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靡迤
靡皇
草靡
靡劳
靡由
靡愆
靡忒
波靡
波靡
靡它
靡从
俗靡
不靡
靡差
靡替
《漢語大詞典》:靡迤(靡迆)
亦作“ 靡迆 ”。
(1).绵长貌;连续不绝貌。 汉 张衡 《西京赋》:“高陵平原,据 渭 踞 涇 ,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靡迤坡陀,下属深渚。” 宋 苏辙 《洛阳李氏园池诗记》:“冈峦靡迆,四顾可挹。”
(2).曲折行进貌。《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张铣 注:“靡迤,细走貌。” 唐 陈子昂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诗:“靡迤随波水,潺湲泝浅流。”
(3).喻指作风松弛、拖沓。 宋 苏辙 《君术》:“夫是以至宽,而天下无頽惰靡迆之风;至险,而君臣无猜防逼迫之虑。”
《漢語大詞典》:靡皇
见“ 靡遑 ”。
《漢語大詞典》:靡遑
亦作“ 靡皇 ”。
(1).不忙,来得及。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伏愿以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于时再让靡遑,羣情又迫,事不得已,顺而行之。”
(2).无暇,来不及。 宋 岳飞 《奏辞检校少保第二札子》:“伏蒙圣恩曲降詔諭,未赐俞允,臣义有未尽,跼蹐靡皇,輒敢再羾丹诚,仰干渊听。”
(3).谓不安宁。 宋 岳飞 《奏辞建节第二札子》:“虽竭疲駑,殊无补报,空糜饘餼,朝夕靡遑。”
《漢語大詞典》:草靡
(1).草顺风倒伏。比喻教化风行。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 晋 潘岳 《闲居赋》:“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唐 岑参 《感旧赋》:“捧 尧 日以云从,扇 舜 风而草靡。”
(2).犹披靡。喻溃败。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 行恭 ﹞力卫乘舆,直出行阵,大呼雷吼,长刃雪飞,观者为之骨寒,向者为之草靡。”
《漢語大詞典》:靡劳(靡勞)
无休止地操劳。 清 郑世元 《卖妇行》:“詎谓同林栖,中道忽相捐;自我归君室,靡劳尝忧煎。”
分類:休止操劳
《韵府拾遗 尤韵》:靡由
梁书武帝纪诏曰建国君民立教为首不学将落嘉植靡由
《韵府拾遗 先韵》:靡愆
曹植文旌德则靡愆言行则无秽
《漢語大詞典》:靡忒
见“ 靡慝 ”。
《漢語大詞典》:靡慝
亦作“ 靡忒 ”。 不变更。《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慝。” 汉 王粲 《赠士孙文始》:“龙虽勿用,志亦靡忒。”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然而圣上犹孜孜靡忒,求天下之所以自悟。”
分類:变更
《漢語大詞典》:波靡
波及,扩散。 梁启超 《暴动与外国干涉》:“其暴动所波靡之面积百倍於彼。” 黄远庸 《铸党论》:“今者党之问题,可谓波靡全国矣。”
分類:波及扩散
《漢語大詞典》:波靡
(1).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相率而从。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世之愚俗,徒以二氏之诡诞怪异出耳目外,则波靡而从之。” 清 方亨咸 《武风子传》:“ 滇 士民慴於威,波靡以从,生独匿深箐中不出。”
(2).比喻倾颓之世风、流俗。 清 戴名世 《〈蔡瞻眠文集〉序》:“独立於波靡之中,而物诱不足以动其心,富贵不足以易其节。” 清 李慈铭 《书凌氏廷堪〈校礼堂集〉中〈书唐文粹文后〉文后》:“流及六朝,愈尚华藻,波靡递下,乃有‘风云’‘月露’之讥。”
《漢語大詞典》:靡它
亦作“ 靡佗 ”。亦作“ 靡他 ”。 谓无二心。《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 晋 潘岳 《寡妇赋》:“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 唐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雄笔映千古,见贤心靡他。”
分類:无二二心
《漢語大詞典》:靡从(靡從)
无从。谓没有门径或头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盖闻其声,今视其来。厥涂靡从,天瑞之徵。” 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其来之道何从乎?此乃天瑞之应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靡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遗书絶寡,考订靡从。”
《漢語大詞典》:俗靡
庸俗颓靡。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附录:“ 啟禎 诸公欲挽 万历 俗靡之习,而竞躁之心胜。”
《韵府拾遗 纸韵》:不靡
鲍照园葵赋沉雷远震飞雨轻洒徐未及晞疾而不靡
《韵府拾遗 麻韵》:靡差
旧唐书于志宁传阴阳为之式序景宿于是靡差
《漢語大詞典》:靡替
不衰,不废。 南朝 陈 徐陵 《禅位陈王玺书》:“虽復质文殊轨,沿革不同,歷代因循,斯风靡替。”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圣人励玉衣而靡替,垂翠裘而独闷。”
分類:不衰不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