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76
典故
6
词典
389
佛典
2
其它
79
共476,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趁韵
梅韵
落韵
韵调
砧韵
韵人
韵友
赋韵
韵合
韵句
韵咽
韵学
元韵
韵磬
器韵
《國語辭典》:
趁韵(趁韻)
拼音:
chèn yùn
作诗者就韵成句,而不顾文义是否适当。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权龙褒》:「好赋诗而不知声律……尝吟夏日诗:『严霜白皓皓,明月赤团团。』或曰:『岂是夏景?』答曰:『趁韵而已。』」
分類:
作诗
韵脚
是否
得当
《骈字类编》:
梅韵(梅韵)
梅谱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其新接稚木一岁抽嫩枝直上或三四尺如酴醾蔷薇辈者吴下谓之气条此直宜取实规利无所谓韵与格矣
《漢語大詞典》:
落韵(落韻)
出韵,不押韵。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落韵贬》
:“﹝ 李如实 ﹞恨朝廷久无牵復之命,裁落韵诗以讥之。” 宋 袁文
《瓮牖闲评》
卷五:“世多病此诗既押十虞韵,鱼、虞不通押,殆落韵也。” 况周颐
《
蕙风词话
》
卷四:“曲甚好,只是落韵。”
分類:
押韵
后蜀
《漢語大詞典》:
韵调(韻調)
(1).气韵格调。 唐
王勃
《鞶鉴图铭》
序:“句读曲屈,韵调高雅。”
(2).音调。 明
谢榛
《
四溟诗话
》
卷一:“二赋情词悲壮,韵调鏗鏘,与歌诗何异?”
(3).引申为腔调。 郭澄清
《大刀记》
第十四章:“ 二楞 合着 小机灵 的韵调说。”
分類:
韵调
音调
气韵
韵格
格调
腔调
《漢語大詞典》:
砧韵(砧韻)
捣衣声的美称。 唐
刘得仁
《秋夕即事》
诗:“漏微砧韵隔,月落斗杓低。” 元 赵明道
《斗鹌鹑·题情》
套曲:“秋声和轆轤砧韵敲,淅零零细雨洒芭蕉。”
分類:
捣衣
衣声
《漢語大詞典》:
韵人(韻人)
犹雅人。
《初刻拍案惊奇》
卷三十:“此间实少韵人,可以佐副大使酒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文艺》
:“千古来韵事韵人,未有出於此者。”
分類:
雅人
《漢語大詞典》:
韵友
花中十友中指荼蘼。
分類:
花中
中指
荼蘼
《漢語大詞典》:
赋韵(賦韻)
犹分韵。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韵作诗。
《
南史·曹景宗传
》
:“詔令 约 ( 沈约 )赋韵。时韵已尽,唯餘‘竞、病’二字。 景宗 便操笔,斯须而成,其辞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 霍去病 ?’帝嘆不已。” 宋
洪迈
《
容斋续笔·作诗先赋韵
》
:“ 南朝 人作诗多先赋韵。”
分類:
分韵
作诗
规定
《漢語大詞典》:
韵合(韻合)
和谐,协调。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术解
》
“ 荀勖 善解音声” 刘孝标 注引 晋 荀绰
《晋后略》
:“诸郡舍仓库,或有 汉 时故鐘,以律命之,皆不叩而应,声响韵合,又若俱成。”
《
云笈七籤
》
卷七:“灵音韵合,玉朗禀真。”
分類:
和谐
协调
《漢語大詞典》:
韵句(韻句)
有韵律的文句。
《书·大禹谟》
“乃武乃文” 唐 孔颖达 疏:“諡法云:经纬天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经、传文武倒者,经取韵句,传以文重故也。”
《初刻拍案惊奇》
卷九:“ 宣徽 见他才思敏捷,韵句鏗鏘,心下大喜。”
分類:
有韵
韵律
文句
《韵府拾遗 屑韵》:
韵咽(韵咽)
李纲秋色赋冷浸空庭蛩螀韵咽
《國語辭典》:
韵学(韻學)
拼音:
yùn xué
考正音读、研究声韵的学科。
分類:
音韵学
《國語辭典》:
音韵学(音韻學)
拼音:
yīn yùn xué
1.研究人类语言音韵结构的学问。
2.声韵学的别名。参见「声韵学」条。
分類:
音韵学
语言学
部门
语音
结构
和语
演变
《漢語大詞典》:
元韵(元韻)
原韵。 清
赵翼
《
陔馀丛考·元韵原韵
》
:“近代词章家和朋友诗则曰原韵,和御製诗则曰元韵。盖取元音之元,以示尊崇。不知原韵本应作元韵,并非假借也。元者,本也。本来,曰元来。”
分類:
原韵
《漢語大詞典》:
韵磬(韻磬)
琴名。 唐
李肇
《
唐国史补
》
卷下:“ 李汧公 雅好琴,常斫桐,又取漆桶为之,多至数百张,求者与之。有絶代者,一名‘响泉’,一名‘韵磬’,自宝于家。”参见“ 响泉 ”。
分類:
琴名
《漢語大詞典》:
响泉(響泉)
古琴名。 唐
李绰
《
尚书故实
》
:“ 李汧公 取桐孙之精者,杂缀为之,谓之百纳琴,用蜗壳为徽,其间三面尤絶异。通谓之响泉、韵磬,絃一上可十年不断。” 宋 王谠
《
唐语林·补遗二
》
:“ 李汧公 镇 宣武 ,好琴、书。自造琴,取新旧桐材扣之,合律者裁而胶缀。所蓄二琴殊絶,其名‘响泉’、‘韵磬’者也。” 宋
苏轼
《破琴》
诗叙:“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絃。此生若遇 邢和璞 ,方信 秦 筝是响泉。”
分類:
古琴名
琴
《漢語大詞典》:
器韵(器韻)
器局与风度。
《
旧唐书·卫次公传
》
:“﹝ 次公 ﹞器韵和雅,弱冠举进士。” 清
侯方域
《赠王子序》
:“余曾一见 王君 於郡东旅舍,已而偕讌集 共城 ,叹其器韵闲远不可得。”
分類:
器局
风度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