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6
词典
1
分类词汇
65
共65,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银字觱栗
音撇
尾腔
拖腔
移宫换羽
解弦更张
五音不全
不顺耳
短音
朗诵调
腐音
高八度
繁音促节
变文协韵
调门儿
《漢語大詞典》:
银字觱栗(銀字觱栗)
簧管乐器觱栗的一种。管上标有表示音调高低的银字。
《
宋史·乐志十七
》
:“东西班乐,亦 太平兴国 中选东西班习乐者,乐器独用银字觱栗、小笛、小笙。”
分類:
簧管
管乐器
管上
上标
音调
调高
高低
银字
《漢語大詞典》:
音撇
按基准音的自然比,用不同方式调谐一个音所产生的音调误差(不应大于80∶81)
自然音阶中较大一个全音和较小一个全音之间的频率差,相应的频率比为81/80
分類:
自然
基准
音阶
大一
音和
同方
小一
调谐
产生
频率
音调
相应
误差
不应
《漢語大詞典》:
尾腔
语末高昂或故意拖长的音调。 宋
岳珂
《
桯史·刘改之诗词
》
:“词语峻拔如尾腔,对偶错综,盖出 唐王勃 体而又变之。” 沙汀
《替身》
:“‘你好好地挺尸吧!’他放着尾腔,‘我明天跟你算账!’”
分類:
高昂
故意
拖长
音调
《國語辭典》:
拖腔
拼音:
tuō qiāng
戏曲、曲艺唱腔中为表现情绪而需要拖长的部分。有长有短,有的用于句中,有的用于句尾。在演唱中,拖腔多为字音尾音的延长,有的则加上衬字或衬词。是对原唱腔的进一步发挥,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分類:
歌唱
字句
延长
音调
《國語辭典》:
移宫换羽(移宮換羽)
拼音:
yí gōng huàn yǔ
宫、羽,古代的乐调名。移宫换羽指更换曲调。宋。
周邦彦
意难忘。衣染莺黄
词:「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亦比喻事情有变化。明。朱权《荆钗记》第四八出:「移宫换羽虽非巧,仿古依今教尔曹,奉劝诸君行孝道。」
分類:
乐曲
随声附和
五音
音调
《国语辞典》:
解弦更张(解弦更张)
拼音:
jiě xián gēng zhāng
本指调整乐器的琴弦,使弹出的音调准确无误。语本《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后用以比喻重新变更法度或计画。如:「自从新总裁上任后,公司的一切政策均解弦更张,完全改观。」也作「解弦易辙」。
分类:
调整
乐器
琴弦
音调
准确
无误
《国语辞典》:
五音不全
拼音:
wǔ yīn bù quán
形容唱歌时音调或发音不准确。如:「他缺乏音乐细胞,唱起歌来五音不全。」
分类:
唱歌
音调
发音
准确
《国语辞典》:
不顺耳(不顺耳)
拼音:
bù shùn ěr
对别人讲话的音调或内容产生反感。如:「她那尖拔的嗓音,我听来就不顺耳。」
分类:
不顺耳
讲话
音调
产生
反感
《国语辞典》:
短音
拼音:
duǎn yīn
短促的音调、音节。如:「这首歌的前奏是由数个节奏轻快的短音组成。」
分类:
短促
音调
音节
《国语辞典》:
朗诵调(朗诵调)
拼音:
lǎng sòng diào
一种以语言音调为基础吟唱性质的曲调。节奏自由、伴奏简单,常用于歌剧、神剧等大型声乐曲中。也称为「宣情调」、「宣叙调」。
分类:
音调
基础
吟唱
性质
《漢語大詞典》:
腐音
陈腐的音调。 金一
《心声》
:“腐音溼响,纤态仄调,讋鲸呿於哇鸣,谐凤吹於蚓窍。”
分類:
陈腐
音调
《漢語大詞典》:
高八度
声乐术语。指最高音调。常用来形容人说话的嗓音高。
《解放军文艺》
1984年第10期:“他喊过多少高八度的口号,然而他在实际工作中,却不喜欢浮夸。”
《文汇月刊》
1985年第3期:“﹝妈妈﹞又以高八度的嗓门说:‘真正皇帝不急急太监!’”
分類:
声乐
高音
音调
嗓音
音高
《漢語大詞典》:
繁音促节(繁音促節)
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清
沈德潜
《
说诗晬语
》
卷上:“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 清 昭槤
《
啸亭杂录·魏长生
》
:“辞虽鄙猥,然其繁音促节,呜呜动人。”
分類:
繁密
音调
急促
节奏
《漢語大詞典》:
变文协韵(變文協韻)
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 清
俞樾
《
古书疑义举例·变文协韵例
》
:“古人之文,更有变文以协韵者。
《
诗·鄘风·柏舟篇
》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传》
曰:‘天,谓父。’
《正义》
曰:‘先母后天者,取其韵句耳。’按:‘母’则直曰‘母’,而‘父’则称之为‘天’,此变文协韵之例也。”
分類:
修辞
变换
换文
文字
颠倒
词序
句子
音调
调和
和谐
《漢語大詞典》:
调门儿
①歌唱或说话时音调的高低:我今天嗓子不好,~定低点儿ㄧ你说话老是那么大声大气,~放低点儿行不行?②指论调:这几个人的发言都是一个~。
分類:
歌唱
音调
高低
今天
嗓子
不好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