寄于他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东海郯县人,字光烈,又字景韵、修文。徐筠子。武周天授二年,自并州录事参军授著作郎。时为收人望,擢授试官百余人,故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之谚。后官库部郎中、万年县令、太子詹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1—1312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善甫,号四如。黄绩子。度宗咸淳七年进士。授国子监簿,未赴。宋亡,更名渊,字天叟,号韵乡老人,教授乡里以终。有《四如讲稿》、《经史辨疑》、《四如文集》。全宋诗
黄仲元(一二三一~一三一二),字善甫,号四如,入元更名渊,字天叟,莆田(今属福建)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赐同进士出身,调监瑞安府。九年,知剑州。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招致芝山书院。二年,充益王府撰述官,兼制置司干办。宋亡隐居。元皇庆元年卒,年八十二。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二。
人物简介
维基
霍锳(1580年—1632年),字中明,别号韵衢,山西大同府朔州马邑县民籍,父朝重,号南峰,有四子:录、钱、矿、锳。霍锳中万历癸卯科山西乡试举人,四十四年丙辰科进士,初授任丘县知县,升江西道监察御史,出按甘肃,奉敕监督学政。魏忠贤用事,以忤其意削职归里,隐居洪涛山,自号洪涛山人。崇祯嗣位,起补广东道御史。崇祯元年八月,提督北直隶学政,升顺天府府丞,擢通政使司右通政,崇祯五年壬申(1632)卒于官,得年五十有三。元配陆氏,四子:钟芳、毓芳、瑶芳、漱芳。孙霍之琯,顺治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梁玉蕤(1607年—1672年),字韵略,号茜谷,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福建乡试举人,授教谕兼摄罗源,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刑部观政。本年授抚州府推官,后致仕杜门不出,未几卒,著有《象山存稿》。
人物简介
维基
丁元柍,字韵含,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赐特用出身。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赐特用出身,历官忻州知州,有政声,离去时,士民千人相送。迁饶州同知。弘光元年六月,清军至,以亲老辞归。著有《寓鸿草》。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应佩,又名王应佩,字韵玱,清朝望江县人,进士出身。康熙四十八年,登进士,授内阁中书,后担任河南通许县、扶沟县、尉氏县知县等。升任大理寺左评事、宗人府主事。后考授浙江道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胡承谱,字韵仲,号元峰,泾县人,乾隆壬申恩科举人,官庐江训导,上元教谕,著《元峰诗钞》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吴江人,字韵言,号莼香,一号二雅,晚号梦馀道人。金士松弟。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官国子监学录。有《牧猪闲话》、《播琴堂诗文集》等。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金学诗,字韵言,号莼香,一号二雅,吴江人。乾隆壬午举人,官国子监学录。有《播琴堂诗》。
人物简介
简介
黄莘田先生《秋江集》风行海内久矣。先生长女曰姒洲,其娣曰纫佩,姒洲女曰合珍,耳濡目染,俱娴吟咏。纫佩诗曾附《香草笺》以传。是时,闺秀有廖淑筹,郑徽柔、翰莼、镜蓉、云荫、青蘋、金銮,庄九畹、许德瑗,与姒洲皆中外姻连,衡宇相望。每花辰月夕,必擘采笺,染柔翰,刻烛赋诗,往来赠答,一时称韵事焉。姒洲归永阳诸生游艺,女合珍归乾隆辛卯举人、借补熙春司训余位躬。皆能执妇道,不仅以文采见。其诗草近已散佚,存者多近体,率清婉可诵。虽其才之高下不知视古名媛何如,要亦巾帼之铮铮者矣。惜乎廖、郑、庄、许诸女士遗集罕存,断璧零玑,或时见一二,卒不得与姒洲母女并驾而齐驱也。长溪彤卣游光绎序。墨庵楼试草·序一
余姊姒洲,胞伯父任公之女也。喜诗与画,常与廖、郑、庄、许数家闺秀相酬和。每逢宴集,必拈韵刻烛,或遣小婢送诗筒,树帜骚坛,极一时韵事也。时人多称之。其甥鹏程,应童子试,五夺前矛,不获游黉序,其数之奇,诚为惋惜。姐屡诗以勖。晚年患脚风,时作时止。至老,子妇辈侍奉不怠。临笃,复口占二律,以示翁氏媳,即奄奄不起。时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十二月念五日午时,年六十八。其平时所著《墨庵楼诗稿》,多残缺不全,余恐其年久遗失,嘱鹏甥检录成帙,遂书其颠末于卷端,剞劂之日,即以此为序焉可。永阳心庵黄惠识。墨庵楼试草·序二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五
莫瞻菉,字青友,号韵亭,卢氏人。乾隆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兵部侍郎兼顺天府尹。(有《砚雨山房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1—1815 【介绍】: 清山西寿阳人,字鹤皋,一字谐庭。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户部郎中。坐事戍伊犁,寻释还。喜治史,尤熟于疆域山川形胜及古人爵里名氏。有《藩部要略》、《西陲要略》、《万里行程记》等。人物简介
祁韵士(1753~1815),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字鹤皋,又字谐庭,以所居山房名称别号筠禄,32岁时任国史馆纂修官,编纂《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一书,历时八年。嘉庆年间,因揭露和鞭挞了官场的贪污舞弊之风面成为和珅为首的官僚们的眼中钉,后因宝泉局的亏铜案被陷入狱,发配伊犁。嘉庆十八年(1808年)著《西陲竹枝词》一百首。维基
祁韵士(1751年—1815年),字鹤皋,又字谐庭,号筠禄,晚号访山,山西寿阳人。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从小入家塾读书,喜史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为贡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国史馆编修官、右春坊右中允、户部主事等职。嘉庆六年(1801年)调任宝泉局监督。嘉庆九年(1804年),宝泉局库亏铜案发,穆彰阿示意监督阿伦查库,查出亏铜七十万斤,入狱,发配伊犁。主编《西陲总统事略》12卷。嘉庆二十年(1815年)卒。有子祁隽藻、祁宿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6—1837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执如,号琢堂。乾隆五十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山东按察使。曾佐勒保军幕,建议用坚壁清野及守砦之计,镇压川陕楚教民起事。诗文均有隽才,有《独学庐诗文集》。晚晴簃诗汇·卷一○七
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一号竹堂居士,吴县人。乾隆庚戌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历官山东按察使,罢,复授编修。有《独学庐集》。黄鹤楼志·人物篇
石韫玉(1756~1837) 清代文学家、藏书家。字执如,号琢堂,又号花韵庵主人,亦称独学老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状元,授修撰,历任重庆知府、湖南学政、陕西潼商道,官至山东按察使署布政使。著述宏富,经史子集,靡不涉猎,著有《独学庐诗文集》等;工书法,精篆刻;喜藏书,著录家藏1200馀种4万卷。嘉庆十年(1805)冬,曾与沈复冒雪登临黄鹤楼。维基
石韫玉(1755年—1837年),字执如,号琢堂,晚号独学老人,又号花韵庵主人。江苏吴县人。清朝状元、政治人物。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八旬万寿恩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乾隆末,由湖南学政入川,成为好友张问陶岳父四川布政使林俊的幕僚,历任四川重庆府知府兼川东道、陕西潼商道、山东按察使、山东布政使(摄)。卒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顺天大兴人,初名滦,号宣初,自号韵华馆道士。朱圭侄孙。由户部郎中改官山东知府。善书画,有时笔墨不具,用煤烟随手写成,亦有别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