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89
典故
35
词典
1006
佛典
236
其它
112
共1389,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高音
书音
通音
革音
调音
风音
玄音
庸音
音讯
音形
光音
纳音
言音
音释
变音
《国语辞典》:
高音
拼音:
gāo yīn
音谱中高于基础音的音调。如:「她唱高音时,声音真是圆润好听。」
分类:
高音
中高
音调
《韵府拾遗 侵韵》:
书音(书音)
梁简文帝金錞赋:矧元常之五熟,又刻篆以书音。
《漢語大詞典》:
通音
传达消息,互通音讯。 郑观应
《易言·论公法》
:“近百年来,轮船驶于重洋,火车驰于陆路,而电线遥接于数万里外,顷刻通音。”
分類:
传达
消息
互通
通音
音讯
《漢語大詞典》:
革音
(1).革鼓之声。古代表示结阵进军。
《风后握奇经》
:“革音五:一持兵;二结阵;三行;四趋走;五急鬭。”
(2).变更恶声。谓改恶从善。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
:“庶推诚心,颇感羣物,飞鴞有革音之期,阐提获自拔之路。”
分類:
变更
鼓之
恶声
改恶从善
进军
《國語辭典》:
调音(調音)
拼音:
tiáo yīn
乐器校正音准之意。通常乐器弹奏之前会先行校正音准。
分類:
调音
调弄
制订
演奏
歌喉
乐律
弦乐器
调整
规定
恰当
音阶
《漢語大詞典》:
风音
1.风声。 唐
孟郊
《寒溪》
诗:“冰齿相磨嚙,风音酸鐸铃。” 唐
皎然
《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
诗:“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
2.音讯。 宋
范仲淹
《与蔡钦圣殿丞书》
:“渐远风音,黯黯为恋。”
《闻见前录》
卷十引 宋 吕献可 诗:“冥冥鸿羽在云天,邈阻风音已廿年。”亦指书信。 宋
范仲淹
《过长安醉别资政郑侍郎》
诗:“故素几云在,风音莫猒频。”
分類:
风声
音讯
书信
《漢語大詞典》:
玄音
佛的声音,指佛教经义。 晋
支遁
《释迦文佛像赞》
:“大象罕窥,乃圆其明,玄音希和,文以八声。” 南朝 梁
沈约
《为文惠太子解讲疏》
:“震玄音於六宵,畅微言於永劫。” 五代
齐己
《寄酬秦府高推官辇》
诗:“争得相逢一携手,拂衣同去听玄音。”
分類:
声音
佛教
经义
《漢語大詞典》:
庸音
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 晋
陆机
《文赋》
:“故踸踔於短垣,放庸音以足曲。”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
:“至若资丑行以自媒,衒庸音而苟进,固立身之殊路,行己之外篇矣。”
分類:
平庸
文辞
和言
言论
《國語辭典》:
音讯(音訊)
拼音:
yīn xùn
1.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再三叹息,仍旧装束好了,主仆取程前行。此后不闻十一娘音讯,已是十馀年。」
2.指符号刺激,包括音波、手势、文字、图像、动作、语言等含有意义的讯号。
分類:
音讯
音信
《漢語大詞典》:
音形
话音与形貌。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
诗:“年往诚思劳,路远阔音形。” 宋
朱熹
《拟古》
诗之四:“念我同心子,音形阻一方。”
分類:
话音
形貌
《漢語大詞典》:
光音
见“ 光音天 ”。
《漢語大詞典》:
光音天
佛教语。色界诸天之一,二禅天之第三天。此天绝音声,以光为语言,故名。亦泛指二禅天。 唐 玄应
《
一切经音义
》
卷三:“阿波会天,此云光音天,亦言极光浄天,即第二禪第三天也。” 清
钱谦益
《孙子长征君六十寿序》
:“当骤雨为沉灰,夜壑负趋之后,此两人者,如光音天人,遗种劫后,亦不可不谓之多也。”亦省作“ 光音 ”。 明
胡应麟
《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抄上
》
:“层城閬风之巍峨,光音浄乐之瑰丽,幻而究於无者也。”
分類:
佛教语
色界
诸天
禅天
《漢語大詞典》:
纳音(納音)
古以五音(宫、商、角、徵、羽)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相合为六十音,与六十甲子相配合,按金、火、木、水、土五行之序旋相为宫,称为纳音。参阅 宋 沈括
《
梦溪笔谈·乐律一
》
、 清 钱大昕
《纳音说》
。
分類:
纳音
五音
十二律
黄钟
太簇
蕤宾
夷则
大吕
林钟
南吕
相合
六十
三月
《漢語大詞典》:
言音
(1).说话的声音。
《
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
》
:“ 道怜 素无才能,言音甚楚。”
(2).指鸣声。 宋
王安石
《车载板》
诗之二:“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分類:
鸣声
声音
《漢語大詞典》:
音释(音釋)
对文字读音的注释。
《〈康熙字典〉凡例》
:“条分缕析,各引经史音释为证。” 清
张之洞
《輶轩语·语学》
:“有 唐 陆德明
《
经典释文
》
一书,其中皆採集 魏 、 晋 、 南北朝 诸家音释。”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
:“其文字,则用浅近之官话;倘有难字,则加音释,倘有艰语,则加意释。”
分類:
音释
对文
文字
读音
注释
《高级汉语词典》:
变音
拼音:
biàn yīn
男孩到成年期逐渐改变声音的质和音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