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91,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2  43  44  4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面邀
面驾
球面
层面
碑面
面包树
捏面人
好体面
两面刀
面杖
面巾
面巾
人面上
生面孔
壮面
《国语辞典》:面邀  拼音:miàn yāo
当面邀请。如:「这些嘉宾都是他一个个面邀来的。」
分类:当面邀请
《国语辞典》:面驾(面驾)  拼音:miàn jià
当面谒见君主。《西游记》第二九回:「唐僧步行至庙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
《国语辞典》:球面  拼音:qiú miàn
球体的表面。
《国语辞典》:层面(层面)  拼音:céng miàn
范围。如:「这件事影响的层面极广,务必小心处理。」
分类:层面范围
《国语辞典》:碑面  拼音:bēi miàn
碑体的正面。如:「这块石碑的碑面已经模糊了!」
分类:正面
《国语辞典》:面包树(面包树)  拼音:miàn bāo shù
植物名。桑科波罗蜜属,常绿乔木。树冠伞状,全株含有乳汁。叶互生,阔叶形,羽状深裂。托叶大而作长三角形,有毛,雌雄同株。花被筒形,集合果头状,多肉质,外有六角形之瘤突。其果托特别肥大而为肉质,初为白色,成熟为黄色。一般供质欣赏,果实质如面包,可熟食。
《国语辞典》:捏面人(捏面人)  拼音:niē miàn rén
1.以捏制面人为生的人。捏面是传统民间技艺,材料是将面粉和糯米用水搅拌揉和,再放在开水里煮熟。凉了以后,用手揉搓并加入糖或香蕉油,和著五颜六色的食品颜料即可完成。捏面人利用这些材料,借著梳子、剪刀、牛骨签等工具,结合他们的巧思、巧手,就可捏出各种可玩又可吃的玩偶人物、飞禽走兽。也称为「面人儿」、「面塑」。
2.一种传统民间技艺。以蒸熟的糯米团加入色料、糖或盐搓揉均匀,用手指或梳子、剪刀、生骨签等工具,以塑造技法捏出各种人物、动物等的样子。也称为「米雕」。
《国语辞典》:好体面(好体面)  拼音:hǎo tǐ miàn
1.相貌端正。《红楼梦》第三九回:「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
2.穿著打扮光鲜华美。如:「今天穿得好体面,是不是准备去相亲?」
《国语辞典》:两面刀(两面刀)  拼音:liǎng miàn dāo
比喻阴险狡猾,善耍两面手法。《金瓶梅》第二○回:「他自吃人在他根前那等花丽狐哨,乔龙画虎的两面刀哄他,就是千好万好了。」
《國語辭典》:面杖(麵杖)  拼音:miàn zhàng
做面用的工具。长条形,像棍子般。《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说那先生撒帐未完,只见翠莲跳起身来,摸著一条面杖,将先生夹腰两面杖。」
《漢語大詞典》:面巾
亦作“麵巾”。 即面筋。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本待发心吃斋去,则是无处买麵巾。”参见“ 麪筋 ”。
分類:面筋
《國語辭典》:面筋(麵筋)  拼音:miàn jīn
一种食品。小麦粉和著水以洗去淀粉,剩下的蛋白质凝结成团者,称为「面筋」。《儒林外史》第二回:「俺前日听见说,荀家炒了些面筋,豆腐干送在庵里,又送了几回馒头,火烧。」
《國語辭典》:面巾  拼音:miàn jīn
1.洗脸用的毛巾。
2.覆盖死者脸上的方巾。
《漢語大詞典》:面帛
死者覆面的方帛。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吉凶典制·面帛:“面帛:今人死以方帛覆面者。吕氏春秋曰: 夫差 诛 子胥 ,数年 越 报 吴 ,践其国, 夫差 将死,曰:‘死者如其有知也,吾何面目以见 子胥 於地下?’乃为幂以冒面而死。此其始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张夫人》:“至夜半,尸忽长叹,自揭面帛,蹶然而坐。”
分類:死者
《國語辭典》:面筋(麵筋)  拼音:miàn jīn
一种食品。小麦粉和著水以洗去淀粉,剩下的蛋白质凝结成团者,称为「面筋」。《儒林外史》第二回:「俺前日听见说,荀家炒了些面筋,豆腐干送在庵里,又送了几回馒头,火烧。」
《国语辞典》:人面上  拼音:rén miàn shàng
有体面。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俺伯伯是人面上的人,你要爱惜行止。」
分类:有体体面
《国语辞典》:生面孔  拼音:shēng miàn kǒng
面孔生疏,表示陌生、不熟识的人。如:「今晚有位生面孔的老先生来拜访父亲。」
《国语辞典》:壮面(壮面)  拼音:zhuàng miàn
煮得较硬,可以耐消化的面条。《水浒传》第五三回:「李逵坐在戴宗肩下,分付过卖造四个壮面来。」
分类:消化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