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6,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伉音
俊音
与笳同音
与磬同音
鱼篮观音
余音绕梁
余音袅袅
馀音袅袅
语音学
鹬音
音强
音撇
音片
音盲
音量
《漢語大詞典》:伉音
高亢的声音。 汉 王粲 《七释》:“邪睨鼓下,伉音赴节。”《文选·陆机〈文赋〉》“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 李善 注引《七释》作“亢音”。
分類:高亢声音
《漢語大詞典》:俊音
美好的乐音。 晋 陆机 《七徵》:“於是登 渐臺 ,理俊音,镜玄沚,望长林,逐狡兽,弋轻禽。”
分類:美好乐音
《分类字锦》:与笳同音(与笳同音)
繁钦与魏文帝笺:时都尉薛访车子,年始十四,能喉啭引声,与笳同音,白上呈见,果如其言。
分类:
《分类字锦》:与磬同音(与磬同音)
诗:鼓瑟鼓琴,笙磬同音。疏:琴瑟为堂上,钟为堂下,故为笙与磬俱在堂下,以配钟而同音。
分类:笙竽
《國語辭典》:鱼篮观音(魚籃觀音)  拼音:yú lán guān yīn
三十三观音之一,即马郎妇观音。因其手持鱼篮,时乘大鱼于水上,故称为「鱼篮观音」。
分類:佛教观音
《漢語大詞典》:余音绕梁(餘音繞梁)
(1).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后因以“餘音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圆润,馀韵无穷。《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餘音绕梁,三日不絶’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 小玉先生 説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
(2).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清 贺裳载酒园诗话·宋欧阳修:“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随言尽,无復餘音绕梁之意。”亦作“ 餘响遶梁 ”、“ 餘响绕梁 ”。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秦青 顾谓其友曰:‘昔 韩娥 东之 齐 ,遗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而去,餘响遶梁,三日不絶,左右以其人弗去。’”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中:“ 韩娥 过 齐 雍门 ,鬻歌假食,既毕,而餘响绕梁,三日不絶。”
《高级汉语词典》:余音袅袅
歌声的余音回荡缭绕
《国语辞典》:馀音袅袅(馀音袅袅)  拼音:yú yīn niǎo niǎo
形容声音非常美妙,绵延不绝。宋。苏轼〈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也作「馀音绕梁」。
《國語辭典》:语音学(語音學)  拼音:yǔ yīn xué
专门研究语音的构成、变化、演变、发展、现象、规律及其分析、应用等的学科,为语言学的一部分。
《骈字类编》:鹬音(鹬音)
尔雅翼见鹬鸟下。
《國語辭典》:音强(音強)  拼音:yīn qiáng
声音的强弱。语音的强弱或轻重和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以及发音时气力的强弱有关,表现于音波振幅的大小。在很多语言中运用声音的强弱来区别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也称为「音量」、「音势」。
《漢語大詞典》:音撇
按基准音的自然比,用不同方式调谐一个音所产生的音调误差(不应大于80∶81)
自然音阶中较大一个全音和较小一个全音之间的频率差,相应的频率比为81/80
《漢語大詞典》:音片
唱片。 续范亭 《五百字诗》序:“饭后花下漫谈,音片自奏。”
分類:唱片
《高级汉语词典》:音盲  拼音:yīn máng
不善辨别音高
《國語辭典》:音量  拼音:yīn liàng
1.声音的强弱程度。参见「音势」条。
2.声音的大小。如:「请你把收音机的音量关小一点。」
分類:声音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