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鞋袜(鞋襪)
亦作“ 鞋韈 ”。 鞋子与祙子。亦偏指鞋子。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大父廉俭》:“大父少傅素廉俭……待子弟僕甚严,虽甚暑,未始去背子鞋韈。”《金瓶梅》第七一回:“忽听得窗外有妇人语声甚低,即披衣下牀,靸着鞋袜悄悄启户视之。”红楼梦第二七回:“衣裳是衣裳,鞋袜是鞋袜,丫头老婆一屋子,怎么抱怨这些话?”
《國語辭典》:蒲鞋  拼音:pú xié
一种以蒲心、蒲叶编织而成的鞋子。质地与蒲席相类似,穿起来舒适凉爽,多用于江南地区。也作「蒲鞋」。
《國語辭典》:蒲鞋(蒲鞵)  拼音:pú xié
一种以蒲心、蒲叶编织成的鞋子。质地与蒲席类似,穿著舒适凉爽,多用于江南地区。也作「蒲鞋」。
《漢語大詞典》:倒履
急于出迎,把鞋子穿倒。形容热情迎客。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二:“ 叔弼 既到门, 尧夫 倒履出迎之,甚喜。”参见“ 倒屣 ”。
《國語辭典》:倒屣  拼音:dào xǐ
急于迎宾,将鞋子穿反了。《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北史。卷三四。宋繇传》:「每闻儒士在门,常倒屣出迎,引谈经籍。」
《漢語大詞典》:接履
(1).拖着鞋子。接,通“ 辑 ”。 汉 刘向 新序·节士:“有饿者蒙袂接履贸贸然来。”礼记·檀弓下作“辑履”。
(2).犹接踵。 清 钱谦益 《策五道·第五问》:“士业已不自轻,而上终不重士,有接履而去耳。”参见“ 接踵 ”。
《國語辭典》:接踵  拼音:jiē zhǒng
后面的人的脚尖与前面的人的脚后跟相接续。形容相继不绝。《三国演义》第九三回:「黄巾之后,董卓、催、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
《國語辭典》:破鞋  拼音:pò xié
1.坏了的鞋子。如:「这双破鞋早该丢了。」
2.俗指私娼或比喻男女关系复杂的女人,多含贬义。如:「他涉入三角恋情,反倒羞辱对方为破鞋,实在过分。」
《漢語大詞典》:云履(雲履)
绣有云形花纹的鞋子。《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 蔡状元 那日封了一端绢帕,一部书,一双云履。” 明 陆延枝 《说听》卷下:“一人绒帽蓝衣,足穿云履,立水滨求载。”
分類:花纹鞋子
《漢語大詞典》:屣脱
脱下鞋子。语本汉书·郊祀志下:“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后以“屣脱”比喻轻弃而无所顾恋。 明 李东阳 《送户部尚书翁公致政序》:“若屣脱轩冕不復关天下事,此逸民隐士之所为贤,岂大臣所以自处者哉!”
分類:鞋子
《国语辞典》:弊履  拼音:bì lǚ
破旧的鞋子。南朝梁。何逊〈赋咏联句〉:「弊履常决踵,眉高起半额。」也作「敝履」。
《国语辞典》:提鞋  拼音:tí xié
1.穿鞋时,举起鞋后部,使鞋紧附于脚跟。
2.提著鞋子。如:「她的鞋跟断了,只好提鞋走。」
3.比喻才能低,只能充任低微的职位。如:「因不断进修、虚心学习,他已不再是昔日给经理提鞋的少年。」
《漢語大詞典》:鞭靴
鞭子和鞋子。借指寻常轻贱之物。 唐 陆贽 《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陛下尚以为鞭靴之类,受亦无妨;若使天下纳赂,惟有二三宰臣,四方诛求,止於鞭靴细物,行之不足以伤化,絶之不足以利人,则臣固已微抑私心,将顺睿旨矣。”
《國語辭典》:高底  拼音:gāo dǐ
旧时缠足妇女常于鞋跟加厚木块,为便于行走。其外露者称为「外高底」,安于鞋跟内者称为「里高底」,即古之弓鞋形式。
分類:鞋子木底
《漢語大詞典》:云舄(雲舄)
(1).绣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曲中市肆,精洁殊常,香囊云舄,名酒佳茶,餳糖小菜,簫管瑟琴,并皆上品。”
(2).仙道着的鞋子。 清 赵翼 《连日大僚多暴亡》诗:“岂比游仙云舄去,剩擕使鬼纸钱行。”
《漢語大詞典》:赤玉舄
古代传说中赤玉做成的鞋子。 汉 刘向 列仙传·安期先生:“ 安期先生 者, 琅琊 阜乡 人也,卖药於 东海 边,时人皆言‘千岁翁’。 秦始皇 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出於 阜乡亭 ,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双为报,曰:‘后数年,求我於 蓬莱山 。’”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十:“终留赤玉舄,东上 蓬莱 路。”
分類:中赤鞋子
《漢語大詞典》:倒屦(倒屨)
把鞋子穿倒,形容急于出迎。 唐 孟简 《咏欧阳行周事》:“ 詹生 喜言旋,倒屨走迎门。”参见“ 倒屣 ”。
《國語辭典》:倒屣  拼音:dào xǐ
急于迎宾,将鞋子穿反了。《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北史。卷三四。宋繇传》:「每闻儒士在门,常倒屣出迎,引谈经籍。」
《漢語大詞典》:宝屧(寶屧)
用珠宝装饰的鞋子。南史·梁临川王宏传:“所幸 江无畏 ,服玩侔於 齐东昏 潘妃 ,宝屧直千万。” 唐 温庭筠 《锦鞋赋》:“若乃金莲 东昏 之 潘妃 ,宝屧 临川 之 江姬 ,匍匐非 寿陵 之步,妖蛊实 苧萝 之 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