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毡革(毡革)
唐书南蛮传自夜郎滇池以西皆庄蹻之裔男子毡革为帔女衣絁布裙衫
分类:
《國語辭典》:土地改革  拼音:tǔ dì gǎi gé
改善土地所有主与土地使用者的关系、土地利用的条件及土地种种制度的措施。缩称为「土改」。
《漢語大詞典》:土地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 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 的民主革命的内容,依国际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 中国 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的剥削。”
《漢語大詞典》:土地革命战争
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十年内战”。1927年至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代理人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国内革命战争。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中共于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后,党还在其他地区领导武装起义,建立多支红军部队和多个苏区。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中央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三次“围剿”,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同年发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中共发出全国人民武装抗日的号召。蒋介石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并继续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中央红军未能粉碎第五次“围剿”,于1934年10月被迫退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其他苏区红军主力也先后进行长征。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全党的领导地位。1935年10月和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先后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1935年中共中央号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漢語大詞典》:文字改革
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国,主要指对汉字的改革,有些少数民族也有文字改革问题。
《韵府拾遗 陌韵》:未有以革
唐书沈既济传既济谏曰今关辅大病皆言百司息钱毁室破产府县未有以革
《漢語大詞典》:梭伦改革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公元前594年,出身破落贵族的梭伦在平民支持下当选雅典执政官。为解决日益尖锐的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颁布“解负令”,禁止将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使富裕的平民能够参政;设立“四百人会议”等政治机构,削弱贵族权力。他的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骈字类编》:铜革(铜革)
宋史仪卫志用铜革带者以勒帛代而指挥使都头仍旧
又金吾司碧襕三十二人幞头碧襕衫铜革刀
《漢語大詞典》:添革
增添和革除。《冷眼观》第二一回:“监督有监察全堂学务之权,凡属於学生应行添革的事,都可以随时便宜行事的。”
分類:增添革除
《漢語大詞典》:体制改革
在我国,指克服现有体制中的弊端,使各种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
《漢語大詞典》: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 殷 以后事;今 楚 汉 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漢語大詞典》:偃革尚文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新唐书·萧俛传:“ 穆宗 初, 两河 底定, 俛 与 段文昌 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黷,劝帝偃革尚文。”
《漢語大詞典》:偃革为轩(偃革爲軒)
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史记·留侯世家:“ 殷 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漢語大詞典》:移风革俗(移風革俗)
同“ 移风易俗 ”。 魏书·高闾传:“移风革俗,天保载定。” 唐 白居易 《禁厚葬》:“故威行於下则坏法犯贵之风移矣,礼适其中则破产伤生之俗革矣,移风革俗其在兹乎!”
《漢語大詞典》:详革(詳革)
谓报请革除功名。《文明小史》第四回:“虽説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然而也得详革功名,方好用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