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9,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灵音
天音
音息
弄音
国音
隔音
幽音
扬音
洪音
发音
谐音
回音
音像
音邮
方音
《漢語大詞典》:灵音(靈音)
(1).仙乐。汉武帝内传:“於是众声澈朗,灵音骇空。”云笈七籤卷十六:“灵音振空洞,九玄离幽裔。”
(2).犹梵音。颂经声。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涅槃甘露,承眷而宵流;船若灵音,杂祥以昼引。” 清 许承钦 《夏仲自正觉寺游佛山谷》诗之三:“当年振灵音,峯首皆前掷。”
(3).指道教经籍。云笈七籤卷九:“中有七万言,灵音道妙,微旨难详。”云笈七籤卷十六:“寳书妙重九天,灵音施於上圣,非鬼神所闻。”
(4).灵物的声音。云笈七籤卷八四:“夫虎狼恶兽,闻麟唱而窜穴;百鸟羣游,听凤鸣而絶响……所贵在於灵音神气,道妙发焕。”
(5).美妙的诗歌。 唐 陆龟蒙 《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絶羣。”
《骈字类编》:天音
云笈七签窃神章而踊跃餐天音而蒙生
《漢語大詞典》:音息
音信;消息。《文选·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二:“形影参商乖,音息旷不达。” 李善 注:“音息,音问、消息也。”北史·宇文护传:“护居宰相后,每遣间使寻求,莫知音息。”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太原意娘》:“倘得良人音息,幸见报扬。”
分類:音信消息
《漢語大詞典》:弄音
指禽鸟宛转鸣叫。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二:“咬咬黄鸟,顾畴弄音。” 晋 潘岳 《秋菊赋》:“游女望荣而巧笑,鵷雏遥集而弄音。” 清 周凯 《种桑十二咏·种葚》:“鸣鳩亦解意,拂羽好弄音。”
《國語辭典》:国音(國音)  拼音:guó yīn
指由国家审定,为全国共同遵用的标准语音。
《國語辭典》:隔音  拼音:gé yīn
隔绝外界的声音。如:「现代建筑,多有隔音设备。」
《骈字类编》:幽音
唐 刘希夷 嵩岳闻笙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漢語大詞典》:扬音(揚音)
谓发出高亢的声音。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 南朝 宋 鲍照 《日落望江赠荀丞》诗:“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
《國語辭典》:洪音  拼音:hóng yīn
声韵学上指主要母音舌位较低、较后、口腔共鸣器空隙大的音。相对于细音而言。如宋、元等韵学家将一、二等韵视为洪音,把三、四等韵当做细音。
《國語辭典》:发音(發音)  拼音:fā yīn
泛指发出声音。也用于指发出语音或乐音。如:「发音清楚正确,是播音员的基本素养。」
《國語辭典》:谐音(諧音)  拼音:xié yīn
1.振动体所发出声音的频率,最低频率之音为基音,即第一谐音。其馀频率为基音整数倍者,依次称为第二谐音、第三谐音、……等。除基音之外的谐音也称为「泛音」。
2.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如凉、娘。
《國語辭典》:回音  拼音:huí yīn
回覆的音信。《三国演义》第八八回:「却说孟获在帐中专望回音,忽报有二人回了。」《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明日来讨回音罢!」
《漢語大詞典》:音像
录音和录像。有时亦指录音和录像设备。《人民日报》1984.5.25:“ 港 澳 和国外唱片商人入境后大量录制文艺节目现象经常发生,国内文艺音像制品的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
《漢語大詞典》:音邮(音郵)
书信。 南朝 陈 徐陵 《又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临 江 总轡,企望音邮。”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方音  拼音:fāng yīn
方言的语音。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因诸种因素影响,往往形成语音的差别,在标准音确立后,不同于标准音的概称为「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