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9,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音型
音信杳无
音效
音位
音所由生
音速
音素文字
音声子
音声人
音声独绝
音颡
音如扣钟
音如晨鹄
音容笑貌
淫音
《漢語大詞典》:音型
具有一定特性,能表达出某种情绪或意境的某种节奏类型。《人民日报》1973.5.7:“聆听了最富有 巴基斯坦 民间音乐气派的音调、音型、节奏和旋律。”《光明日报》1973.5.23:“虽然仍是刚才那首曲调的旋律线和节奏形式,但已变换了调式,使句首上行的音型增添了愤懑、悲痛的感情。”
《國語辭典》:音信杳无(音信杳無)  拼音:yīn xìn yǎo wú
没有任何音讯、消息。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二出:「光阴瞬息如驹过,盼前程音信杳无。」也作「杳无音信」。
分類:消息
《國語辭典》:杳无音信(杳無音信)  拼音:yǎo wú yīn xìn
没有任何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自你三口儿去后,一十五年,杳无音信。」《文明小史》第五四回:「禀帖进去之后,约有半个多月,杳无音信。」也作「杳无信息」、「音信杳然」、「音信杳无」。
分類:消息
《国语辞典》:音效  拼音:yīn xiào
在广播或影视节目中,配合节目内容呈现的音乐效果。可以现成的唱片或录音带播放,或由现场制作各种音响效果,以代替某种真实或象徵的声音,烘托整体气氛。也称为「音响效果」。
《國語辭典》:音位  拼音:yīn wèi
语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如国语中霸[bà]、怕[pà]、骂[mà]三个词的元音完全相同。能区分其语义,完全靠三个不同的辅音来表示。因此〔b-〕、〔p-〕、[m-]在国语当中是三个辨义的单位,即三个不同的音位。
《分类字锦》:音所由生
礼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分类:作乐
《國語辭典》:音速  拼音:yīn sù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率。音速随传音介质的温度而变。例如在正常状况时,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率约为每小时一千二百公里。
《國語辭典》:音素文字  拼音:yīn sù wén zì
一种拼音文字。音素文字中每个词素的写法反映其实际发音。如土耳其文、克罗西亚文等。
《漢語大詞典》:音声子(音聲子)
鸟名。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鸟兽:“音声子,鸟名,出 兴州 ,百舌之类也。”
分類:鸟名
《漢語大詞典》:音声人(音聲人)
唐 代对官府乐人的总称。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唐 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音乐:“ 唐 每岁閲司农户容仪正者归太乐,与前代乐户,总名音声人。”
分類:官府乐人
《分类字锦》:音声独绝(音声独绝)
伏滔长笛赋序:余同寮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伯喈之所制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历代传之至于今。
《高级汉语词典》:音颡
喉咙
《分类字锦》:音如扣钟(音如扣钟)
高僧传:释智佺,姓张氏,铜台永济人也。九岁于邺都临清王舍城寺事师。暨受具戒,身器挺然八尺,面色玉如,行步若舒雁,言音如扣钟,人望之凛然,佥曰:美丈夫也。
分类:
《分类字锦》:音如晨鹄(音如晨鹄)
山海经:钦䲹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
分类:
《國語辭典》:音容笑貌  拼音:yīn róng xiào mào
人的声音与微笑。常用来表示怀念。如:「虽然爷爷已经过世三年,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仍深映在我的脑海里。」
《漢語大詞典》:淫音
淫邪的乐声。孔丛子·记义:“若夫观目之靡丽,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
分類:淫邪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