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6,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隔音
幽音
扬音
洪音
发音
谐音
回音
音像
音邮
方音
高音
书音
通音
革音
调音
《國語辭典》:隔音  拼音:gé yīn
隔绝外界的声音。如:「现代建筑,多有隔音设备。」
《骈字类编》:幽音
唐 刘希夷 嵩岳闻笙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漢語大詞典》:扬音(揚音)
谓发出高亢的声音。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 南朝 宋 鲍照 《日落望江赠荀丞》诗:“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
《國語辭典》:洪音  拼音:hóng yīn
声韵学上指主要母音舌位较低、较后、口腔共鸣器空隙大的音。相对于细音而言。如宋、元等韵学家将一、二等韵视为洪音,把三、四等韵当做细音。
《國語辭典》:发音(發音)  拼音:fā yīn
泛指发出声音。也用于指发出语音或乐音。如:「发音清楚正确,是播音员的基本素养。」
《國語辭典》:谐音(諧音)  拼音:xié yīn
1.振动体所发出声音的频率,最低频率之音为基音,即第一谐音。其馀频率为基音整数倍者,依次称为第二谐音、第三谐音、……等。除基音之外的谐音也称为「泛音」。
2.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如凉、娘。
《國語辭典》:回音  拼音:huí yīn
回覆的音信。《三国演义》第八八回:「却说孟获在帐中专望回音,忽报有二人回了。」《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明日来讨回音罢!」
《漢語大詞典》:音像
录音和录像。有时亦指录音和录像设备。《人民日报》1984.5.25:“ 港 澳 和国外唱片商人入境后大量录制文艺节目现象经常发生,国内文艺音像制品的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
《漢語大詞典》:音邮(音郵)
书信。 南朝 陈 徐陵 《又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临 江 总轡,企望音邮。”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方音  拼音:fāng yīn
方言的语音。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因诸种因素影响,往往形成语音的差别,在标准音确立后,不同于标准音的概称为「方音」。
《国语辞典》:高音  拼音:gāo yīn
音谱中高于基础音的音调。如:「她唱高音时,声音真是圆润好听。」
《韵府拾遗 侵韵》:书音(书音)
梁简文帝金錞赋矧元常之五熟又刻篆以书音
《漢語大詞典》:通音
传达消息,互通音讯。 郑观应 《易言·论公法》:“近百年来,轮船驶于重洋,火车驰于陆路,而电线遥接于数万里外,顷刻通音。”
《漢語大詞典》:革音
(1).革鼓之声。古代表示结阵进军。《风后握奇经》:“革音五:一持兵;二结阵;三行;四趋走;五急鬭。”
(2).变更恶声。谓改恶从善。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庶推诚心,颇感羣物,飞鴞有革音之期,阐提获自拔之路。”
《國語辭典》:调音(調音)  拼音:tiáo yīn
乐器校正音准之意。通常乐器弹奏之前会先行校正音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