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革制
改革制度。墨子·七患:“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传》:“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
《高级汉语词典》:革制品  拼音:gé zhì pǐn
全部或部分制自皮革的某些东西
《國語辭典》:金革  拼音:jīn gé
1.刀剑甲冑之类的兵器。《礼记。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列子。仲尼》:「有善治土木者,有善治金革者。」
2.战争。《礼记。曾子问》:「三年之丧卒哭,金革之事无辟也者,礼与?」《文选。扬雄。长杨赋》:「使海内澹然,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
《漢語大詞典》:改弦(改絃)
亦作“ 改絃 ”。更换乐器的弦线。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 吴 之杪季,殊代同疾,知前失之於彼,不能改弦於此,鉴乱亡之未远,而躡倾车之前轨。”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或逢天之怒,则思桑林之引咎,不吝改絃於宜易之调,不耻反迷於朝过之涂。”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改弦张敝法,病十九已瘳。”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若理解不明,贞淫未辨,妄窃古人成语,以为己有;胶柱者宝其唾餘,改弦者失其宗旨,古人亦安恃此知己也?”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放言已久,不易改弦,非不为也,不能也。”参见“ 改弦更张 ”。
《國語辭典》:改弦更张(改弦更張)  拼音:gǎi xián gēng zhāng
更,变换。张,给乐器上弦。改弦更张原指若琴瑟声音不谐调,便得换掉旧弦,重装新弦。语本汉。董仲舒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后比喻改革变更,重新做起。如:「公司决定将旧有制度澈底改弦更张,以求达到好的业绩。」也作「改弦易调」、「改弦易张」、「改张易调」。
《國語辭典》:浑脱(渾脫)  拼音:hún tuō
1.自然完美没有雕琢的痕迹。如:「他的作品越到晚期越显浑脱圆成。」
2.将动物的皮整张剥下而做成的革囊或皮袋。可用以盛装物品、饮料,吹气后可为渡河的浮囊。《元史。卷一五四。石抹按只传》:「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
3.用整张皮革做成的囊形帽子。《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太尉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
4.流行于蒙古、中亚的舞蹈。舞者身著胡服,头戴浑脱毡帽表演。《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下。郭山恽传》:「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新唐书。卷一一八。宋务光传》:「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
《國語辭典》:铠甲(鎧甲)  拼音:kǎi jiǎ
古代的战服。多用金属片缀成,以扺禦兵器穿刺。《淮南子。说林》:「人性便丝衣帛,或射之则被铠甲。」《三国演义》第一回:「各置全身铠甲,共聚乡勇五百馀人。」
《漢語大詞典》:鞶囊
(1).革制的囊。古人用以盛手巾细物。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王崩于 洛阳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无名氏《曹瞒传》:“被服轻綃,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 李文定公 ﹞在 陕 西,籍诸州兵数为小册,尝置鞶囊中以自随。”
(2).革制的囊。古代职官用以盛印绶。 北魏 后,以其不同绣饰表示官阶。 汉 班固 《与窦宪笺》:“ 固 于 张掖县 受赐所服物虎头绣鞶囊一双。”宋书·礼志五:“鞶,古制也。 汉 代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綬囊,然则以此囊盛綬也。”隋书·礼仪志六:“鞶囊,二品已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綵缕,七、八、九品綵缕,兽爪鞶。官无印綬者,并不合佩鞶囊及爪。” 明 何景明 《三清山人歌》:“山人佩剑冠远游,腰间鞶囊垂虎头。”
《漢語大詞典》:兕甲
(1).兕革制的铠甲。《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淮南子·说林训》:“矢之於十步,贯兕甲;及其极,不能入 鲁 縞。”
(2).指士兵。 南朝 梁 沈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兕甲十万,铁马千群,水陆长騖,志窥皇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 越王 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 太湖 。”
《國語辭典》:甲裳  拼音:jiǎ cháng
皮革制的战袍。腰以上称为「甲衣」,腰以下称为「甲裳」。《周书。卷二九。耿豪传》:「沙苑之战,豪杀伤甚多,血染甲裳尽赤。」《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出入行阵,体被百馀创,甲裳为赤。」
《漢語大詞典》:素甲
(1).白色铠甲。国语·吴语:“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 韦昭 注:“素甲,白甲。” 晋 潘岳 《关中诗》:“素甲日曜,玄幕云起。”
(2).用绢素制的铠甲。铠甲应用金、革制作,用素制,极言其不坚固。战国策·秦策一:“ 武王 将素甲三千领,战一日,破 紂 之国。” 鲍彪 注:“绢素为之,非金革也。”
《國語辭典》:皮衣  拼音:pí yī
用毛皮或皮革所制成的衣服。如:「这笔奖金可以拿来买件皮衣。」《镜花缘》第一三回:「只见渔船上站著一个少年女子,浑身水湿,生得齿白唇红,极其美貌,头上束著青䌷包头,身上披著一件皮衣,内穿一件银红小袄,腰中系著丝绦,下面套著一条皮裤。」
《漢語大詞典》:箭靫
即箭箙。皮革制的藏箭器具。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徵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蛇蛊迷弓影,鵰翎落箭靫。” 清 陈维嵩 《齐天乐·绿水亭观荷》词:“莲房箭靫簇簇,西洲都盖满。”
《漢語大詞典》:甲衣
(1).盛铠甲的袋。礼记·檀弓下“赴车不载櫜韔” 汉 郑玄 注:“櫜,甲衣;韔,引衣。”礼记·少仪“无以前之,则袒櫜奉胄” 唐 陆德明 释文:“櫜音羔,甲衣也。”
(2).皮革制的上身战袍。左传·宣公十二年“ 屈荡 搏之,得其甲裳” 杨伯峻 注:“古人制甲衣与甲裳,必使其轻重相同,故曰‘重若一’。”
《漢語大詞典》:兜鞬
头盔和皮革制的弓箭袋,也泛指武器装备。 宋 陆游 《考古》诗:“偷生迫鐘漏,战死媿兜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