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89
典故
35
词典
1006
佛典
236
其它
112
共1006,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音感
长音
泛音
今音
比音
宝音
的音
齿音
全音
实音
理音
侬音
绪音
音儿
觉音
《国语辞典》:
音感
拼音:
yīn gǎn
对音色、音高、节奏等音乐现象的辨识及感知能力。为英语sensation of tone的意译。
分类:
音色
音高
节奏
音乐
辨识
感知
知能
能力
《漢語大詞典》:
长音
拖长的声音
长元音
分類:
拖长
元音
声音
《國語辭典》:
泛音
拼音:
fàn yīn
振动体所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于基音频率、且为基音频率的整数倍者。
分類:
七弦琴
乐音
琴面
十三
复音
指示
音节
标识
除去
基音
频率
《國語辭典》:
今音
拼音:
jīn yīn
1.现代的语音。
2.音韵学上指以《切韵》、《广韵》等韵书为代表的隋唐音。与以《诗经》押韵、《说文》谐声等为代表的周秦音(古音)相对。
分類:
现代
音韵学
语语
语音
等韵
韵书
《漢語大詞典》:
比音
(1).配合各种声音,使其谐和。
《
礼记·乐记
》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郑玄 注:“比合其音,而播乐器也。”
(2).同音。 宋
岳珂
《
桯史·阳山舒城
》
:“ 龙舒 在 淮 最殷富。虏自乱华, 江 浙 无所不至,独不入其境。説者谓其语忌,葢以 舒 之比音为‘输’也。”
分類:
配合
同音
声音
谐和
《骈字类编》:
宝音(宝音)
云笈七签真道高妙不得妄宣轻泄宝音七祖充责
《漢語大詞典》:
的音
真实的消息。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
:“ 太仓 失守,未知确实,俟有的音,再行飞稟。”
分類:
真实
消息
《国语辞典》:
齿音(齿音)
拼音:
chǐ yīn
以舌尖近齿,迸出气息所发的声母。如国音字母之ㄓ、ㄔ、ㄕ、ㄖ及ㄗ、ㄘ、ㄙ皆属之。
分类:
舌尖
迸出
出气
气息
声母
国音
音字
字母
《國語辭典》:
全音
拼音:
quán yīn
在平均律音阶体系中,一个八度内分十二个半音。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为英语whole tone的意译。
分類:
音乐
乐用
八度
划分
十二个
《漢語大詞典》:
实音(實音)
确实的消息。 清
薛福成
《
庸盦笔记·轶闻·六指人冤狱
》
:“贼具吐其实。盖贼与新郎相隔一村,自杀新郎后,远适 闽 省,既遇同乡,乃欲探一实音也。”
分類:
确实
消息
《漢語大詞典》:
理音
(1).弹奏音乐。 汉
枚乘
《七发》
:“ 景春 佐酒, 杜连 理音。”
(2).辨别声音。 晋
葛洪
《
抱朴子·博喻
》
:“壶耳不能理音,屩鼻不能识气。”
分類:
辨别
弹奏
声音
音乐
《漢語大詞典》:
侬音(儂音)
指 吴 越 一带的语音。 明
钟惺
《江行》
诗:“奴子入 吴 学细唾,儂音傖舌字全生。” 清
曹寅
《西池集饮喜晤陈心简》
诗:“石叶新妆女,儂音白项儿。”
分類:
语音
《漢語大詞典》:
绪音(緒音)
馀音。 清
周亮工
《书影》
卷十:“吾故曰 义山 之诗,乃诗人之绪音, 屈 宋 之遗响,盖得 子美 之深而变出之者也。”
分類:
馀音
《国语辞典》:
音儿(音儿)
拼音:
yīn ér
1.声音。如:「电话那头传来的音儿很轻柔,感觉十分亲切。」
2.语气中微露的意思。如:「听话要听音儿。」
分类:
声音
语气
中微
意思
《国语辞典》:
觉音(觉音)
拼音:
jué yīn
印度的一位高僧。生卒年不详,约在四至五世纪间。生于北印度菩提伽耶附近。精通《吠陀》等经典,后从离婆多出家学习巴利三藏,五世纪初到斯里兰卡,住在大寺,从僧伽波罗进修三藏经典和注疏,后移居犍陀伽罗寺研究著作。是巴利语系最杰出的学者。他几乎把巴利三藏都作了注释。并著作《清净道论》,是一部综述上座部佛法的名著。晚年回印度朝拜提树,不知所终。
分类:
印度
一位
位高
高僧
四至
五世
世纪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