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6,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秋音
遏音
择音
北音
鷇音
音仪
桐音
字音
凡音
音语
音通
夷音
枭音
音读
松音
《漢語大詞典》:秋音
犹秋声。 唐 顾况 《游子吟》:“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唐 沈颂 《旅次灞亭》诗:“苍茫孤亭上,歷乱多秋音。”
分類:秋声
《漢語大詞典》:遏音
谓帝王等死后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唐 宋璟 《请停仗内音乐奏》:“四齐虽许作乐,三载犹在遏音。” 宋 欧阳修 《治平元年与赵康靖公书》:“湖园清旷,春物嚮荣,然尚在遏音,必未欲会聚。”
《漢語大詞典》:择音(擇音)
选择善音。一说谓选择荫庇之处。《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 杨伯峻 注:“音,古有二解。 孔 (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鹿得美草,呦呦相呼;至於困迫将死,不暇復择善音,急之至也。’此读音如字。 杜 ( 杜预 )注:‘音,所茠荫之处。古字声同,皆相假借。’此读音为荫。《庄子·人间世篇》云:‘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则 先秦 人实解音为声音。《后汉书·皇甫规传》载其上疏自讼云:‘臣虽污秽,廉洁无闻。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亦以音为声音,则 服 説合本义。” 晋 左思 《吴都赋》:“菈擸雷硠,崩峦弛岑;鸟不择木,兽不择音。” 晋 左思 《魏都赋》:“栖者择木,雊者择音。”
分類:选择荫庇
《國語辭典》:北音  拼音:běi yīn
1.北方语音。如:「他操一口北音。」
2.北方的音乐。《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国语辞典》:鷇音  拼音:kòu yīn
比喻人言纷纭,是非难定。《庄子。齐物论》:「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漢語大詞典》:音仪(音儀)
(1).谓言语有节奏感。宋书·张敷传:“﹝ 张傅 ﹞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餘响久之不絶。”
(2).犹音容。 清 顾炎武 《与戴耘野书》:“音仪虽阔,志嚮靡移。”
《漢語大詞典》:桐音
琴声。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奇逢旧侣》:“桐音重协,蕙幃还共,转觉那人恩重。”
分類:琴声
《國語辭典》:字音  拼音:zì yīn
字的读音。如:「字音正确」。
《漢語大詞典》:凡音
普通乐音。 唐 黄滔 《省试一一吹竽》诗:“次第教单进,宫商乃异宜。凡音皆窜跡,至艺始呈奇。”
分類:普通乐音
《漢語大詞典》:音语(音語)
言语。 汉 班固 《白虎通·情性》:“耳能遍内外,通音语。”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六:“ 叔渊材 好谈兵,晓大乐,通知诸国音语。”
分類:言语
《韵府拾遗 东韵》:音通
萧子良诗千载隔音通
《漢語大詞典》:夷音
(1).古指外族语言。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而 彦鸞 ( 崔鸿 )修伪国诸史, 收 ( 魏收 ) 弘 ( 牛弘 )撰《魏》《周》二书,必讳彼夷音,变成 华 语,等 杨由 之听雀,如 介葛 之闻牛,斯亦可矣。”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夷音迷咫尺,鬼物倚朝昏。”
(2).谓外族音乐。 章炳麟 《辨诗》:“ 李延年 已採西域之音,以为武乐。 隋 世亦有 西凉 、 龟兹 、 天竺 、 康国 、 疏勒 、 安国 诸部,今之词自 龟兹 乐来,何以见夷音不可用也?”
分類:外族音乐
《漢語大詞典》:枭音(梟音)
邪恶之声;恶逆之声。 唐 元稹 《桐花》诗:“姦声不入耳,巧言寧孔壬。梟音亦云革,安得沴与祲。”《旧唐书·刘邺传》:“ 刘稹 年既幼小,逆节未深, 裴 为母氏,固宜诫诱,若广説忠孝之道,深陈祸福之源,必冀虺毒不施,梟音全革。”
分類:邪恶恶逆
《國語辭典》:音读(音讀)  拼音:yīn dú
1.一字表现于发音上的形式。中文字多一字一音读,亦有一字具有数个音读的情形。
2.一种日文所用汉字的发音。多少保留汉字传入日本时的汉语音,而分吴音、汉音二种,与日语原来的同义词音(所谓训读)不同。如日文「山」可以依音读念san,也可以依训读念yama。
《漢語大詞典》:松音
松涛声。 唐 储光羲 《石瓮寺》诗:“苑花落池水,天语闻松音。”
分類:松涛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