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9,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余音
跫音
正始音
和音
鸾音
音调
音义
芳音
希音
鼓音
泉音
惠音
唐音
瑶华音
嘉音
《國語辭典》:馀音(餘音)  拼音:yú yīn
馀留在脑海中的声音。如:「馀音萦绕」。
《國語辭典》:跫音  拼音:qióng yīn
脚步声。如:「空谷跫音」。
《漢語大詞典》:正始音
见“ 正始之音 ”。
《國語辭典》:正始之音  拼音:zhèng shǐ zhī yīn
三国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人的清谈。《晋书。卷三六。卫瓘传》:「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何平叔若在,当复绝倒。」
《國語辭典》:和音  拼音:hé yīn
1.和谐、祥和之音。《乐府诗集。卷一五。燕射歌辞三。晋朝飨乐章。群臣酒行歌》:「渥恩颁美禄,咸濩听和音。」
2.乐曲中,两个以上不同的音阶同时发声,互相搭配,产生和谐的声音。
《漢語大詞典》:鸾音(鸞音)
(1).鸾鸟鸣声。 唐 李商隐 《寄华岳孙逸人》诗:“惟应逢 阮籍 ,长啸作鸞音。” 朱鹤龄 注:“《晋书》: 阮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 ,与商略终古及栖神道气之术, 登 皆不应, 籍 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鸞凤之音,响动巖谷,乃 登 之啸也。” 明 张煌言 《师次湄岛诸勋镇行长至礼余以服制不与志感》诗:“太史徒然吹凤律,诸侯空自噦鸞音。”
(2).鸾铃的鸣声。 明 何景明 《述归赋》:“张孔雀之翠盖兮,谐鸞音于下辐。”
(3).比喻佳音,好消息。 明许三阶《节侠记·密报》:“惊看烽火关情紧,全凭这书信。雁帛莫浮沉,鸞音要详审。”
《國語辭典》:音调(音調)  拼音:yīn diào
在物理学上指声音的频率。音调高者表示声音高亢;音调低者表示声音低沉。
《國語辭典》:音义(音義)  拼音:yīn yì
1.文字的读音及意义。《康熙字典。凡例》:「今于音义相同之字,止云:『注见某字』,不载音义。」
2.注释典籍上字音和字义的一种著作体式。如《屈宋古音义》、《一切经音义》等。
《漢語大詞典》:芳音
(1).指诗文佳作。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幸藉芳音多,承风采餘绚。” 明 宋濂 《送许存礼赴北平教授任序》:“继前古之芳音,首羣英之雅製。”
(2).犹佳音。 南唐 李煜 《采桑子》词:“緑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朧入梦来。”
(3).美妙的声音。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六:“两两黄鸝色似金,裊枝啼露动芳音。”
《漢語大詞典》:希音
(1).奇妙的声音。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实境》:“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2).指玄远高超的言谈。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隋 江总 《明庆寺尚禅师碑铭》:“空行已无,希音和寡,不有耆德,谁其继者?”
(3).缺少音乐。 明 李贽 《〈初潭集〉又叙》:“何代无人,特恨无识人者!何世希音,特恨无赏音者!”
《漢語大詞典》:鼓音
(1).战鼓的声音。左传·成公二年:“ 郤克 伤於矢,流血及屨,未絶鼓音。”汉书·陈汤传:“ 延寿 、 汤 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面围城。”
(2).谓弹琴。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春申君传:“ 春申君 曰:‘何能?’对曰:‘能鼓音,读书通一经。’”
《漢語大詞典》:泉音
谓黄泉下死人的音讯。 宋 梅尧臣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之三:“黄鸝啼棘上,玉女问泉音。”
《國語辭典》:惠音  拼音:huì yīn
1.清扬和畅的声音。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2.对他人书信的敬称。晋。陆机赠冯文罴〉诗:「夫子茂远猷,颖诚寄惠音。」
《漢語大詞典》:唐音
(1).指汉语。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更堪诵入陀罗尼,唐音梵音相杂时。”
(2).指 唐 诗及其风格。 宋 朱胜非 《秀水闲居录》:“此 陈与义 《秋夜诗》也,置之 唐 音,不復可辨。”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学穷 宋 理谈偏妙,诗合 唐 音自不知。”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余与同人倡南社,思振 唐 音,以斥傖 楚 。”
分類:汉语风格
《國語辭典》:瑶华音(瑤華音)  拼音:yáo huá yīn
对他人书信的美称。南朝齐。谢朓〈郡内高斋閒望答吕法曹〉诗:「惠而能好我,向以瑶华音。」唐。李白代别情人〉诗:「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分類:他人书翰
《漢語大詞典》:嘉音
(1).佳音。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别时悲已甚,别后情更延。倾想迟嘉音,果枉《济江篇》。”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明公养素畜德,进业及时,屡承嘉音,愿託神契。”
(2).乐音;悦耳之音。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宫商角徵不同,嘉音以章,谓之和声。” 唐 杜甫 《过津口》诗:“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