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旁靡
广被,普及。 晋 郭璞 《晋元帝哀策文》:“仁风旁靡,神化潜鑠。”
分類:广被普及
《漢語大詞典》:浇靡(澆靡)
浮薄奢侈。 清 李渔 《怜香伴·斋访》:“好个端庄女子,比这 扬州 浇靡气习大不相同。”
分類:浮薄奢侈
《漢語大詞典》:煎靡
挥霍;榨取。韩非子·亡徵:“好罢露百姓,煎靡货财者,可亡也。”
分類:挥霍榨取
《漢語大詞典》:烂靡(爛靡)
靡烂。 宋 苏辙 《缸砚赋》:“子果以此自悲也,则亦不见夫诸毛之捽拔,诸楮之烂靡,杀身自鬻,求效於此,吐词如云,传示万里。”
《國語辭典》:辙乱旗靡(轍亂旗靡)  拼音:chè luàn qí mǐ
语本《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车辙痕迹紊乱,旗帜四处倒地。形容军队溃败的样子。《孽海花》第二五回:「陆军方面,言、鲁、马、左四路人马,在平壤和日军第一次正式开战,被日军杀得辙乱旗靡。」
《漢語大詞典》:辙乱旂靡(轍亂旂靡)
见“ 辙乱旗靡 ”。
《國語辭典》:辙乱旗靡(轍亂旗靡)  拼音:chè luàn qí mǐ
语本《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车辙痕迹紊乱,旗帜四处倒地。形容军队溃败的样子。《孽海花》第二五回:「陆军方面,言、鲁、马、左四路人马,在平壤和日军第一次正式开战,被日军杀得辙乱旗靡。」
《國語辭典》:之死靡它  拼音:zhī sǐ mǐ tuō
至死没有二心。形容贞节的妇女至死不改嫁。语本《诗经。鄘风。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宋。杨万里夫人李氏墓志铭〉:「李永官金陵,不幸蚤世。夫人才三十有三,抚群幼泣且誓,之死靡它。」后泛指人的意志坚强,至死都不改变。也作「之死靡他」、「至死靡他」。
《國語辭典》:之死靡他  拼音:zhī sǐ mǐ tuō
意志坚定,至死不变。参见「之死靡它」条。明。李贽《焚书。卷四。杂述。昆崙奴》:「忠臣侠忠,则扶颠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侠义,则临危自奋,之死靡他。」
《漢語大詞典》:之死靡二
同“ 之死靡它 ”。 清 曹寅 《重修二郎神庙记》:“ 白崖君 之諫君泽民,之死靡二,在在所当祀者也。”
《漢語大詞典》:震靡
惊恐,披靡。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 光武帝 ﹞初战 昆阳 ,破 王莽 四十万众,天下闻之,莫不震靡,公之武众所服也。”
分類:惊恐披靡
《漢語大詞典》:长恶靡悛(長惡靡悛)
见“ 长恶不悛 ”。
《國語辭典》:长恶不悛(長惡不悛)  拼音:cháng è bù quān
长期为非作歹,不肯悔改。《晋书。卷八五。刘毅传》:「而长恶不悛,志为奸宄,陵上虐下,纵逸无度。」《旧唐书。卷一一八。元载等传。史臣曰》:「众怒难犯,长恶不悛,家亡而诛及妻儿,身死而殃及祖祢。」
《國語辭典》:委靡不振  拼音:wěi mǐ bù zhèn
形容颓丧消沉,士气低落。《明史。卷二○九。冯恩列传》:「刑部尚书王时中进退昧几,委靡不振。」也作「萎靡不振」。
《國語辭典》:望风披靡(望風披靡)  拼音:wàng fēng pī mǐ
草木随风伏倒。形容为强大的气势所压倒,或为敌人气势所震慑,未作战就溃败了。《元史。卷一五○。张荣传》:「诘旦,敌兵整阵至,荣驰之,望风披靡,夺战船五十艘。」《痛史》第六回:「未曾交绥,先自望风披靡。」也作「望风而靡」。
《漢語大詞典》:望尘靡及(望塵靡及)
见“ 望尘莫及 ”。
《國語辭典》:望尘莫及(望塵莫及)  拼音:wàng chén mò jí
比喻远远落后。常用作谦词。参见「望尘不及」条。如:「她烹调的技术实在太好了,我望尘莫及」。
《國語辭典》:望风而靡(望風而靡)  拼音:wàng fēng ér mǐ
草木随风伏倒。形容为强大的气势所折服倾倒,或为敌人气势所震慑,未作战就溃败了。《汉书。卷六○。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三国演义》第一回:「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也作「望风披靡」。