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6,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与哙为伍
拔帜易帜
千金记
饿死漂渚
拔赵帜易汉帜
耻与哙伍
胯下蒲伏
韩信同(字 伯循 号 古遗 )
韩荆(字 廷芳 号 信山 )
分类词汇(续上)
一饭之恩与哙为伍
拔帜易帜
千金记
饿死漂渚
拔赵帜易汉帜
耻与哙伍
胯下蒲伏
其它辞典
韩信( 淮阴侯、楚王、齐王 世称 胯下人、跨下人、胯夫、胯下韩侯 )韩信同(字 伯循 号 古遗 )
韩荆(字 廷芳 号 信山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96 【介绍】: 西汉淮阴人。秦二世二年,从项羽,为郎中,不受重用。亡归刘邦,任连敖、治粟都尉。经萧何力荐,任大将军。建议邦东向以图天下,将兵击魏破代,下燕取齐。汉四年任相国,次年为齐王。继与邦围歼项羽于垓下。西汉立,改封楚王,都下邳。有告信谋反,高祖伪游云梦而执之,贬为淮阴侯。高祖十年,陈豨反,与信暗通声气。其舍人举报信谋发兵袭吕后、太子。为吕后与相国萧何计诱入长乐宫,被斩。全汉文·卷十四
信,淮阴人。仕项为郎中。亡归汉,为连敖,迁治粟都尉,拜大将军。汉四年立为齐王。五年更立为楚王。六年为高帝所执,封淮阴侯。十一年谋反,夷三族。有《兵法》三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2—1332 【介绍】: 元福州宁德人,字伯循,号古遗。性颖异,工文赋,受学于陈尚德。领石堂教授,究心濂洛关闽之学。仁宗延祐间,应浙江乡举,与时不合,归即隐居不仕。四方受学者众,称古遗先生。有《四书标注》、《三礼易经旁注》及《书集解》等。全宋诗
韩信(一作性)同(一二五二~一三三二),字伯循,号古遗,宁德(今属福建)人。从陈普学。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应江浙乡试,不合。归,杜门不求。宁宗至顺元年卒,年七十九。《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六收有《古遗小集》一卷。事见明嘉靖《宁德县志》卷四。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维基
韩荆(?—1539年),字廷芳,号信山,山东济南府武定州阳信县人。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山东乡试举人,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三甲第一百四十七名进士。初授中书舍人,正德四年(1509年)六月选授兵科给事中,十月升太常寺寺丞,八年正月升本寺少卿,十一年五月升南京太仆寺卿,嘉靖二年(1523年)十月升南京太常寺卿,三年三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南京粮储,六年二月升南京工部右侍郎,三月官员考察,令致仕。嘉靖十八年正月卒,赐祭葬。
《漢語大詞典》:拔赵帜易汉帜(拔趙幟易漢幟)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 韩信 率 汉 军击 赵 ,将至 井陉口 ,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 赵 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 赵 。 赵 军出击, 汉 军佯败而走, 赵 军果空营追击。“ 信 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 赵 空壁逐利,则驰入 赵 壁,皆拔 赵 旗,立 汉 赤帜二千。” 赵 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 汉 军赤帜,大惊,“以为 汉 皆已得 赵王 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 信 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人妖》:“妻与生用拔 赵 帜易 汉 帜计,笑而行之。”亦作“ 拔赵帜立赤帜 ”、“ 拔赵易汉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惜伪古文罅漏太多,弥缝匪易,虽盛气强词,仍不能拔 赵 帜而立赤帜也。”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埋头苦干,意欲将新军中除 满 人与官长外,全体运动成熟,一举而拔 赵 易 汉 。”亦省作“ 拔帜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诗》:“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沉沙拥急水,拔帜上危城。” 唐 魏徵 《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於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明 何景明 《淮阴侯》:“大将登臺贵,三军拔帜豪。” 清 赵翼 《前接雨村观察续寄诗话有书报谢兹又接来书并诗四章再次寄答》之四:“擣虚拔帜晨趋壁,救败量沙夜唱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