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6,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混音
诒音
音姿
音准
音谣
音婉
音气
音波
音格
译音
噪音
征音
观音土
反音
黄鹄音
《国语辞典》:混音  拼音:hùn yīn
录制影音内容时的声音合成技术。
《漢語大詞典》:诒音(詒音)
寄传音信。诗·郑风·子矜“纵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唐 陆德明 释文:“《韩诗》作‘詒’。詒,寄也,曾不寄问也。”
分類:音信
《漢語大詞典》:音姿
话音与姿态。南史·张畅传:“音姿容止,莫不瞩目,见者皆愿为尽命。”
分類:话音姿态
《國語辭典》:音准(音準)  拼音:yīn zhǔn
歌唱或乐器演奏中所发出的音高,能与一定乐律的音高相符。
《漢語大詞典》:音谣(音謡)
犹谣言。《魏书·李彪传》:“直绳之官,人所忌疾,风谤之际,易生音謡。”
分類:谣言
《韵府拾遗 阮韵》:音婉
天禄阁外史鼓琴而音婉以和歌豳风而声噰以舒
分类:音婉
《漢語大詞典》:音气(音氣)
(1).指古代以律管测定的节气。书·舜典“声依永,律和声” 孔 传:“声谓五声,宫、商、角、徵、羽;律谓六律、六吕,十二月之音气。言当依声律以和乐。”参见“ 葭灰 ”、“ 灰管 ”。
(2).犹声气。指说话的声音、语气、气概。 汉 王充 论衡·是应:“人含五常,音气交通,且犹不能相知。”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董仲舒 尝下帷独咏,忽有客来,风姿音气,殊为不凡。”魏书·高遵传:“ 遵 形貌庄洁,音气雄畅。”
《國語辭典》:音波  拼音:yīn bō
当物体发生振动时,其周围的空气因震动而产生波动,此波触耳而成音,故称为「音波」。也称为「声波」。
《漢語大詞典》:音格
指诗歌的格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绿窗遗稿:“﹝故妻 孙氏 蕙兰 ﹞因其弟受 唐 诗家法於庭,取而读之,得其音格,輒能为近体五七言,语皆閒雅可诵。”
分類:诗歌格律
《國語辭典》:译音(譯音)  拼音:yì yīn
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它发音相同或相似的文字表达出来,即称为「译音」。
《國語辭典》:噪音  拼音:zào yīn
1.声波的频率及强弱变化杂乱无规律,听起来令人感觉不悦。另声音响度超过法定标准也称为噪音。
2.嘈杂、刺耳的声音。如:「都市里的噪音常是造成人们重听的主因。
《漢語大詞典》:征音(徵音)
指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级。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四:“徵音録响,操终则絶。”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三大祭之乐缺商:“窃谓五音如四时代谢,不可缺一。若无徵音,则本朝之乐大段不成説话。”参见“ 徵声 ”。
《國語辭典》:观音土(觀音土)  拼音:guān yīn tǔ
一种白色黏土,荒年时灾民常用以充饥,能济一时之困,唯多服则凝结肠内,能致人于死。也称为「观音粉」。
分類:四川
《國語辭典》:观音粉(觀音粉)  拼音:guān yīn fěn
一种白土。荒年时灾民常用以充饥,能济一时之困,唯多服则凝结肠内,能致人于死。也称为「观音土」。
《漢語大詞典》:反音
即反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近代辞人,率多猜忌,至乃比语求蚩,反音取瑕。”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音字用点:“至 魏 孙炎 ,始作反音,则今反切之学也。”详“ 反切 ”。
分類:反切
《國語辭典》:反切  拼音:fǎn qiè
古人切语之法,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如「东,德红切」、「反,甫晚切」。
《漢語大詞典》:黄鹄音(黄鵠音)
《黄鹄歌》。 明 沈鲸 《双珠记·元宵灯宴》:“镜中畏见青鸞舞,琴里愁闻黄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