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羲车
 
回日驭
 
羲和辔
 
羲和驾
 
羲和车
   
驻羲和
  
鞭日
 
驱日月
 
鞭挞日月
 
羲和日驭
 
羲和辀
 
鞭白日
   
羲和轮
 
羲和乌
 
羲和失鞭
  
相关人物
羲和

参考典故
羲和(一)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27~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东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宋·洪兴祖补注:「虞世南引《淮南子》云:『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
《庄子集释》卷八中〈杂篇·徐无鬼〉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简释

羲驭:指日或时光。唐许敬宗《奉和入潼关》:“羲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


例句

蹉跎陶唐人,鞭挞日月久。 杜甫 上水遣怀

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韩愈 秋怀诗十一首之一

胡不日车杲杲昼夜行,胡为月轮灭缺星𥋝盯。 元稹 有酒十章

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躄躄。 李贺 感讽五首

应须日驭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 杜牧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三相公长句四韵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 杜甫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日车隐昆崙,鸟雀噪户牖。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

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 杜甫 青阳峡

月车才碾浪,日御已翻溟。 窦庠 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

翠微回日驭,丹巘驻天行。 钱起 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云暧龙行处,山明日驭前。 钱起 温泉宫礼见

劫灰聚散铢锱黑,日御奔驰茧栗红。 韩偓 寄禅师

俯怜老期近,仰视日车速。 鲍溶 秋思三首

《國語辭典》:鞭挞(鞭撻)  拼音:biān tà
1.用鞭子抽打。《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今之官府,督取甚急,往往鞭挞人民取足,至有伐叶为薪以易钱货。」《三国演义》第八一回:「帐上帐下,但有犯者即鞭挞之;多有鞭死者。」也作「鞭打」。
2.驱遣。《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
《國語辭典》:肆掠  拼音:sì lüè
1.古代暴尸示众和鞭箠扑打的酷刑。《礼记。月令》:「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汉。郑玄。注:「肆,谓死刑暴尸也。周礼曰:『肆之三日。』掠,谓捶治人。」
2.肆行抢劫掠夺。《新唐书。卷一六五。列传。郑馀庆》:「再拜去,然阴纵其下肆掠,以撼人心。」
《漢語大詞典》:挝挞(撾撻)
鞭挞。北齐书·唐邕传:“ 齐 时宰相未有挝挞朝士者,至是甚骇物听。”北史·慕容白曜传:“剋城之日,以 沈文秀 抗倨不为之拜,忿而挝挞,唯以此见讥。”
分類:鞭挞
《漢語大詞典》:鞭叱
鞭挞呵斥。引申为驱使。 清 黄景仁 《怀方仲介闽中》诗:“两曜孰鞭叱,盛时不我留。”
《國語辭典》:鞭墓  拼音:biān mù
鞭打坟墓以泄恨。《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苏章》:「子胥虽云逃命,而见用强吴,凭阖庐之威,因轻悍之众,雪怨旧郢,曾不终朝,而但鞭墓戮尸,以舒其愤,竟无手刃后主之报。」
分類:鞭挞死者
《國語辭典》:鞭尸  拼音:biān shī
春秋时伍子胥率吴军攻入楚国,掘出楚平王的尸首,打了三百鞭,报了父兄的仇。见《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后亦指对已死的人,作严厉的批评。也作「鞭尸」。
《國語辭典》:鞭尸(鞭屍)  拼音:biān shī
鞭打尸首以雪恨,或对已死的人做严厉的批评。参见「鞭尸」条。《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誓愿鞭尸吴市,戮坟江阴。」
分類:泄愤典实
《漢語大詞典》:鞭责(鞭責)
鞭挞以责罚。 胡希明 《百年前广州丝织工人的生活及其参加三元里抗英斗争的情怳·丝织工人的纪律》:“若果本馆人无理取闹者,更将原人鞭责,并革去馆底。”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怪不得锐气终于脱尽;脱尽犹可,还要看那‘笑吟吟’的‘讽刺’的‘天才’脸哩,这实在是对于灵魂的鞭责。”
分類:鞭挞责罚
《漢語大詞典》:鞭耻(鞭恥)
谓施行鞭挞以羞辱之。引申为虐待、整治。《敦煌变文集·舜子变》:“ 瞽叟 报言娘子:‘他缘人命致重,如何打他鞭耻?有计但知説来,一任与娘子鞭耻。’后妻报言 瞽叟 :‘不鞭耻万事絶言,鞭耻者全不成小事。’” 项楚 《敦煌变文选注》《唐律疏议》卷一:“笞者,击也,又训为耻。言人有小愆,法须惩诫,故加捶挞以耻之。”
《漢語大詞典》:殴挞(毆撻)
殴打、鞭挞。北史·王晞传:“及 文帝 昏逸, 常山王 数諫……王又固諫諍,大被殴挞,闭口不食。”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 平郡王 訥尔素 、贝勒 海善 、公 普奇 遭其殴挞,大臣官员亦罹其毒。”
分類:殴打鞭挞
《漢語大詞典》:谴笞(譴笞)
责其罪而鞭挞之。汉书·赵广汉传:“事下廷尉治(罪),实丞相自以过谴笞傅婢,出至外弟乃死,不如 广汉 言。”
分類:鞭挞
《漢語大詞典》:斩挞(斬撻)
斩杀与鞭挞。借指用刑法镇压。 宋 苏洵 《审势》:“专任法制,以斩挞平民。”
《國語辭典》:日御  拼音:rì yù
1.太阳。隋。江总芳林园天渊池铭〉:「晓川漾璧,似日御之在河宿。」
2.职官名。古代掌天文历数的官。
《國語辭典》:日车(日車)  拼音:rì chē
太阳每天不停运行,所以称为「日车」。一说传说中太阳乘六条龙驾的车。唐。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诗:「日车隐昆崙,鸟雀噪户牖。」
《漢語大詞典》:日驭(日馭)
(1).太阳。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 隋 卢思道 《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前蜀 韦庄 《立春》诗:“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二:“大椿灵饵话 尧 年,鍊液升烟日驭前。”
(2).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3).指帝王的车驾。 宋 苏轼 《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驂日驭以遄征,往復之间,忠劳亦至。特加存问。”
《漢語大詞典》:朱羲
太阳。古代称日为朱明,而 羲和 为日御,合而为“朱羲”。《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 蓐收 清西陆,朱羲将由白。” 李善 注:“朱羲,日也。”
《国语辞典》:羲和驭日(羲和驭日)  拼音:xī hé yù rì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乘坐著由羲和所驾御的六龙马车,每日在天上行走。语本《楚辞。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后以羲和驭日比喻时光的流逝。
《漢語大詞典》:羲轮(羲輪)
(1).太阳的别称。 宋 阮阅 诗话总龟卷十二引《玉堂诗话》:“ 杨黎州 《自遣》云:‘天上羲轮都易识,人间 尧 历自难逢。’” 清 黄景仁 《送春》诗之三:“玉虯高驾倘见招,急叱羲轮出平旦。”
(2).指时间、光阴。旧唐书·太宗纪下:“谓云车易乘,羲轮可驻,异轨同趣,其蔽甚矣。”
《漢語大詞典》:羲驭(羲馭)
太阳的代称。 羲和 为日驭,故名。 明 高启 《广陵孙孝子爱日堂》诗:“只愁老景苦駸駸,羲驭西驰疾飞鞚。”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晓来一轮羲驭涌东隅。”参见“ 羲和 ”。
分類:羲和
《國語辭典》:羲和  拼音:xī hé
1.称唐虞时掌历法之官羲氏及和氏。
2.神话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人。《广雅。释天》:「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