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6,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声音
潮音
哀音
俞音
乡音
梵音
足音
音问
音声
古音
嗣音
五音
捷音
佳音
音徽
《國語辭典》:声音(聲音)  拼音:shēng yīn
物体振动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响。《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叱退左右。」《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我打从学堂门口过,听见念书的声音好听。」
《國語辭典》:潮音  拼音:cháo yīn
1.潮水的声音。
2.僧众诵经的声音。宋。范成大 宿长芦寺方丈诗:「夜阑雷破梦,欹枕听潮音。」
3.流行于浙东定海地区的民间吹打曲。乐曲中以锣鼓不同的音响、音色和节奏变化,表现波涛澎湃的海潮。
《國語辭典》:哀音  拼音:āi yīn
悲凉哀伤的音调。《文选。繁钦。与魏文帝笺》:「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唐。元稹《莺莺传》:「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
分類:悲伤
《漢語大詞典》:俞音
(1).帝王表示允可的诏令。 宋 苏辙 《免尚书右丞表》之二:“顾惟尺寸之材何与栋梁之选?比陈诚恳,尚閟俞音。” 宋 赵抃 《次韵许遵少卿见寄》:“君恩早赐俞音下,即拥菟裘故里还。” 明 张居正 《谢圣谕存问并赐银两等物疏》:“臣自奉俞音,得以休沐,屏居谢事,息虑澄心。”
(2).用为称对方允诺的敬词。 宋 苏轼 《求婚启》:“ 中郎 坟典之付,岂在他人? 太真 姑舅之婚,復见今日。仰缘夙契,祗听俞音。”
《國語辭典》:乡音(鄉音)  拼音:xiāng yīn
家乡的土音。《北齐书。卷三五。裴让之传》:「杨愔每称叹云:『河东士族,京官不少,唯此家兄弟,全无乡音。』」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國語辭典》:梵音  拼音:fàn yīn
1.诵唱佛经的声音。唐。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2.大梵天王所出的五种清净之音。
《漢語大詞典》:足音
脚步声。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逕、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 明 杨慎 《东望楼》诗:“穹谷无足音,远水无归舟。” 清 魏源 《皇朝经世文编五例》:“矧夫适用之文,无分高下之手。或邇言巷议,涓流輒裨高深;或大册鸿编,足音寥同空谷。” 瞿秋白 《文艺杂著·那个城》:“只隐隐的听着蹬蹬的足音。”
分類:脚步
《國語辭典》:音问(音問)  拼音:yīn wèn
音信。晋。陶渊明〈赠长沙公〉诗:「款襟或辽,音问其先。」《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友与我相别二十年,不通音问;他今做官适意,可喜!可喜!」
《漢語大詞典》:音声(音聲)
(1).乐音;音乐。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公不好音声,不大为居宅,於诸帅中独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2).泛指声音。列子·杨朱:“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者,谓之闭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这等夜深,只听得岸上女人音声,好似我 倩女 小姐。” 闻一多 《红烛·红豆》:“听他跳激底音声,这般凄楚!这般清切!”
《國語辭典》:古音  拼音:gǔ yīn
古代的字音。多指先秦之音,以《诗经》为主,其他如《楚辞》、先秦诸子中的韵语,皆为研究古音的资料。
《國語辭典》:嗣音  拼音:sì yīn
继续传寄音讯。《诗经。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國語辭典》:五音  拼音:wǔ yīn
1.中国声乐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2.音韵学上指依唇、舌、齿、牙、喉五类声母发音部位划分的音。
《國語辭典》:捷音  拼音:jié yīn
战胜的消息。《三国演义》第四○回:「孔明分拨已定,乃与玄德登高瞭望,只候捷音。」
分類:胜利消息
《國語辭典》:佳音  拼音:jiā yīn
好消息。如:「静候佳音」。清。洪升《长生殿》第四九出:「问音由,佳人果有佳音否?」
《國語辭典》:音徽  拼音:yīn huī
美音、德音。《文选。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余悲其音徽未沬而其人已亡,青简尚新而宿草将列,泫然不之涕之无从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颂赞》:「年积愈远,音徽如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