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鹄韵(鵠韻)
鹄鸣之声。 宋 宋祁 《送薛学士伯垂同理嘉兴郡》诗:“即席离弦凄鵠韵,几程残魄晦珠胎。”
《漢語大詞典》:复韵(複韻)
即重韵。重复使用相同的字为韵脚。 杨树达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韵文不避复韵例》:“古人韵文不避复韵。如诗·终风云:‘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以霾、来、来、思为韵。‘来’字二见。”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古人不忌重韵
分類:重复韵脚
《漢語大詞典》:促韵(促韻)
急促之音。 唐 方干 《登龙瑞观北岩》诗:“促韵寒鐘催落照,斜行白鸟入遥空。”
分類:急促
《骈字类编》:翠韵(翠韵)
唐 孟郊 尧歌 其二 翠韵仙窈窕,岚漪出无端。
《漢語大詞典》:列韵(列韻)
按韵联句作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孝武 爱文, 柏梁 列韵, 严马 之徒,属辞无方。”
分類:联句作诗
《國語辭典》:平水韵(平水韻)  拼音:píng shuǐ yùn
宋时作为写诗押韵依据的韵书。近体诗的协韵,在切韵系韵书中有同用、独用的现象。直到宋刘渊依写诗用韵习惯,编《礼部韵略》,并合同用的韵为一百零七韵目,刘为平水人,故称为「平水韵」。可惜今已亡佚。同时,金王文郁有《新刊韵略》,元阴时夫有《韵府群玉》,是将上声回、拯合为一韵,成一百零六韵目,为元、明、清以来作近体诗押韵的依据,沿用至今。
《漢語大詞典》:进退韵(進退韻)
见“ 进退格 ”。
《漢語大詞典》:进退格(進退格)
亦作“ 进退韵 ”。 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一首诗采用两个相近的韵部来押韵,隔句递换用韵,一进一退,故名。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轆轤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郭绍虞 校释:“若律诗先二韵甲,次二韵乙,为轆轤格。两韵间押,为进退格。”诗人玉屑·诗体下·进退格引 宋 黄朝英 《缃素杂记》:“ 郑谷 与僧 齐己 、 黄损 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轆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轆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齐梁格’、‘元和格’,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轆轤格’、‘进退格’,则律诗中又增限制。”亦有诗题标明为‘进退格’者,如: 宋 杨万里 有《小憩土坊镇新店进退格》; 柳亚子 有《感事呈冶公用进退格》
《漢語大詞典》:交韵(交韻)
谓汇成和谐的声音。 唐 皮日休 《通玄子栖宾亭记》:“每空斋寥寥,寒月方午,松竹交韵。”
《漢語大詞典》:兼韵(兼韻)
近体诗用韵的一种方法。指同一首诗中,兼用通用韵部的字押韵。 清 吴乔 围炉诗话卷一:“ 唐 人有嫌韵、兼韵之法。嫌韵即出韵也;兼韵亦名干韵,谓兼取通用韵中一二字也。嫌韵与兼韵可通用,不可转用。寒与删、先得相兼,以其通用故也;而转用之真、文、元则不可。” 清 吴乔 围炉诗话卷一:“ 唐 人排律有兼韵者,东兼冬,庚兼青是也……通用乃 刘渊 并韵以前之法。”
《骈字类编》:珂韵(珂韵)
耿湋 远珂时接韵。
《分类字锦》:雨中娇韵(雨中娇韵)
赵福元 梨花诗 玉作精神雪作肤,雨中娇韵越清癯。若人会得嫣然态,写作杨妃出浴图。
分类:梨花
《分类字锦》:有名家韵(有名家韵)
谢混 诫族子诗 康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若加绳染功,剖莹如琼瑾。
分类:从子
《國語辭典》:馀韵流风(餘韻流風)  拼音:yú yùn liú fēng
流传下来的韵致和风尚。《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九。龙泉记。寿祝椿堂》:「家传旧清白,馀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
《分类字锦》:馀韵袅空(馀韵袅空)
章孝标 闻角诗 馀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
分类:角笳
《分类字锦》:中和七韵(中和七韵)
旧唐书德宗纪贞元六年二月百寮会宴于曲江亭上赋中和节群臣赐宴七韵是日百寮进兆人本业三卷司农献黍粟各一斗
分类:燕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