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革命之母  拼音:gé mìng zhī mǔ
满清末年,海外华侨对革命事业颇多贡献,因此尊称华侨为「革命之母」。
《国语辞典》:革职查办(革职查办)  拼音:gé zhí chá bàn
免去官职,等待调查侦办。如:「科长因犯了刑案,被革职查办。」
《国语辞典》:革命民权(革命民权)  拼音:gé mìng mín quán
国父所主张的民权,唯民国的国民才能享有,不轻授于反对民国的人,使得藉以破坏民国。与卢梭的天赋人权不同。
《国语辞典》:革命法庭  拼音:gé mìng fǎ tíng
Revolutionary Tribunal
西元一七九三年法国革命期间为审判政治犯在巴黎成立的刑事法庭,是雅各宾政权推行恐怖专政最强力的机构之一。禁止被告雇用律师进行辩护,并规定死刑为唯一刑罚。革命法庭于一七九五年被撤销。
《国语辞典》:革带移孔(革带移孔)  拼音:gé dài yí kǒng
皮革制的腰带,经常移动针孔。指身体消瘦而腰围日渐细小。典出《南史。卷五七。沈约传》。
《国语辞典》:改面革心  拼音:gǎi miàn gé xīn
指改正过失,全心向善。如:「他自从出狱之后已经改面革心,你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国语辞典》:经济改革(经济改革)  拼音:jīng jì gǎi gé
将现有的经济制度澈底改变,而引进新的制度。是一种激烈的政策措施。如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外贸制度改革等均属于此一范畴。
《国语辞典》:资讯革命(资讯革命)  拼音:zī xùn gé mìng
资讯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商业、管理、农业、机器人、教育、科学、绘图,或是在家庭以及个人日常生活都极具影响力,它戏剧化的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这种变革称为「资讯革命」。
《国语辞典》:宗教改革  拼音:zōng jiào gǎi gé
十六世纪时,因罗马教会日趋腐败,欧洲各国遂有一连串的宗教改革运动。如以德人马丁路德为首,提倡革新宗教之说,领导修改罗马天主教部分教义,主张基督教教旨,以圣经为信仰的最高原则,各国多附和,遂有新教派的建立。此外瑞士贾尔文、英国亨利第八亦相继响应,自此西洋宗教分裂成许多派系。
《国语辞典》:德意志革命  拼音:dé yì zhì gé mìng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连连溃败,士气低落,于西元一九一八年十月二十九日,海军发生叛乱,十一月九日,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共和国成立,选举亚伯特(Friedrich Ebert)为总理,称为「德意志革命」,也称为「德国十一月革命」。同年十一月十一日,德国向协约国投降,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语辞典》:革命人生观(革命人生观)  拼音:gé mìng rén shēng guān
一种积极进取、日新又新的人生观。革命家孙中山曾表示:「要在政治上革命,便先要从自己的心中革起。」国民党总裁蒋中正亦说:「『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这两句话,也可以说就是我的革命人生观。」并说:「我自立志革命以来,就认创造、服务、劳动,为革命的人生观。」
分类:积极进取
《国语辞典》:法兰西革命(法兰西革命)  拼音:fǎ lán xī gé mìng
西元一七八九至一七九九年发生于法国的平民革命。参见「法国大革命」条。
《国语辞典》:革命实践运动(革命实践运动)  拼音:gé mìng shí jiàn yùn dòng
中国国民党掌政台湾初期,透过党国体制进行的政治运动。西元1949年10月13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辖下的「革命实践研究院」于草山开学,由国民党总裁蒋中正自任院长,于开学日演讲叙明该院成立宗旨,包括训练政治干部、协助政府机构播迁台北,以及政府要员、国民大会代表、学者专家及国军各部等陆续撤往台湾。1950年5月16日蒋中正手订〈革命实践运动纲要〉,勉励院内学员以个人实践为起点、以服务为宗旨、以革命为本分、以雪耻救国为目的。
《国语辞典》:革命先烈纪念日(革命先烈纪念日)  拼音:gé mìng xiān liè jì niàn rì
西元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同盟会黄兴等人于广州黄花冈起义,攻打两广总督署,因众寡悬殊而失败。为纪念此次革命殉难的青年,政府特定3月29日为「青年节」,也称为「革命先烈纪念日」。
分类:农历公元
《国语辞典》:洗面革心  拼音:xǐ miàn gé xīn
改变旧有面目,去除邪思杂念。指改过向善,重新做人。如:「典狱长勉励受刑人,出狱以后,要洗面革心,重新开始,好好闯出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