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6,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咽音
便音
鼻音
颤音
呼音
黄犬音
回音壁
罕音
合元音
兑音
贰音
观音手
观音素
官音
复音
《高级汉语词典》:咽音  拼音:yān yīn
咽部发出的声音
《漢語大詞典》:便音
托便人传达的音信。 明 邵璨 《香囊记·忆子》:“想必路途迢递人事蹉跎,是以便音难寄。”
分類:传达音信
《國語辭典》:鼻音  拼音:bí yīn
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阻塞,软颚和小舌下垂,气流改从鼻腔逸出,即成为鼻音。国音中的鼻音有ㄇ、ㄋ。鼻音为塞音的鼻音化,故也称为「鼻破裂音」;又因气流在口腔中受到阻塞,而在鼻腔中自由通过,故也称为「塞通音」。
《國語辭典》:颤音(顫音)  拼音:zhàn yīn
装饰音名称。Trill、Trillo的中译名。主要音与相邻音的快速交替演奏。
《漢語大詞典》:呼音
指语音。管子·地员:“呼音中角,其水仓,其民彊。” 尹知章 注:“谓此地号呼之声其音中角。”
分類:语音
《國語辭典》:黄犬音(黃犬音)  拼音:huáng quǎn yīn
比喻书信或消息。参见「黄耳传书」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驿长不遇梅花使。」
《漢語大詞典》:黄犬
(1).猎犬。史记·李斯列传:“ 二世 二年七月,具 斯 五刑,论腰斩 咸阳 市。 斯 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晋 向秀 《思旧赋》:“昔 李斯 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唐 李白 《襄阳歌》:“ 咸阳 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明杨珽《龙膏记·脱难》:“且向那势利塲中弄滑,把英雄来叱咤。到头来燃脐有样,黄犬堪嗟。”
(2).指 晋 陆机 的黄耳犬。 机 有犬曰黄耳,曾为 机 长途传递书信。事见 晋 祖冲之 述异记。后遂以“黄犬”为信使的代称。 宋 秦观 《别程公闢给事》诗:“裘敝黑貂霜正急,书传黄犬岁将穷。”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越越的青鸞信杳,黄犬音乖。” 明单本《蕉帕记·备聘》:“佳兆托红鸳,好信凭黄犬。”
《漢語大詞典》:回音壁(迴音壁)
一种能将声音沿墙面传送的环形墙壁。因声波的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细语,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 北京 天坛 南部的回音壁,建于 明 嘉靖 九年(公元1530年),是砖砌圆形光滑的大围墙,高6米,直径65米。
《韵府拾遗 侵韵》:罕音
傅亮文廛里萧条鸡犬罕音
《漢語大詞典》:合元音
旧时语音学上指开口度较小,发音时舌位比较高的几个元音。
《漢語大詞典》:兑音
钟音。古代以八卦与八音相配,钟为兑音。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絃,离音也;鐘,兑音也。”
《漢語大詞典》:贰音(貳音)
异音;不同的声音。 晋 陆机 《吴贞献处士陆君诔》:“孩不贰音,抱或同襁。抚髫并育,携手相长。”
分類:声音
《漢語大詞典》:观音手(觀音手)
一种小贝壳。旧时 浙江 沿海的人将这种小贝壳用线串在一起,戴在孩子的手腕或脚踝上,认为可以避邪。 鲁迅 《呐喊·故乡》:“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國語辭典》:观音素(觀音素)  拼音:guān yīn sù
民间相传观世音菩萨诞生、得道、升天的日子,分别是农历的二、六、九月的十九日,这三天都有热烈的庆祝活动。一般礼拜观音的人,从二月一日至十九日、六月一日至十九日、九月一日至十九日,都以斋戒沐浴来表示对观音的尊敬,这三次长素就称为「观音素」。如:「我吃的是观音素,明天就开斋。」
《漢語大詞典》:官音
(1).即 观音 。 唐 赵义成 《造像记》:“敬造 官音 像一铺。”
(2).即官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脱套》:“花面声音,亦如生旦外末,悉作官音。” 黄侃 《音略》:“官音者,今所谓普通之音也。”
分類:官话观音
《國語辭典》:复音(復音)  拼音:fù yīn
答覆、回函。如:「静候复音」。
《國語辭典》:复音(複音)  拼音:fù yīn
由两种以上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结合所产生的声波,称为「复音」。如:「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大都是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