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杠子头(杠子头)  拼音:gàng zi tóu
1.比喻爱抬杠、爱争辩的人。如:「两方谈判时,可别把杠子头老李找去,免得坏事。」
2.一种以面粉加水揉制、烧烤而成的周围有捲摺花纹的扁圆形硬饼。也称为「扛子火烧」、「杠子火烧」、「火烧」。
《国语辞典》:嘎嘎儿(嘎嘎儿)  拼音:gá ga ér
1.两端尖、中间大的形状。
2.戏称调皮的人。
3.一种以面粉制成小球形,煮为羹汤的食品。
《国语辞典》:鸡蛋饼(鸡蛋饼)  拼音:jī dàn bǐng
一种将牛奶、黄油、面粉、蛋、发酵粉混合搅拌,倒入蛋形模子中烘烤而成的食品。
《国语辞典》:尘爆(尘爆)  拼音:chén bào
空气中极微小的可燃性物质,如面粉、煤尘、谷尘等,浓度相当高时,遇到引燃因素,如摩擦、静电、火花等,所发生的爆炸。
《国语辞典》:面线(面线)  拼音:miàn xiàn
面粉制成的线状食品。如:「猪脚面线」。
分类:面粉食品
《国语辞典》:馍头(馍头)  拼音:mó tou
一种用面粉发酵蒸熟的食品。
《国语辞典》:奶捲  拼音:nǎi juǎn
用奶油、面粉所作成的西式点心。以其成捲形而名。
《国语辞典》:蛋饼(蛋饼)  拼音:dàn bǐng
一种小吃。在面粉作成的薄饼上加蛋,再下锅煎制而成。
《国语辞典》:碱大(碱大)  拼音:jiǎn dà
蒸制面食所调和的碱过多,以致面粉呈黄色,含有涩味,称为「碱大」;反之,所调和的碱过少而致味酸者,称为「碱小」。
《国语辞典》:减煠(减煠)  拼音:jiǎn zhá
泛指在油中炸过的面粉团子。《金瓶梅》第四二回:「酥油松饼,芝麻象眼,骨牌减煠,蜜润绦环。」
《国语辞典》:板搭馓子(板搭馓子)  拼音:bǎn dā sǎn zi
一种北方点心。用面粉做成一束细丝之后,加以油炸即成。也称为「扳搭馓子」、「馓子」。
《国语辞典》:扳搭馓子(扳搭馓子)  拼音:bān dā sǎn zi
一种北方食品。以面粉做成细丝,再油炸而成。《金瓶梅》第三九回:「一面令小玉安排了四碟素菜儿,两碟咸食儿,四碟儿糖,薄脆蒸酥,菊花饼,扳搭馓子。」也称为「板搭馓子」、「馓子」。
《国语辞典》:银丝捲(银丝捲)  拼音:yín sī juǎn
一种面粉制成的食品。将面粉加发粉及水搓揉成面团,擀成面皮,抹上猪油及糖,切成细条,然后盘成团状,或以面皮包住呈馒头状,放入蒸笼蒸熟或油炸熟即可食用。
《国语辞典》:银丝卷(银丝卷)  拼音:yín sī juǎn
一种由面粉制成的长条形食品。内层为一条条细长丝状的面粉条,外层再用面皮将其包捲住,蒸熟即成。如:「将银丝卷油炸是在餐厅常见的一种吃法。」
《国语辞典》:有靳道  拼音:yǒu jìn dào
面粉中因含有面筋而富有弹性。比喻不服输、不让人。《金瓶梅》第三五回:「六丫头,你是属面觔的,倒且是有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