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89,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页
异口同音
庸乃知音
莺音
注音字母
重音节
重唇音
郑卫之音
众啄同音
众音互作
正始之音
正月之音
正音法
知音臻妙
知音识趣
词典(续上)
以音相授异口同音
庸乃知音
莺音
注音字母
重音节
重唇音
郑卫之音
众啄同音
众音互作
正始之音
正月之音
正音法
知音臻妙
知音识趣
《分类字锦》:庸乃知音
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徬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座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分类:杂乐器
《骈字类编》:莺音(莺音)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 新叶有佳色,残莺有好音。
《高级汉语词典》:注音字母 拼音:zhù yīn zì mǔ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用来标注汉字字音的音标,采用笔划简单的汉字,有的加以修改,共有二十四个声母,十六个韵母
《高级汉语词典》:重音节 拼音:zhòng yīn jié
相对有力或突出的音节
《國語辭典》:郑卫之音(鄭衛之音) 拼音:zhèng wèi zhī yīn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也作「郑卫之曲」、「郑卫之声」。
《分类字锦》:知音臻妙
梦溪笔谈:高邮人桑景舒。性知音。听百物之声。悉能占其灾福。尤善乐律。旧传有虞美人草。闻人作虞美人曲。则枝叶皆动。他曲不然。景舒详其曲声。曰。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亦动。乃谓之虞美人操。其声调与虞美人曲全不相近。而草辄应之者。律法同管也。其臻妙如此。
分类: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