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76
典故
6
词典
389
佛典
2
其它
79
共389,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词典
(续上)
蒋凝四韵
脚韵
娇韵落梅
间红韵紫
京韵大鼓
精识音韵
节短韵长
卖韵
每句韵
两韵诗
辘轳韵
林下风韵
林籁泉韵
流风余韵
《分类字锦》:
蒋凝四韵(蒋凝四韵)
摭言蒋凝应宏词为赋止及四韵顷刻播传或曰白头花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
分类:
诗赋
《漢語大詞典》:
脚韵(脚韻)
韵文句末所押的韵。 清
阮元
《文韵说》
:“ 梁 时恒言所谓韵者,固指押脚韵,亦谓章句中之音韵,即古人所言之宫羽,今人所言之平仄也。” 朱自清
《歌谣里的重韵》
:“歌谣以重迭为生命,脚韵只是重迭的一种方式。”
分類:
韵文
文句
《分类字锦》:
娇韵落梅(娇韵落梅)
李峤
莺诗
声分折杨吹,娇韵落梅风。
分类:
莺
《分类字锦》:
间红韵紫(间红韵紫)
张率 绣赋 已间红而韵紫,亦表元而里素。
分类:
锦绣
《國語辭典》:
京韵大鼓(京韻大鼓)
拼音:
jīng yùn dà gǔ
流行于大陆河北、东北、华东地区的一种曲艺。以木板大鼓结合清音子弟书,并吸收平剧、梆子及其他说唱艺术等发展而成。起初多演唱长篇,后主要演唱短篇,只唱不说。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唱腔主要有起板、平腔、快板等。一人演唱,自击鼓、板,以三弦、四胡、琵琶等为伴奏乐器。因自清代起流行于北平、天津二地,故也称为「京津大鼓」。
分類:
京韵大鼓
曲艺
合流
《分类字锦》:
精识音韵(精识音韵)
晋书律历志魏武时河南杜夔精识音韵为雅乐郎中令铸铜工柴玉铸钟其声均清浊多不如法数毁改作玉甚厌之谓夔清浊任意更相诉白于魏武魏武取玉所铸钟杂错更试然后知夔为精于是罪玉
分类:
审音
《漢語大詞典》:
节短韵长(節短韻長)
宋 词以长调为慢词,短调为小令。小令字数少,但要求韵味深长。 清 江顺诒
《
词学集成
》
卷六:“ 张玉田 云:‘词之难於小令,如诗之难於絶句。盖十数句均要无閒字句。要有閒意趣,末又要有餘不尽之意。’案:此所谓节短韵长也。”
分類:
长调
短调
小令
字数
《漢語大詞典》:
卖韵(賣韻)
传说仙女 吴彩鸾 受谪下山为 文箫 妻,家贫日写 唐
孙愐
《
唐韵
》
一编,售之以度日。见 唐 裴铏
《传奇·文箫》
。 元 薛昂夫
《朝天曲》
曲:“ 采鸞 ,怕寒,甲帐无人伴。 文簫 连累堕人间,卖韵供烟爨。”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
:“小仙 吴彩鸞 自与 文郎 卖韵还山,将近千载。”
分類:
仙女
下山
《漢語大詞典》:
每句韵(每句韻)
古诗的韵法之一,又名全韵诗,即一首诗中每句末字皆押韵。
分類:
一首
押韵
《漢語大詞典》:
两韵诗(兩韻詩)
诗体之一种。一首诗中押平仄两韵。如 唐
章碣
《变体诗》
“东南路尽 吴江 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鷺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鴟夷高兴固无边”,就是一首两韵诗。
分類:
诗体
一首
平仄
《漢語大詞典》:
辘轳韵(轆轤韻)
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如第二、第四句用甲韵,则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名。 宋 袁文
《瓮牖闲评》
卷五:“昔 郑都官 与僧 齐己 、 郑损 辈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轆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轆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
分類:
律诗
用韵
格式
《漢語大詞典》:
林下风韵(林下風韻)
同“ 林下风气 ”。 明
徐渭
《跋书卷尾一》
:“ 谢道韞 ,虽是夫人,却有林下风韵,是谓秀中现雅。”
《漢語大詞典》:
林籁泉韵(林籟泉韻)
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
第一篇:“故凡虎斑霞綺,林籟泉韵,俱为文章。”
分類:
风吹
林木
泉石
石相
相激
产生
悦耳
声音
《國語辭典》:
流风馀韵(流風餘韻)
拼音:
liú fēng yú yùn
流传于后世的风俗韵致。明。张颐〈陈伯玉文集序〉:「有唐之兴,文运渐启,虽四杰四友称美于时,然其流风馀韵渐染既久,未能悉除。」也作「流风遗韵」。
分類:
前人
人流
人文
流传
文艺作品
中流
风度
情操
风格
情趣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